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经济专家:特朗普选择先摧毁美国人民生活,再击败中国!

小彭的灿烂的笔记 2025-04-11 10:06:39

文|小彭的灿烂笔记

编辑|小彭的灿烂笔记

声明:本文陈述内容参考的“官方信息来源”,均赘述在文章末尾,感谢支持。

【前言】

在国际政治经济的大棋盘上,每一步棋都可能引发连锁反应,改变全球格局。

2025年4月,一位英国经济专家抛出了一个惊爆观点:特朗普的计划是先摧毁美国民众的生活,再摧毁中国。

要知道,特朗普这位美国政坛的风云人物,他的一举一动都备受全球瞩目。

那么他的政策主张究竟有着怎样的深层逻辑?又为何会被英国经济专家如此解读呢?

【特朗普的经济计划】

不管是特朗普第一次执政期间,还是他现在执政期间,他的贸易保护主义色彩都十分浓重,其核心举措便是挥舞 “关税大棒”。

他上台伊始,就将解决美国长期存在的贸易逆差问题视为首要目标,认为美国在国际贸易中遭受了 “不公平贸易剥削”。

而通过强制关税对等,能够缩小商品贸易逆差,重塑美国在全球贸易中的主导地位。

于是美国对诸多贸易伙伴加征关税,其中对中国、欧盟、日本、越南、印度分别加征 34%、20%、24%、46%、26% 的高额关税 。

这种做法本质上是将关税工具化,服务于 “公平贸易” 口号下的单边主义诉求。

从对美国经济的直接影响来看,加征关税使得美国企业成本大幅上升。

以苹果公司为例,一部 256GB 版本的 iPhone 16 Pro 官方售价 1100 美元,制作一部手机所有硬件成本加起来约 549.73 美元,若加上组装和测试,成本大约 580 美元 。

在美国宣布对华加征 34% 的所谓 “对等关税” 后,加上已有的 20% 关税,税率将达 54%。

这些零部件打包出口到美国,增加的税额将达到 296.86 美元,使一部手机成本上升到 876.79 美元,涨幅超过 50%。

企业成本的上升,必然导致产品价格上涨,美国消费者不得不承担进口商品价格提高的压力。

据里士满联储的经济学家预测,特朗普实施的所谓对等关税,将对从亚洲进口制成品的多个行业产生 “不成比例的影响”。

未来几个月,美国家庭所需的皮革制品、服装、家具和消费电子产品的价格预计将大幅上涨。

政策智库耶鲁预算实验室估计,假设美联储不采取任何行动,从 2026 年起,由于关税引发的通胀,美国家庭平均每年将多支出 3800 美元。

贸易保护主义还对美国的相关产业造成冲击,美国的零售、农业等行业面临供应链中断风险。

美国是农产品出口大国,然而加征关税导致其他国家对美国农产品需求减少,美国农民苦不堪言。

同时美国的制造业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保护,但长期来看,缺乏国际竞争的压力,企业创新动力不足,不利于产业的长远发展。

【经济刺激与财政政策】

为了刺激经济增长,特朗普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经济刺激与财政政策。

在减税方面,2017 年 12 月,特朗普政府实施了 1.5 万亿美元规模的减税政策,将企业所得税率从 35% 降低至 20%,个人所得税也得到不同程度的减免,同时跨国公司获得利润回流的减税机会 。

在基础设施投资上,特朗普宣称要开展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计划实施 1 万亿美元的基础设施投资,试图通过 PPP 模式吸引包括全世界范围内的社会投资,以此来拉动经济增长,创造更多就业机会。

但这些政策在实施过程中面临诸多问题,减税政策虽然在短期内减轻了企业和个人的负担,刺激了经济活力,但从长期来看,却导致了财政收入的减少。

美财政部报告显示,美联邦政府 2018 财年财政赤字达 8730 亿美元,同比增加 28.2%,为 2012 年以来的最大规模,其中税收收入减少 0.4% 。

而基础设施投资计划由于各种利益集团的博弈,以及美国政治体制的复杂性,进展缓慢,未能达到预期的刺激效果。

原本计划的 1 万亿美元投资,在实际执行中大打折扣,许多项目因资金不到位、审批流程繁琐等问题,迟迟无法落地。

财政赤字的不断扩大,也使得美国政府的债务负担日益沉重,截至目前,美国国家负债高达 22 万亿美元,为历史最高记录,特朗普政府上任 2 年来,美国国家负债增加了 2.6 万亿美元 。

