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不语,温柔了世界,花不言,芬芳了人间。44句绝美诗词,陶醉了

香巧浏览文化 2025-03-29 04:31:34

春从来不语,却温柔了世界;

花从来不言,却芬芳了人间!

人生的妙处,就是要有情趣,有境界;

有了情趣和境界,生活才会开心,而且人生也才会有意义。

真正能够享受生活的人,总会在一切活动中去培养自己的情趣、追求人生的境界、发现事物的意义。

其实在我们的身边,有很多很多诗词画意的生物值得我们去发现,去品味。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你细品之后会发现:人生如舟急流勇进,人生如树逢春勃发。

01

算春色三分,半随流水,半入尘埃。

—— 元·梁曾《木兰花慢·西湖送春》

春光三分,一半悄然流淌于潺潺溪水之中,一半被尘世纷扰轻轻拂去,生命的季节轮回里充满诗意与哲理。落红逐水成离人泪,零落成泥作故园魂。大抵最是人间留不住,是三分春色七分愁。

02

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点缀琼枝腻。

—— 宋·李清照《渔家傲·雪里已知春信至》

大地一片银装素裹,一树报春的红梅点缀其间,梅枝犹如天工雕出的琼枝,别在枝头的梅花,丰润姣洁。梅骨破雪如利剑出鞘,暗香刺透凛冬铠甲。原来希望总在绝境处,开得最傲最艳。

03

不知庭霰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开。

—— 唐·宋之问《苑中遇雪应制》

不知道今天庭院中竟然落下了雪花,还以为是昨夜院中的树枝上开出的花。雪粒粘窗似梨瓣,骗过多少望春眼。天地素笺铺就时,原来是造化开的玩笑。

04

奈南墙冷落,竹烟槐雨。

—— 宋·吴文英《惜秋华·七夕前一日送人归盐官》

旧居南墙外的竹林、槐荫,曾经相聚的地方已冷冷清清。竹影婆娑写满墙,槐雨淅沥如碎玉,声声敲打离人心上秋。

05

东风杨柳欲青青。烟淡雨初晴。

—— 宋·晏殊《诉衷情·东风杨柳欲青青》

春风吹来,柳树发青芽,满眼春色。淡淡柳烟似有若无,一番春雨初霁之后柳色显得倍加清新,翠意撩人。柳芽蘸着雨露写春帖,风过时满地皆是未干的墨迹。最鲜活的生机,总在将明未明时萌动。

06

锦江近西烟水绿,新雨山头荔枝熟。

—— 唐·张籍《成都曲》

新雨初霁,锦江西面烟波浩瀚水碧绿,山头岭畔,荔枝垂红,四野飘溢清香。桨声搅碎水中天,荔香熏透蜀锦袍。卖花巷上歌声未绝,声声唤来,醉倒半城烟雨。

07

漠漠黄云,湿透木棉裘。

—— 宋·蒋捷《梅花引·荆溪阻雪》

舱外飞雪漫天,凝望浓密的阴云,任凭飞雪落在身上,浸透了棉衣。雪粒钻进衣缝如冷箭,游子脊梁挺成不弯的梅枝。江南的冬,原来是北国寄来的战书。

08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 唐·苏味道《正月十五夜》

明灯错落,园林深处映射出璀璨的光芒,犹如娇艳的花朵一般;由于四处都可通行,所以城门的铁锁也打开了。上元夜的月光羞隐云后,看人间撒金铺玉。但愿最亮的那盏灯,照着归家游子的路。

09

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

—— 清·查慎行《舟夜书所见》

微风轻拂,吹起簇簇细浪,水面上的光点被吹散,如同满河星光。渔火点点似天星坠水,橹桨轻摇便搅碎一船清梦。原来人间银河,藏在夜泊舟头。

10

拜华星之坠几,约明月之浮槎。

—— 宋·文天祥《回董提举中秋请宴启》

星星繁华,光彩夺目,与来往天河之间的浮槎相约。举杯邀得星月醉,满斟山河饮兴亡。醉眼斜处,孤忠化剑指苍穹。

11

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

——元·唐珙《题龙阳县青草湖》

醉卧扁舟,只见一片星光璀璨的世界,似幻似真、缥缈迷离。不知道是天上的星辰倒映在水中,还是我身处梦境呢?船头泼酒祭江神,捞起半瓢碎月光。醉倒不知身是客,枕着星浪眠云乡。

12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 宋·志南《绝句》

杏花时节的蒙蒙细雨,像故意要沾湿我的衣裳似的下个不停;吹拂着脸庞的微风已感觉不到寒意,嫩绿的柳条随风舞动,格外轻飏。老僧踏过石桥苔,花瓣缀满破袈裟。春色最是不经意,浅草忽绿去年阶。

13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宋·晏几道《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

