知识对于社会发展建设的力量不可低估,在任何时代,科研人才都是值得我们敬重的。韦东奕从原本平淡的生活,变成了全网皆知的名人,不光是网络的力量。
这其中也包含着大家对知识的崇尚,和对科研学者的肯定。一面是手持馒头、身穿几十块钱衣服的朴素,一面是数学里的天才。
加上屡获国内外奖项以后,韦东奕更是被网友奉为“韦神”,连学霸也不足以形容他的优秀。不过,或许正是“人红是非多”,他也经历了被质疑的情况。
如此优秀的人,同样会被网友质疑情商和授课能力,叫人无奈大家有没有注意到,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有些网友形成了“质疑”的习惯。你发正能量的内容,人家说虚伪;你描述现实中存在的问题,人家又说是制造焦虑。
换成普通人也罢,想不到就连韦东奕这种已经在数学上做出很大贡献的高材生,同样受到过他们的否定。比如他在镜头面前,从来不说“客套话”。
因为对他来说,时间和精力需要用在更重要的事,就是钻研数学。可是有人却因此认为韦老师“情商”不过关,甚至还评价成“学霸都比较木讷”?
还有人发现,韦老师的课堂从原本的座无虚席,到后来只剩下几名学生。听到他高语速的讲解片段,便认为其授课能力不够。
或许对于韦东奕本人而言,并不会在意外界这些评价。不过这些质疑属实叫人深感无奈,我们真的有资格去评判这样的天才吗?有位校友想看看韦老师的课到底什么样,亲身体验了一下。
“别瞎凑热闹”,最强大脑选手亲临韦神的数学课,听完直后悔北大的校园里,从来都不缺少优秀的学生,他们多半是整个高中里名列前茅的同学,还有很多省级、市级的“高考状元”。
作为知识类节目的“最强大脑”,其中也有不少选手来自这种名校。一位姓霍的大学生,就曾参与过。要知道能站在这样的台上,可谓是“人精”,学习能力和反应能力不一般。
因为对韦东奕老师既崇拜又好奇,于是选修课就选择了他的数学课。虽然早就有了思想准备,但还是超过了他的想象。
先说课堂的节奏吧,数学其实是很抽象的学科,老师语速快意味着思维运转也很快。这要求学生们从耳朵里听到内容时,马上就能在脑海里反映出其中的逻辑。
作为本科清华毕业、被保研到北大研究生的他,向来对自己的理解和思维能力很有自信。但在韦老师面前,他感到自己这点能力真是“不值一提”。
其次,再说说讲课的内容。韦老师跟普通的大学教师还不同,几乎从来不会拿着教材讲固定的知识。他讲的很多课题都是自己研究的。
这意味着想要跟上他的课堂,光是平时数学成绩拔尖也远远不够,那需要你有真正的“数学思维”。这位男生勉强坚持了半个学期,已经算很厉害了。
但他也坦言,虽然跟着上课,但多半是“懵”的状态。他还奉劝其他校友说:没事别来瞎凑热闹,后悔非要让自己来接受“降维打击”。
韦神的课也许本就不需所有学生听懂,能选拔出少许人才就是成功从这位男生的描述中,我们也能看出他对韦神的钦佩。能见识一下自己与高人的差距,其实也是种幸福。有人好奇,既然连很多“状元”也听不懂,何必要继续开课呢?
学术水平高,跟授课能力强,其实是两个概念。就像很多成绩好的学生,未必适合报师范专业。韦老师的数学水平那么高,直接让他一个人做研究,不去讲课如何呢。
有校友谈过对这个问题的看法,获得了一致认可。其实韦神开课,或许学校也没期望让所有学生都听懂。在韦老师高效的授课节奏中,能听懂个大概已经很不简单。
这样的授课方式,倘若能筛选出少许真正有潜力在数学做出重要贡献的人才,那就算是成功了。不管怎样,希望韦东奕老师的课能给学术带去更多价值,选出更多优秀的学生。
【笔者寄语】对于我们普通人而言,韦老师的课堂确实很神秘。不过,我们也要充分尊重他。如果并非对数学有兴趣,而是只想满足好奇心而蹭课,就不值得提倡了。
今日话题:你觉得韦老师的课有多少人能听懂呢?#人生大师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