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赵长平之战,堪称是整个战国时代的巅峰之战。同时也是白起的封神之战。
此战在历史上还留下一个著名典故——“纸上谈兵”。
后世大多把赵国的败因归咎于赵括,认为如果坚持让廉颇固守就不至惨败。
事实真的如此吗?
战争背景战国后期,随着魏、韩、楚、齐、燕在诸侯混战中陆续被打残。关东六国仅剩赵国仍有实力与秦国一较高下。
公元前270年,为了打倒赵国,秦昭襄王在这一年派客卿胡阳统率十万大军攻打赵国的阏与。
阏与即今天的山西省和顺县。
这个地方位于太行山脉之中,正好处在赵国都城邯郸和旧都晋阳(太原)之间。
如果秦军拿下阏与,便可沿着太行山将赵国一切为二。
接下来,秦军无论是东进邯郸,还是西向晋阳,亦或是北上进攻代县,都握有了战略主动权。
鉴于阏与的重要性,赵惠文王得到消息之后,急召大将廉颇、乐乘问计。
可是,当惠文王表达了出兵意愿后,廉颇和乐乘却以阏与距邯郸较远,且路途艰险狭窄为由,反对救援。
其实,所谓路途艰险狭窄,都是托词。
廉颇、乐乘反对救援的真正原因是秦军此前百战百胜,他们没有必胜把握。
两大名将皆不愿意领兵出战,赵惠文王一时不知该如何是好。
万幸的是,主管财政的赵奢这时候站了出来。
赵奢认为,救援阏与,虽然客观条件很困难,但狭路相逢勇者胜!赵国没有理由主动认输。
见赵奢主动请缨,惠文王随即委任其为大将,率军驰援阏与。
后来,赵奢于逆境之下,在阏与全歼十万秦军,不仅打破了“秦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更是让各诸侯国对赵国另眼相看。
比如早先已经投靠了秦国的韩国,战后就重新站队,抱上了赵国大腿。
不过,凡事都有两面性。赵军团灭秦军展现出来的强悍战力,也让很多国家心有余悸。这为后来诸国在长平之战期间坐山观虎斗,埋下了伏笔。
阏与之战后,一个叫范雎的魏国人来到秦国,向昭襄王提出“远交近攻”之策。
所谓“远交近攻”,就是联络距离远的国家,进攻邻近的国家。
秦昭襄王认为范雎的建议很好,便拜其为客卿,并确立了先揍韩、赵;稳住魏、楚;对较远的齐、燕暂置不顾的策略。
公元前264年~262年,秦攻韩,占领南阳(河南修武)、野王(河南沁阳),将韩国拦腰截断,割裂了韩国南边中原地区和北边上党地区的交通线。
见韩国有灭国之危,韩桓惠王十分惊恐,急忙派人到秦国谢罪,表示愿意割让上党地区,以求秦国息兵。
秦昭襄王觉得不战即可屈人之兵,很高兴,便下令停止进攻。
但是,就在秦军准备接管上党之际,一个小人物改变了历史。
这个人叫冯亭,时任上党郡守。
冯亭不愿降秦,就派人前往邯郸,表示自己宁死不降秦,愿将上党地区的十七座城池献给赵国。
此时赵国的领导人,变成了赵孝成王。
如果孝成王当时拒不接受上党,不趟这个浑水,历史上可能也就没有长平之战了。
然而,他没法拒绝。
为什么这么说呢?
