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底层逆袭究竟有多难?一座大山就可以压垮你!

小文章的大视野 2023-04-03 18:35:58

现今很多影视剧以及小说都偏好历史穿越。大意是主角通过种种大同小异的手段,在无意之间来到了古代,然后凭借出色的人格魅力以及过人的本领,赢得当权者的赏识和认可,最终必定是名利双收,甚至还有不止一个美人相伴终老。

然而,想象是美好的,而现实总是很残酷的。在隋唐以前,或者严格来说,在宋朝之前,上面的场景几乎是不可能出现的。原因也很简单,中国古代虽然不怎么重视血统,但是对氏族却异常看重。

什么叫做氏族呢?通俗来说,就是门阀。中国的氏族可以追溯到黄帝时期。而氏族给一个人最明显的标签,便是姓氏。姓氏的来源,左丘明在《左传·隐公八年》中曾经有过记述:“天子建德, 因生以赐姓,胙之土,命之氏;诸侯以字为氏,以谥为族。官有世功,则有官族,邑亦如之”。中国的姓与氏最开始是分开的,姓是用来追溯标明祖先的,而氏是用来表明身份地位的。

到了后来,氏的来源不仅仅来自封地,也可以是国家,比如秦、齐、楚;或者大臣死后的谥号,如文、武、宣、成;或者官名,比如司马、司徒;或者是爵位,比如王孙、公孙;或者是所从事的职业,比如巫、匠、陶等。中国姓氏的多元化便开始了。

人多了,姓杂了,便不好进行统治。当时的统治者为了明了上下的尊卑,便想出编纂氏族志,明确氏族地位的方法来加以管理。简单来说,便是将天下所有的姓氏收集在一起,通过权衡考量,将一些氏族划分为上等氏族,这一些氏族在政治中可以享受到极大的权力;而另一些氏族则划分为中下几等,最下面一等的,是几乎没有做官的权力的。中国的贵贱之分,具体的体现便是表示在这氏族之上的。

自东晋衣冠渡江之后,门阀,或者说氏族的划分便越来越明显。当时人们把江东的第一等的氏族称为“侨姓”,领头的便是王、谢两家。这两家的权力大到什么程度?东晋前期几乎所有的宰相都出现在这两家,那时还有一句话,叫做:“王与马共天下”!王自然指王氏一族,而马,则是当时的皇族司马家。意思就是说,东晋的天下,名义上是司马家的,但是实际上是王家撑起来的。晋元帝司马睿在江东称帝之后,当地的世族大家都不鸟他,后来是求得王导等人的支持,这才坐稳了帝位。

从东晋到隋唐,除了“侨姓”,各地都有自己的一等氏族。如山东的“郡姓”,指的便是王、崔、卢、李、郑几大家族;关中地区的“郡姓”,则是韦、裴、柳、薛、杨、杜几大家族;代北,也就是现今的大同一带,则称为“虏姓”,以元、长孙、宇文、于、陆等几大家族为首。这里的“虏姓”,其实就是北魏孝文帝南迁洛阳时带来的八氏十姓、三十六族九十二姓。前面是皇族,后面则是游牧部落中各部落的首领。

自曹魏以来,便一直流传着一句话,叫做:“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意思就是说,比较大的,或者位置比较好的官,都被世族大家所控制,下等的寒门氏族是没有办法挤进去的。当时官分清、浊。所谓清流官,低一等级的便是郎官之属,还有之上的国子祭酒之类,而浊官,则比如御史之类的宪台之官。清流官只能是一等的氏族可以充任,如果你的氏族高贵,但是你却任浊官,是要被世人取笑的。

与清、浊官并行的,是官吏两级分治。官者,管人也;吏者,操事也。官员有品级,是由朝廷统一任命的。官员可以升迁,也有较高的俸禄。而吏则是具体办事的人员,他们在流品之外,无法晋升,也无法享受到官员的待遇。科举制未被采用之前,下等的氏族很少能够做官,更多地是成为胥吏,为官府办事而已。

所以,现代电视剧中或者小说中那种穿越之后做了大官,甚至封王之类的事是根本不可能发生的。不是说你姓王或者姓李就是名家大族,而是经过官府考证后,认定你的族谱姓氏没有作假,这才承认你的身份。历代以来因为假冒身份被处死的并不在少数。

作为一个穿越者,不表明身份低调生活或许还可以平平安安活着,一旦你真的高调一下,官府一查,身份信息全无,那你的下场并不会好到哪。

同样的,作为一个底层的平民,要想扬名官场,说实话只有等乱世或许还有一丝机会。如果处在王朝盛世,那么有门阀这座大山压着,那便几乎毫无可能了,至少在隋唐之前都是如此。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