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
1.下列对诗歌中字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客路青山外”的“客路”指的是诗人要去的路。
B.“潮平两岸阔”的“阔”是“宽阔”的意思。
C.“海日生残夜”的“生”是“升起”的意思。
D.“乡书何处达”的“达”是“到达”的意思,这里指诗人收到家书。
答案:D
解析:“乡书何处达”的“达”是“到达”的意思,但这里是指家信寄到哪里,是诗人想把家书寄出去,而不是收到家书,D选项解释错误。
2.下列对诗句的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B.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C.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D.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答案:A
解析:B选项应是“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C选项应是“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D选项应是“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A选项划分正确。
3.下列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写诗人在他乡的驿路上,正乘船驶向远方,表达了漂泊羁旅之情。
B.颔联描绘了春潮涌涨,江水浩渺,江面开阔,船帆高悬的壮观景象。
C.颈联写海上日出,春天来得特别早,旧年还没过去,新春就已到来。
D.尾联诗人借归雁传递家书,表达了自己即将回到家乡的喜悦心情。
答案:D
解析:尾联借归雁传递家书,表达的是诗人的思乡之情以及无法回到家乡的遗憾,并非即将回到家乡的喜悦心情,D选项理解错误。
4.下列对诗歌写作手法的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整首诗运用了情景交融的手法,将旅途所见之景与思乡之情融合在一起。
B.颔联以小景“一帆悬”衬大景“两岸阔”,意境开阔。
C.颈联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海日”比作新生事物,“江春”比作旧事物。
D.尾联运用设问的修辞手法,引发读者思考,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
答案:C
解析:颈联运用的是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入”赋予“日”“春”以人的行为,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新旧事物更替的自然理趣,不是比喻,C选项分析错误。
5.下列对诗歌情感的把握,最准确的一项是()
A.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喜爱之情。
B.抒发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未来的希望。
C.体现了诗人漂泊在外的羁旅愁思和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D.展现了诗人在仕途上的得意与失意。
答案:C
解析:从诗中的“客路”“乡书”“归雁”等词语以及整首诗的意境可以看出,诗歌主要体现了诗人漂泊在外的羁旅愁思和对家乡的思念之情,C选项最准确。
6.与“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所蕴含哲理相似的一项是()
A.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B.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C.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D.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答案:A
解析:“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蕴含着旧事物必将被新事物所代替的哲理,A选项“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同样表达了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哲理相似;B选项表达的是诗人的雄心壮志;C选项意思是要想看得更远,就要站得更高;D选项强调知识的不断更新,A选项符合。
二、填空题
1.《次北固山下》的作者是______,______代诗人。
答案:王湾;唐
解析:这是关于《次北固山下》作者的基本文学常识,王湾是唐代诗人。
2.诗中描绘涨潮时水面宽阔,帆船顺风而行的句子是“,”。
答案: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解析:“潮平两岸阔”写出水面宽阔,“风正一帆悬”体现帆船顺风行驶的状态。
3.蕴含新旧交替哲理的诗句是“,”。
答案: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解析:这两句诗通过“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形象地表现了新旧交替的自然规律和哲理。
4.诗中表达诗人思乡之情的句子是“,”。
答案: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解析:诗人借询问家信寄往何处,希望归雁捎信回家,表达了浓浓的思乡之情。
5.“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诗人用“客路”和“行舟”,暗示了自己______的处境。
答案:漂泊在外
解析:“客路”表明是他乡之路,“行舟”体现一路漂泊,暗示诗人漂泊在外的处境。
三、材料题
1.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问题:请从修辞和哲理角度赏析这两句诗。
答案:从修辞角度看,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和“入”赋予“海日”和“江春”以人的行为,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海上红日冲破残夜从海上升起,江上新春赶跑旧年的景象。从哲理角度,这两句诗蕴含着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哲理,给人以积极向上的力量,体现了时光的流逝和新旧的交替。
解析:先明确修辞,再分析其表达效果,然后结合诗句内容阐述所蕴含的哲理。
2.阅读下面材料,完成题目。
材料:“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问题:请描绘这两句诗所展现的画面,并分析其在诗中的作用。
答案:画面:春潮上涨,江水与两岸齐平,江面显得格外宽阔。船行江中,和风吹拂,船帆高高地悬挂着,船平稳而轻快地前行。作用: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幅开阔、宏大的江上行舟图,为下文的抒情和哲理的表达做了铺垫,同时也衬托出诗人开阔的胸襟和积极乐观的心境,还从侧面表现出旅途的顺利。
解析:描绘画面时要抓住诗句中的意象,分析作用从内容、结构以及对情感表达的作用等方面入手。
四、简答题
1.请简要分析《次北固山下》中首联和尾联的关系。
答案:首联“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点明诗人漂泊在外,神驰故里的羁旅之情,为全诗奠定了思乡的情感基调。尾联“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诗人借归雁传书,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遥应首联。首联是起因,引出诗人的漂泊之感,尾联是结果,抒发了诗人浓浓的思乡之情,首尾呼应,使全诗结构更加严谨,情感表达更加完整。
解析: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分析首联和尾联的关系,内容上看情感的表达,结构上看首尾的呼应。
2.有人说“风正一帆悬”中的“悬”字用得精妙,请你说说妙在哪里。
答案:“悬”字意为船帆端端直直地高挂着,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船帆在和风吹拂下,高悬于江面的状态,体现出江面的开阔和平稳,也暗示了风顺、行船顺利。“悬”字以小见大,不仅描绘出了一幅开阔、壮观的行舟画面,还从侧面表现出诗人在旅途中平和、愉悦的心境,使诗句更具画面感和表现力。
解析:从字词的含义、对画面的描绘以及对情感表达的作用等方面分析“悬”字的妙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