【对美国民众生活的冲击】

特朗普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对美国民众的日常生活产生了直接且显著的冲击,首当其冲的便是物价飞涨与生活成本的急剧增加。

由于对大量进口商品加征关税,许多生活必需品的价格大幅攀升。

在食品方面,美国消费者购买进口水果、蔬菜、肉类等食品的支出明显增多。

以从墨西哥进口的牛油果为例,关税上调后,超市里牛油果的价格一度上涨了 30%,许多消费者不得不减少购买量。

再看日用品,像来自中国的毛巾、床上用品等,价格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美国华商会会长邓龙指出,美国关税政策对低收入消费者影响更为明显 ,低收入群体在生活成本增加的压力下,生活质量急剧下降。

住房成本同样受到影响。美国新建住房约 8% 的材料依赖进口,特朗普政府反复调整对墨西哥和加拿大进口商品关税政策,可能推高房屋建造成本。

全美住房建筑商协会估计,若关税全面实施,建造一座普通美国家庭住宅的成本将增加 7500 至 1 万美元 。

这不仅使得新建住房价格上涨,也间接影响了租房市场的租金水平,许多普通家庭在住房上的支出占比进一步提高,经济负担愈发沉重。

【对中国贸易摩擦下的经济挑战】

特朗普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对中国经济带来了诸多挑战,其中贸易摩擦首当其冲。

美国对中国大量商品加征关税,使得中国出口受阻,企业订单减少。

以中国的纺织业为例,美国是中国纺织品的重要出口市场,贸易战期间,美国对中国纺织品加征关税,导致中国纺织企业对美出口订单大幅下降。

据相关数据显示,2018 - 2019 年,中国对美纺织品出口额下降了约 20% ,许多小型纺织企业面临生存危机,不得不削减产能,裁员应对。

中国的制造业也受到产业供应链冲击,中国在全球制造业供应链中占据重要地位,但贸易摩擦使得一些依赖进口美国关键零部件或原材料的企业面临供应中断风险。

比如中国的汽车制造业,部分高端汽车发动机的关键零部件依赖进口,美国加征关税后,进口成本增加,供应链稳定性受到影响,一些汽车生产企业不得不寻找替代供应商,这不仅增加了采购成本,还可能影响产品质量和生产进度。

面对美国的贸易挑衅,中国采取了一系列坚定有力的关税反制措施。

当美国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后,中国迅速对美国农产品、汽车、飞机等商品加征对等关税。

2018 年,中国对原产于美国的大豆加征 25% 的关税,这对美国农业造成沉重打击。

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大豆出口国,中国是其重要的出口市场,关税反制使得美国大豆在中国市场的份额大幅下降,美国豆农损失惨重。

在贸易战背景下,中国积极拓展发展新机遇,在扩大内需方面,中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刺激消费,促进经济内循环。

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如高铁、5G 基站等领域,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

在拓展海外市场上,中国积极推动 “一带一路” 倡议,加强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

中国与东南亚、中亚、欧洲等地区的国家在贸易、投资等领域的合作不断深化,为中国企业开辟了新的市场空间。

【结语】

特朗普的经济计划无疑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惊涛骇浪,无论是对美国民众的生活,还是对中国以及世界经济格局,都产生了深远且复杂的影响。

从美国国内来看,特朗普的贸易保护主义和经济刺激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美国民众的利益,导致物价飞涨、生活成本剧增,就业市场也陷入动荡与分化,美国民众的生活质量明显下降 。

而对中国来说,贸易摩擦带来了经济挑战,但中国凭借坚定的反制措施和积极的发展战略,不仅有效应对了危机,还在困境中寻找到了新的发展机遇,实现了经济的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

参考资料:

观察者网在2025-04-09关于《罗思义:特朗普选择先摧毁美国人民生活再“击败”中国,但结局很可能是…》的报道

0 阅读:0

小彭的灿烂的笔记

简介: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