人在落花纷扬中幽幽独立,燕子在微风细雨中双双翱飞。花瓣坠地成谶语,燕影裁云作离书。最是伶仃黄昏雨,打湿旧年同心结。

14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唐·王维《终南别业》

间或走到水的尽头去寻求源流,间或坐看上升的云雾千变万化。细品来,芒鞋踏破山色老,云起处自有新天。原来绝境非终点,转身即是万象生。

15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

—— 宋·秦观《浣溪沙·漠漠轻寒上小楼》

柳絮飞舞如虚无缥缈的梦境,丝丝细雨落下如同我的忧愁。拾起落瓣藏诗笺,却藏不住指间流年。最绵长的愁绪,殊不知都是雨丝穿成的珠帘。

16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宋·林逋《山园小梅二首》

稀疏的影儿,横斜在清浅的水中,清幽的芬芳浮动在黄昏的月光之下。老鹤踏碎潭中月,惊起暗香上青云。二十载孤山岁月,原来是与梅妻的唱和。

17

夜月一帘幽梦,春风十里柔情。

——宋·秦观《八六子·倚危亭》

当年在夜月里,我们共同醉入一帘幽梦,温柔的春风吹拂着你我。珠帘卷起前世约,风过回廊似故人。最销魂是梦醒时,月色还如初见温。

18

云收雨过波添,楼高水冷瓜甜,绿树阴垂画檐。

——元·白朴《天净沙·夏》

云销雨霁,水面增高并增添了波澜,远处高楼显得比平时更高了,水让人感觉到比平时更凉爽了,雨后的瓜也似乎显得比平时更甜了,绿树的树阴一直遮到屋檐。道观云封三千丈,鹿衔灵芝献何人?空山忽起烟霞色,原是仙人弈棋处。

19

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

—— 唐·李白《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树林深处,野鹿时隐时现,正午时来到溪边却听不见山寺的钟声。漫将浮名换春色,醉卧芳草枕流云。忽有黄鹂枝头问:可能赊我半日闲?

20

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

—— 宋·程颢《春日偶成》

接近正午时分,天上飘着淡淡的云,偶尔刮起一阵微风。穿行于花柳之间不知不觉来到了前面的河边。松针串起玉珠帘,石苔漫写贝叶经。浣女笑碎水中月,莲动原是渔舟归。

21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 唐·王维《山居秋暝》

新雨过后山谷里空旷清新,初秋傍晚的天气特别凉爽。红尘春色匆匆客,空门花开缓缓归。原来避世非逃遁,只为等一场迟来的相遇。

22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唐·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四月正是平地上百花凋零殆尽的时候,高山古寺中的桃花才刚刚盛放。金吾不禁的夜晚,连月光都醉成琥珀色。小儿女偷放河灯处,写着不敢言说的誓约。

23

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花,摇曳碧云斜。

——唐·温庭筠《梦江南·千万恨》

苍山上空悬挂的明月不知我心中愁事。水面上低吟的风吹落水旁花瓣飘落眼前,远空摇曳的碧云在晚风的吹拂下微微斜行。天地恒常而人世善感,心事如落花沉入幽潭。纵使风月无边,亦难消眉间郁结,大抵人生憾事总与天地同寂,徒留清辉照彻未眠人。

24

春色恼人眠不得,月移花影上栏杆。

——宋·王安石《夜直》

夜晚的春色美得令人难以入睡,只见花影随着月亮的移动,悄悄地爬上了栏杆。春夜撩拨心弦,偏逢无眠时刻。花影轻移似光阴低语,恍然惊觉良辰易逝,世间好物大抵不坚牢,徒教多情人暗叹流年。

25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唐·杜甫《绝句二首》

碧绿的江水把鸟儿的羽毛映衬得更加洁白,山色青翠欲滴,红艳的野花似乎将要燃烧起来。自然笔触最是惊心动魄,青白相映间自成造化神韵。诗人撷取天地灵秀入诗,教人暂忘尘嚣,沉醉于这浑然天成的盎然生机。

26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 宋·朱熹《观书有感·其一》

半亩大的方形池塘像一面镜子一样打开,天光、云影在水面上闪耀浮动。一池静水照见天地大美,恰似灵台澄明之境。观书观心两相宜,云影徘徊处自有智慧流转,道尽求索真谛的豁然之喜。

27

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宋·柳永《望海潮·东南形胜》

这里秋天桂花飘香,夏季十里荷花。钱塘胜景被柳七写入词章,竟惹金主南渡之思。最平凡的风物经妙笔点染,便成传世丹青,字句间犹涌动着江南的活色生香。

28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 唐·祖咏《终南望余雪》

终南山的北面山色秀美,山上的皑皑白雪好似与天上的浮云相连。望山见雪忽生出世之思,浮云蔽日处恰是红尘倒影。积雪千年不染尘,倒映着诗人对高洁境界的永恒追慕。

29

山中何事?松花酿酒,春水煎茶。

——元·张可久《人月圆·山中书事》

山中有什么事呢?用松花酿酒,用春天的河水煮茶。抛却浮名觅真味,一壶春色足销魂。这般闲适非避世,实是以草木清欢作舟,渡向性灵的自在桃源。

30

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唐·戴叔伦《兰溪棹歌》

兰溪在接连下了三天的春雨后,溪水猛涨,鱼群竟在半夜中涌上了溪头浅滩。春雨携花入溪,竟引得游鱼逐香。自然万物的生趣,在诗人笔下化作跳脱灵动的画卷,教人莞尔,天地间本就是逍遥场。