首先,秦国和赵国早就撕破脸了。
之前爆发的阏与之战,即证明秦国有吞赵之心。现在无论赵国是否接受上党,秦国将来都会找借口侵赵。
其二,上党的战略地位很重要。
秦、赵谁无论谁占有上党,谁就握有战略主动权。
这在地图上可以很明显看出来。
战国时代的上党郡,大致是今天的山西省长治市,还有晋城市和临汾市的一部分。
这片区域若是落到秦国手里,邯郸就将身处于秦赵对峙的前沿。
而赵军若能控制上党,邯郸的军事压力就会小很多。
并且,上党地区还可以辐射临汾盆地和黄河北岸。断绝秦军沿着临汾、太原、阳泉,或是沿着中条山、王屋山、黄河中间的崤函通道,迂回攻赵的可能性。
总而言之,上党的战略地位非常重要。秦赵两国无论哪方控制上党,都将握有进可攻,退可守的巨大战略优势。
所以说,面对冯亭送上的大礼,赵孝成王没有理由拒绝。
而随着赵军出动,“截胡”了上党郡,惹得秦昭襄王大怒。历史上的长平之战也由此爆发。
廉颇 VS 王龁公元前260年初,秦昭襄王在准备两年后,出兵四十万,进攻上党,准备找赵国算总账。
主帅人选,昭襄王原本想让白起挂帅。
但因为范雎与白起有矛盾。加之白起此前立功无数,已然功高震主。
因而,昭襄王考虑再三后,便任命王龁为统帅,打算借机培养王龁。
赵国方面,赵孝成王得知秦军一路势如破竹,一举拿下上党西部的几座城池后,马上召见平原君赵胜,商量派谁领兵迎战。
当时赵奢已死,执掌军事事务的只有廉颇,于是平原君便推荐廉颇。
同年四月,孝成王任命廉颇为帅,率领四十五万赵军于长平(今山西晋城高平市西北)迎战秦军。
为什么要战场要选在长平呢?
因为王龁将大本营设在了长平西面的端氏(今山西沁水县)。秦军从端氏东出,走玉溪河谷,必需要经过空仓岭的高平关。
廉颇以高平关为核心,构筑空仓岭防线,正好可以把秦军拦截在河谷之内。
众所周知,河谷地形是不能驻军的。
秦军要进攻,只能每天早晨走个十几里山路,强攻赵军堡垒。打不下来,晚上还得再回去。
按理说,这个形势对赵军就太有利了。
但是这次秦军是志在必得,王龁指挥秦军发动几次进攻,竟然攻下了高平关。
廉颇一看,这不能硬拼,只好下令放弃空仓岭防线,将赵军全部撤至丹水东岸,部署第二道防线。
为了保险起见,廉颇还沿着丹朱岭一线修筑了长达百里,高约四米的石长城。这条长城防线被称为百里石防线。
相比空仓岭防线,赵军在丹水东岸构筑的防线因为有河流做掩护,可以对秦军半渡击之。
加之,丹水东岸的大粮山和韩王山又是两个制高点,赵军在山上随时都能监视秦军动向。
因而,当赵军退守丹水防线后,战争也进入了相持阶段。
赵军死守不出,秦军无可奈何。王龁只好指挥秦军在丹水西岸构筑防线,与赵军隔河对峙。
要按这个形势发展,赵军未必能赢,但肯定不会输。
因为秦军是远道而来,后勤补给长达五百里。即便秦军将补给基地设在河东,也有三百里的路程。
而长平离邯郸只有两百里,赵军有明显的后勤补给优势。
可以说,只要廉颇坚守不出,耗也能把秦军耗死!
然而,就在王龁对赵军的铜墙铁壁一筹莫展之时,位于后方的赵孝成王却动了换将的念头。
这又是为何呢?
因为孝成王沉不住气,想速战速决。
那为什么孝成王想速战速决呢?
以前普遍的观点是长平之战打了三年,赵国粮草储备几近枯竭,孝成王耗不起了。
不过,根据学者对史料的研究,所谓“秦虽大胜于长平,三年然后决”,实乃战国、汉代史官为了表现时间长的一种惯用夸张写法。
也就是说,长平之战其实只历时半年。而孝成王产生换将念头时,战争才进行三个月。
以赵国的国力,显然不可能这么快就出现粮草枯竭的情况。
当然,考虑到长平之战的规模以及赵国的人口。
赵国当时的总人口约三百万,除去老弱病残,壮年男士只有不到百万。这其中还有一半人在长平与秦军僵持。
这些人因为参战,已经耽误了春种。眼看秋收也要收不成,赵孝成王由此心急如焚,沉不住气,希望速战速决,貌似也能理解。
两军换帅孝成王想速战速决,他自己又拿不定主意。于是,他便召来宠臣楼昌和虞卿,征询二人的意见。
一开始,孝成王思路很清晰,表示寡人要增兵,寡人要御驾亲征,两位爱卿怎么看呀。
从孝成王想增兵也能看出,赵国当时并不缺粮。
可是,随着楼昌和虞卿先后发言,孝成王的思路就被两人带跑偏了。
楼昌首先表态,他认为增兵没用,此战必败,不如派人到秦国媾和。
虞卿当即反对,怒斥楼昌危言耸听,并说道:和谈主动权在秦国,而秦国早有灭赵之意。现在与秦议和,无疑是饮鸩止渴。我认为应该派人去楚国、魏国活动,寻求外援。只要我们展现出合纵的架势,秦国必定恐慌,怀疑关东六国联合抗秦。如此一来,我们与秦的和谈才能进行。
楼昌和虞卿的观点虽然不同,但两人都提到了谈判。
于是乎,在他俩的三言两语影响下,孝成王的想法瞬间就变了,从寡人要增兵、寡人要御驾亲征,变成了寡人该不该与秦国媾和?
