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莽的樊哙为何向韩信跪拜称臣?吕后授意,欲拉拢韩信站队太子党

四木草堂 2023-08-07 10:44:26

上一文写道,刘邦听从了娄敬和张良的建议,将都城从洛阳改到了长安,从此,长安便成了大汉帝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而楚汉时期纵横沙场、名留青史的那些豪杰们,也将在长安城内,演好自己人生的结局,“自古美人如名将,不许人间见白头”,既然豪杰们终将逝去无可避免,那就让我们继续“冷眼旁观”吧。

私藏钟离昧

刘邦第一个动手的,是韩信。

为什么刘邦第一个目标会选择韩信呢?

这个问题没有答案。

事实上,我们不能怪刘邦卸磨杀驴,而应怪韩信自己作死。

比刘邦至少年轻三十岁的韩信,虽然在军事上是一个天才,但是在政治上,却表现得比项羽还要幼稚。

事情的起源是钟离昧。

钟离昧是项羽帐下的一员猛将,项羽死后,钟离昧投靠了韩信。

钟离昧之所以投靠韩信,是因为他和韩信的关系不一般。

关于钟离昧和韩信的关系,史书中并没有多说,只是说他“素与楚王信善”。

我们可以进行合理的推测:

也许当初韩信刚投靠项羽时,举目无亲,正好钟离昧利用自己中级将领的身份,对韩信在日常生活中多有照顾,就这样,二人逐渐建立起了一种战友之情。

韩信一个非常讲义气的人,当初项羽劝韩信反叛刘邦时,韩信拒绝的理由就是:“汉王遇我甚厚,吾岂可乡利而倍义乎!”

同样的,对于和自己关系挺好的钟离昧,韩信没有不接纳的理由。

当时刘邦刚诛灭项羽,项羽的许多旧将反叛,此起彼伏,忙的刘邦是焦头烂额。

刘邦听说钟离昧在韩信那里,就下诏让韩信把钟离昧抓起来,送到洛阳。

韩信的应对之策却非常愚蠢。

他不但没有抓捕钟离昧,还进出都带着大量的卫兵。(信初之国,行县邑,陈兵出入。)

这让刘邦很不痛快。

这个世界从不缺少揣摩上意的人。

很快,就有人向刘邦上书,告发韩信密谋造反。

刘邦拿着告密信,召集文武百官,商讨对策。

大家都说:“发兵干掉这小子。”(亟发兵,坑竖子耳!)

刘邦的反应却很有意思,他沉默了(帝默然)

刘邦为什么沉默?

他不舍得杀韩信?

当然不是,他只是觉得自己打不过韩信。

但是刘邦作为皇帝,又不能说示弱的话,所以只能沉默。

精明的陈平看出了刘邦的尴尬,便上前问道:“别人上书说韩信谋反这件事,韩信知道吗?”

刘邦回答:“不知”。

陈平心里有底了,便开始给刘邦搭台阶。

陈平问刘邦:“陛下的兵有韩信的兵精吗?”

刘邦回答:“没有。”

陈平又问:“陛下的诸位将军们,用兵能比的过韩信吗?”

刘邦叹了一口气,说:“都比不过啊!”

陈平大声说道:“兵比不过,将比不过,打个鸡毛啊!”

刘邦眼睛一眯:“那你说怎么办?”

陈平等的就是这句话,连忙献计:“古时就有天子巡游的传统,陛下您可以宣告天下,说您要去云梦泽巡游,将在陈留大会诸侯,陈留就在楚国西边,如果韩信没有谋反之心,一定会前来迎接,到时候任他用兵如神,陛下只需要派两个壮士就可以生擒韩信。”

刘邦赞同了这个性价比超高的建议,便下诏:“吾将南游云梦”。

刘邦南游云梦的消息传来,韩信慌了。

从这里我们就看出来,韩信到底是年轻啊,定力还不够。

韩信强烈怀疑刘邦来就是针对他的,于是忧心忡忡。

这个时候,就有人建议韩信杀了钟离昧,带着钟离昧的人头去见刘邦,兴许刘邦一高兴,就能放了韩信。

韩信照做了。

韩信这个做法非常错误。

因为,钟离昧只是一个借口,刘邦之所以费尽心机来这一手,绝不仅仅是为了要钟离昧的人头。

那么,刘邦要的是什么呢?

是能力,韩信的能力。

刘邦想要的,就是让韩信失去造反的能力。

所以,无论韩信怎么做,都不能让刘邦放心,唯有自己放弃造反的能力。

但是出于自保的本能,韩信是不可能自己解除自己的武装的,因为在那样的环境之下,只有手里有兵,心里才能踏实。

既然你不想体面,那就我帮你体面。

贬为淮阴侯

当韩信将钟离昧的人头献给刘邦时,刘邦并没有表现出来喜悦的表情,而是冷冰冰地命令武士将韩信绑了,放在后车带走。

此时,韩信这位面对千军万马指挥若定的大将军,终于忍不住了,大喊道:“果若人言: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天下已定,我固当烹。”

面对韩信的牢骚,刘邦倒是展现出令人意外的亲和力。

他以一个父亲的口气对韩信说:“有人告你谋反。”