31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唐·高骈《山亭夏日》

水晶帘在微风中轻轻摇动,满架蔷薇惹得一院芳香。夏日的慵懒最宜佐以花香,风动帘栊时,连光阴都变得绵长。诗人捕捉到刹那的灵动,将闲适心境化作满院馥郁,教人恍觉炎暑亦别有清凉禅意。

32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南北朝·王籍《入若耶溪》

蝉噪阵阵,林间愈见寂静,鸟鸣声声,山中更觉幽深。这般反衬笔法浑然天成,恰似修行者于闹市中得见本心,万物喧哗不过证道途中的清磬余响。得更加幽深,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共生之美。

33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 宋·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天边几颗星星忽明忽暗,山前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夜行忽遇星雨交错,竟成天然妙趣。稼轩以轻灵笔墨绘就江湖野趣,步履从容处,漫天星雨皆作故人相迎。

34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唐·李商隐《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深秋的天空一片阴霾,因此霜也来得晚了,水中的荷叶早已凋残,只留了几片枯叶供人聆听雨珠滴响的声音。枯荷听雨别具幽韵,衰败中自有清音。义山妙笔化残缺为圆满,教人悟得,世间憾事未必不堪听,只需心怀玲珑耳。

35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 唐·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春天的江潮水势浩荡与大海连成了一片,一轮明月从海上升起好像与潮水一起涌出来。江海托月照千古,天地交融成大观。张若虚以浩瀚之笔写永恒之思,潮起潮落间,人世沧桑皆作沧海一粟。

36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唐·刘方平《月夜》

今夜出乎意料的感觉到了初春暖意,还听得春虫叫声穿透绿色窗纱。细微处最见天地心,虫声竟作报春使。诗人以纤敏灵觉捕捉季节更迭的私语,方寸之间流淌着对生命萌动的温柔礼赞。

37

海棠未雨,梨花先雪,一半春休。

——宋·王雱《眼儿媚·杨柳丝丝弄轻柔》

海棠的花瓣还未像雨点般坠,梨花的白色花瓣已经如雪花般纷纷飘落。原来春天已经过去一半了。花信匆匆如指间沙,诗人掐算春光三分,惊觉繁华总在转身时凋零。这般细腻最是断人肠,教多情客不敢细数流年。

38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唐·李白《关山月》

一轮明月从祁连山升起,穿行在苍茫云海之间。边塞月轮碾过云涛,照彻征人无眠夜。太白以雄浑笔力拓开万里画卷,让孤月不孤,苍茫云海尽是它的袍袖飘摇。

39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

—— 五·冯延巳《谒金门·风乍起》

春风忽地吹起,吹得那池塘的春水泛起涟漪。风过无痕水留纹,恰似心湖泛涟漪。正中此句妙在言外,春水何曾真被吹皱?原是看客心底起了波澜。

40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宋·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弯弯的勾月悬挂在疏落的梧桐树上,夜阑人静,漏壶的水早已滴光了。缺月疏桐织孤境,天地俱寂听禅音。东坡谪居时的清冷,反酿出超然世外的通透,寒枝拣尽处自有大光明。

41

皑如山上雪,皎若云间月。

——两汉·卓文君《白头吟》

爱情应该像山上的雪一般纯洁,像云间月亮一样皎洁。以冰雪喻情之贞洁,借明月证心之澄明。卓文君笔锋似剑剖肝胆,让负心人照见自己的浑浊,让千古读者见证真情的锋芒。

42

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宋·贺铸《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

如烟草色一望无垠,满城翻飞的柳絮,梅子黄时的绵绵细雨。闲愁如草絮雨交织,铺天盖地锁重楼。贺方回以三重意象铸就愁城,让横塘路成为所有失意人心头的朱砂痣。

43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唐·孟浩然《宿建德江》

原野无边无际,远处的天空好似比近处的树林还要低,江水清澈,明月倒映在水中更与人相亲。孤舟夜泊得月慰,天地忽然成知己。襄阳妙句道尽羁旅孤寂,却又在清江明月里埋下温柔的伏笔,人间何处不故乡?

44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唐·杜牧《秋夕》

银烛的烛光映着冷清的画屏,手执绫罗小扇扑打萤火虫。银烛画屏锁深宫,流萤点点是自由的星火。牧之写尽宫廷女子的清冷岁月,那扑萤的罗扇,何尝不是拍向寂寞的掌声?

本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任何侵权或不当使用之处,请联系我立即删除。



1 阅读:52

香巧浏览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