那么,谈判到底能不能解决问题呢?
显然是不能的!因为战场上拿不到的主动权,谈判桌上自然也拿不到。
此候的孝成王,他有上中下三策可选:
上策是继续增兵,待挫败秦军锐气,夺取战场主动权,再与秦国谈议和。
中策是采纳虞卿的建议,联合楚魏,摆出姿态,吓唬秦国,然后谈议和。
下策就是楼昌的主张,直接找秦国议和,结果等着被秦国忽悠。
当上中下三策摆在孝成王面前时,他毫不犹豫,错过了上策和中策,选了下策,直接派人到秦国议和。
见孝成王昏了头,虞卿反复劝谏,说:“我国使臣入秦,秦王必定隆重接待,以示天下。届时楚国、魏国以为我国已经议和,必定不出兵救赵。秦国知道天下之不救赵国,则议和不能成功,议和不成,赵军必败。”
很显然,虞卿预见了未来。
然而,孝成王依旧没有采纳他的建议。
后来,赵使到了秦国,秦昭襄王果然隆重接待,并有意向各国宣传秦、赵已经和解,借此防止魏、楚、齐出兵救赵。
本来魏国就不想救赵,当时的魏安嫠王甚至还说“赵国之羞,乃我国之福也”。
而楚国的考烈王因为欠秦昭襄王一个人情,不便出兵干涉。
至于齐国,前面也说了,在齐王眼里,秦国是超级大国,赵国是仅次于秦国的二号强国。如果赵国打赢了长平之战,尽取上党十七城,国力大涨,这对于齐国而言并不是好事。
诸国均保持中立态度,这就导致孝成王的一意求和,最终不仅没有换来和平,反而使赵国陷入孤立无援之地。
见赵国在外交上吃了瘪,范雎向昭襄王申请了一笔活动经费,派人到邯郸散布谣言,说虎父无犬子,秦国人现在想起赵奢来还害怕,他的儿子赵括天生就是秦国的克星。
还说廉颇老了,不堪大任。继续留廉颇在前线,赵军必败。
不久后,谣言经过层层传播,传到了孝成王耳中。
孝成王之前就对廉颇的坚守不出感到不满,主张速战速决。现在舆论又支持赵括领兵出征。
于是,他就临阵换帅,改派赵括前往长平主持战局。
孝成王做出换将决定后,有两个关键人物明确表达了反对意见。
一是蔺相如,他认为赵括虽然熟读兵法,但却不明白随机应变。
二个是赵括的老娘。
赵奢活着时,经常对自己媳妇说:咱儿子虽然从小就学习兵法,且聪明伶俐。但这小子没受过挫折,听不见别人建议。而领兵作战是关系到千万将士生死的大事,主将的每一个决定都必须深思熟虑。将来赵国不用括儿为将则已,如果真用了他,使赵国惨败的,一定是他。
用今天的话说,赵括在自己父母眼里是个杠精,杠天杠地杠宇宙,终日活在自己的世界,听不见反对建议,就连赵奢都经常被他杠的无言以对。
赵括这样的性格,不管别人怎么看。反正在赵奢眼里,他不是领兵打仗的料。
为了避免家族受牵连,赵母便强烈反对赵括挂帅。
蔺相如和赵母的反对有道理,可是孝成王坚持己见,表示:这事我已经决定了,无须多言。
见孝成王态度坚决,赵母不敢再反对,只好说道:“要是赵括这小子将来打了败仗,请大王不要株连我们家族的人。”
孝成王答应了。
就这样,赵括带着他的“天赋”,降临长平,取代了廉颇。
赵国换将的同时,秦国也换将了。
昭襄王担心王龁的能力无法应付即将爆发的决战,便暗地里任命白起为上将军,改命王龁担任副将。
悄悄换帅后,昭襄王又担心白起的“杀神”名头太大,可能会导致赵括畏首畏尾,随即下令封锁消息。
胆敢泄露白起为将者,斩!
