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盒马在全国主要城市的布局进程明显加快,与之同步推进的还有开放加盟,曾经坚持直营的盒马,如今也涉足了加盟领域,这背后究竟蕴含着怎样的战略考量?
当下的经济正处在下行区间,盒马在这样的大环境中做出了一系列调整。4月1日起,盒马将关闭上海的3家旗舰店,转而将资源与精力投入到对非旗舰店以及折扣店的运营管理中去。在实地走访了多家盒马超市后发现,其客流量相较开业初期已大幅减少,逐渐趋于平淡。在商品质量方面,盒马虽略高于普通超市,但与山姆相比仍存在着较大差距,且质量稳定性不足。种种迹象表明,盒马并没有进入稳定的盈利期。

经济复苏是一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在此期间,盒马在全国范围内的布局又迫在眉睫,再加之迟迟没有进入稳定的盈利期,后续所需的资金投入,将会是一个天文数字,开放加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利用社会资金给阿里开疆扩土、攻城略地,这无疑是一个非常明智的策略。那么盒马又能否吸纳到大量的社会资金?在我看来,可能性较大。其背后的原因也并不复杂,传统的零售行业正面临一轮大洗牌,众多传统超市的老板经营艰难,苦苦支撑。这部分群体缺乏专业技能,难以进入工厂就业,但他们精于计算,并且在当地积累了一定的人脉资源。盒马此时开放加盟,瞄准的正是这批病急乱投医,急于转型的超市老板。
盒马最后的成功注定是建立在尸山血海和累累白骨之上,将会有多少个小老板前赴后继的倒在血泊之中,还好,这次割的都不是普通人的韭菜,想上船的门票价格最起码得有几百个W。当然,我们同时也必须承认,盒马在不断的迭代升级之后,尤其是逐步的走向品牌化,和电商形成错位竞争,将会打造出一个线上淘宝与线下盒马相结合的新零售业态,如果能形成一股席卷全国的浪潮,未来或许真有走向成功的可能。只是这不禁让人感慨“一将功成万骨枯”,不知又有多少人会成为盒马成功路上的垫脚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