韩信呆住了,什么话都说不出来,他原本以为刘邦只是怪罪自己私藏钟离昧,没想到竟然有人给他扣了这么大一顶帽子。

从陈留到洛阳,路途并不近,再加上当时有限的交通条件,刘邦和韩信应该一起颠簸了好几个月才回到洛阳。

在这几个月里,韩信应该是向刘邦做了充分而又合理的辩解,并且刘邦也接受了韩信的辩解,不然以刘邦的性格,最后不会仅仅将韩信降为淮阴侯了事。

但是史书惜字如金,只说刘邦带着韩信回到了洛阳,其余什么都没说。

韩信从楚王降为淮阴侯,并且被命令居住在洛阳。

在洛阳的韩信并没有被限制人身自由,但是他依然郁郁寡欢。

刘邦召他上朝,他称病不朝,并且常常发牢骚,耻与周勃、灌婴等为伍。

面对韩信的不满,刘邦反而像父亲对儿子一样宽容,他并没有以此为由而治韩信的罪,反而常常与韩信一起喝酒论兵,还论出一个“韩信点兵多多益善”的典故来。

我们有理由相信,刘邦是喜欢韩信的。

我们也有理由相信,除了刘邦,洛阳城中,是没有人喜欢韩信的。

因为韩信的人际关系处理的非常差。

得罪太子党

史书记载过这样一件事。

有一次,韩信因为有事去樊哙府上,樊哙对韩信非常恭敬,跪拜迎接,并且自称臣,说:“大王乃肯临臣!”

韩信却展现出来了他愣头青的一面,他不仅坦然接受了樊哙的跪拜,还轻蔑地说:“没想到如今的我居然与你樊哙为伍了。”说罢扬长而去,留下一脸尴尬的樊哙跪在地上。

这段史书中只有几十个字的记载,信息量却巨大。

我们先想一想,樊哙是什么身份?

丰沛元老、手中有兵的实权将军,爵位是侯,最主要的是,他是刘邦的妹夫。

而且,他不仅是刘邦的妹夫,还是吕后的妹夫。

这句话听起来是废话,但却绝非废话。

因为刘邦的妹夫和吕后的妹夫是两个概念。

当时刘邦的太子是刘盈,也就是吕后的儿子,如果没什么意外的话,刘邦百年之后,继承大汉江山的就是这小子。

但是没有意外是不可能的,因为刘邦宠爱戚夫人,所以动了换太子的心思,但是刘邦最后却发现,他动不了刘盈,因为刘盈的背后站着一个庞大的利益集团——吕氏家族和丰沛元老。

刘盈的母亲是吕后,大汉帝国官宣的皇后。

吕后有两个哥哥,吕泽和吕释之,我们现在觉得这两位不出名,是因为后来在铲除诸吕的时候,将吕氏家族的记载都给抹去了,不然,以这两位哥们的事迹,怕是得排在曹参、灌婴、樊哙之上。

吕泽,吕后的大哥,随刘邦起兵,雍丘之战杀李斯之子、秦将三川郡守李由;杠里之战击败王离;三秦之战第一个攻入砀郡;彭城之战接纳败退的刘邦,扛住项羽的攻势,帮刘邦稳住阵脚;荥阳之战中镇守最重要的敖仓;在韩信的调度下,参与了灭龙且的战役;垓下之围合围项羽。后被封为周吕侯,高帝八年平叛韩王信时战死,吕后执政时追封吕悼武王。

吕释之,吕后的二哥,随刘邦起兵,一路追随大哥,被封建成侯。

看这赫赫战功吧。

除此之外,站队太子刘盈的,还有樊哙、张良、周昌、叔孙通、商山四皓,因此,樊哙面对已经被贬为侯的韩信,依旧称大王、自称臣,拉拢的意图很明显,樊哙想的很美好,如果能把这样一位战神拉到己方阵营,还怕啥啊。

可是韩信怕是没有想那么多,他只是感叹自己的虎落平阳。

但是樊哙及樊哙背后的吕后不这样想,在他们看来,韩信这是赤裸裸的拒绝。

就这样,高傲的韩信的罪了太子党。

世事如棋局局新。

此时最想杀掉韩信的,变成了以吕后为首的太子党。

但只要刘邦不点头,韩信就是安全的。

可是,中国人有句老话:老虎也有打盹的时候。

真正让韩信送命的,是五年后的陈郗反叛。

陈郗反叛的影响和规模都非常大,楚王(淮阴侯)韩信、梁王彭越、淮南王英布、韩王信、匈奴、赵王都牵涉其中,为了平叛,刘邦亲自带兵,樊哙、周勃、曹参、夏侯婴、灌婴、陈平等一众老兄弟再次披挂上阵,历时三年,方平定叛乱,要知道,楚汉争霸才打了4年。

虽然此战中,楚王(淮阴侯)韩信、梁王彭越、淮南王英布、韩王信全部被杀,刘邦基本铲除了异姓王势力,但也耗尽了刘邦最后一丝精力。

陈郗反叛的事情,我们下期再讲。

0 阅读: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