赵括 VS 白起公元前260年七月,赵括抵达前线。
他一到任,为了树立威信,立即换掉了廉颇此前任命的将领,又提拔了一批少壮派军官。
赵括解决人事问题时,白起悄悄抵达战场。
相比王龁,白起的战术水平确实高出好几个档次。
他知道赵括是带着任务来的,急于找自己决战。于是,他的脑中便冒出一个大胆决定——诱敌深入,分割包围赵军,一战歼之!
几天后,为了给赵括树立信心,白起导演了一出诈败的好戏,给赵括留下秦军也不过如此的印象。
赵括初战告捷,消息传到邯郸,孝成王大喜,下令嘉奖三军,同时命令赵括全线出击,速战速决!
收到嘉奖令,本就自负的赵括,心态更加飘飘然。
于是,四十五万赵军在他的一声令下,离开驻守的要塞,全线压上,强渡丹水,对西岸的秦军防线发起猛烈攻击。
为了能让赵括入套,白起命令前沿部队佯装溃败。
相传赵军大举进攻时,丹水西岸有八个老百姓冒死阻拦。
这八人跟赵括说:秦军是有计划的撤退,请将军三思而后行,切勿中圈套。
常言道,事出反常必有妖。如果此时是廉颇掌军,他必能看穿白起的诡计。
但前面说了,赵括是杠精性格。并且他这时也不知道秦军主帅变成了白起。
在赵括看来,王龁算什么东西?自己名留千古的时机到了!岂能被几个不知来路的刁民坏了好事。
于是,赵括便拔剑尽斩八人,留下了“八义士谏赵”,反被赵括怒斩的典故。
“八义士谏赵处”石碑
赵括不听忠言,指挥赵军狂飙突进。
见如此轻松就把赵军主力引了出来,白起随即派出两路奇兵:
一路约两万五千人,绕到赵军身后,奇袭百里石防线上防御空虚的的长平关。
一路约五千人,趁战场形势混乱,从大粮山附近的泫氏渡过丹水,之后沿着小东仓河河谷向东北方向实施穿插,目标直指同样防御空虚的故关。
这两支奇兵出动后,陆续得手,成功在故关会合。
至此,四十万秦军依托丹水和百里石防线,对四十五万赵军完成了初步合围,并切断了赵军主力与驻守大粮山赵军后勤部队的联系。
很快,赵括得知消息,连忙下令退回丹水东岸。
此时的赵括,其实有机会指挥赵军主力突出去。
因为秦军这时候立足未稳,后方增援还没上来,故关至炫氏一线只有五千骑兵。如果赵军从一个方向拼死突围,还是有很大概率杀得出一条血路的。
然而就在生死关头,赵括指挥赵军打了一下,感觉不好打,居然就缩起来防守了,这完全是作死。
为什么说这是作死的决定呢?
首先,赵军这次行动是出战,而非行军,部队顶多只会带点干粮。
现在赵军主力与后方的辎重部队失去联系,仅靠士兵身上带的那点干粮,部队顶多也就撑三天。幸亏赵军是依河固守,水源还没断。如果既断粮,又断水,赵军会崩得更快。
其二,赵国的主力此时大部分都在长平,只有北方还有一支防范匈奴的边军。可是北方边军一时半会赶的回来吗?
所以说,赵括的固守待援是在作死。既坑了他自己,也坑了赵国。
这里可能有人要说了,不对啊!我记得赵括貌似发起过猛烈突围,他以五万人伤亡,打死了一半秦军呢!
所谓“今秦虽破长平军,而秦卒死者过半,国内空”。这是白起对整个长平之战的总结。
秦军在大战初期强攻空仓岭防线,中段为了引诱赵括上套故意诈败,后期奇袭赵军后方堡垒,都有较大伤亡。
因此,白起所说的秦卒死伤过半,其实是秦军在整个长平之战期间的损失。
如果赵括真有能力用五万伤亡换一半秦军损失,他怎么不再发动一次突围,再用五万人把秦军团灭了呢?
