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古人在打完胜仗之后,会“论功行赏”,那么问题就来了:打仗的时候,场面那么混乱,论功行赏时,将军们是如何确定士兵的杀敌数目的呢?
我们就以楚汉战争中刘邦军队的情况为例。
翻开《史记》,我们找到《曹相国世家》这一篇,在写到曹参的功劳时,详细介绍了曹参斩首了多少、生擒了多少,而且还详细记载了曹参自己斩首、生擒了多少,曹参带领的军队总共斩首、生擒了多少。
同时,还记载了曹参全军一共攻占了几个郡、几个县、生擒、斩首了几个大将、几个副将、几个二千石以下的官员,记载的非常详细。
而且在《留侯世家》中也有“以诸将未定封,上急趣丞相、御史定功行封,是必先有功册。”的记载,说明汉军之中,各将领都有自己单独的功劳簿,详细记载各自的功劳,以做最后论功行赏的依据。
但是,几十万人打仗,如何保证每个人功劳的准确呢?
不要小瞧古人的智慧。
虽然一个将领有时候要带着几万人甚至十几万人打仗,但是,在军中是有严格的管理等级的。
最基本的单位是“伍”,由5人组成一“伍”,五人中选一人做“伍长”。这五人的命运是紧紧捆绑在一起的,比如:这五个人每人身上都挂一个木牌,木牌上写着5个人的名字,论功行赏时,只赏到伍长,再由伍长决定内部怎么分。
值得注意的是,军中明确规定,“伍长死,四人皆斩”,这就强行将五人命运捆绑在一起。同样的,两伍为一什,设一什长,什长战死,伍长皆斩。
5什(50人)为一屯,屯长战死,什长皆斩。
2屯(100人)为一伯,长官叫都伯,后来改叫里正
5伯(500人)为一曲,长官叫军侯。
2曲(1000人)为一部,长官叫都尉。
而且战场上杀普通的士兵不算军功,只有杀伍长以上的敌人,才算军功,叫做“斩首一级”。
比如《史记》中关于樊哙军功的记载:(樊哙)常从,沛公击章邯军濮阳,攻城先登,斩首二十三级, 赐爵列大夫。
也就是说,樊哙在攻濮阳的时候,第一个登上城头,功劳簿上就会记下“先登之功”;斩首二十三级,意思是一共斩了二十三个伍长及以上的军官,
再比如:(樊哙)攻武关,至霸上,斩都尉一人,首十级,捕虏百四十六人,降卒二千九百人
在这里,樊哙杀了一个都尉,这是级别比较高的军官了,所以会单列出来的。
因此,在作战中,每一级都有自己独立的功劳簿,在论功行赏时,各级的功劳簿互相对照,可以保证基本准确,再加上军中对于冒领军功的行为一旦发现,就会斩首示众,所以说,大多数时候的功劳簿都是准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