赵括在关键时刻的作死,给了白起加派兵力,沿着小东仓河构筑防线的机会。
待防线稳固后,白起围而不打,打算饿死包围圈中的赵军。
后方的昭襄王得知前线战况后,为了保险起见,亲自赶到河内,将所有河东、河内地区的十五岁以上男子,全部升一级爵位,并命令这些人,悉数火速开往长平增援。
九月,秦军的增援赶到。
而在此之前,包围圈中的赵军因为断粮长达四十六天,大量士兵饿死、病死。
见士兵们饿得相互残杀为食,赵括只好将剩余还能战斗的赵军士兵组织成四支突击队,轮番派出,对秦军发起突围攻势。
然而,赵军在断粮之前尚且冲不出去。如今士气萎靡,又怎么可能成功突围呢?
后来,赵军在突围期间,损失惨重,赵括也在战斗中被秦军射杀。
见主帅战死,赵军士气跌入谷底,纷纷缴械投降。
总计近百万大军参与的长平之战,由此落下帷幕。
战后,白起按照自己的行事风格,下令将四十万赵国降兵尽皆阬杀。只留下240名年纪小的士兵回赵国报信。
所谓“阬杀”,并不是简单活埋。而是哄骗赵军,说只要缴械就有饭吃。待赵军缴械后,白起又以各种借口继续哄骗。赵军原本就饿倒一大片,现在又饿了十几天,很多人再也坚持不住,当场断气。有些人虽然没死,但也饿得说不出话来,只能眼巴巴地看着秦军把自己活埋。
其实按规矩,战场上的俘虏,一般是放回去,或是虏回国内充当劳动力。
但白起与别人不一样,他不在乎一城一地的得失,每次出战都专注于歼灭敌国的有生力量。
也正是因此,他也落下了“杀神”名号。
战争后续白起一战屠杀了四十万赵军,令赵国上下对他恨之入骨。
但白起不在乎。因为他制定了一个“三路灭赵”部署,打算一口气灭掉赵国。
之前留下240个赵军士兵不杀,放回赵国报信,就是为了击垮赵人的抵抗意志而故意为之。
在白起眼里,长平之战后的赵国,就是砧板上的肉。
然而,正当秦军准备进攻邯郸,对赵国发起最后一击时,昭襄王却召回了白起。
公元前259年二月,赵孝成王派人联络韩桓惠王,说赵国要是完了,你小子就是下一个亡国之君。
韩桓惠王很害怕,便找了一个说客,派到秦国游说范雎。
这个说客的名字,《史记》的记载是苏代。但先秦史料中并无记载,应该是个无名之辈。
不过,别看他是无名之辈。但要论扇阴风,点鬼火的本事,那是相当专业。
说客找到范雎后,凭借三寸不烂之舌,成功挑拨范雎与白起的矛盾,说胜仗都是白起打的,您范相国有什么贡献?如果坐视白起灭赵,他日后的地位必然比现在还高。您的位置该如何摆?
为了说服范雎劝昭襄王罢手,说客还表示只要秦国罢兵,赵王愿意主动割让六座城池。
范雎觉得说客言之有理,便跑去劝昭襄王。说我国倾国出战,暴师于外,不如允许割地、讲和,休养战士,来年再战。
昭襄王也觉得不战便能取得六城,这波赚大了。反正赵国也是元气大伤,掀不起什么风浪,随时都可以灭掉。便采纳了范雎建议,将白起从前线召回。
国内发生的变故,白起并不知情。他是回去后才得知内幕。
为此,他气的大骂范雎混蛋,同时对昭襄王也是颇有微词。这也为他后来的悲剧埋下了伏笔。
休战九个月后,昭襄王派人向赵国索要承诺割让的土地。
但这时候的赵国已经做好了战斗准备。孝成王态度强硬,表示割地是不可能的。秦国想要,就派兵来拿啊!
昭襄王听闻大怒,遂起倾国之兵攻打赵国。
秦军出征之前,原本白起是主帅最佳人选。
但一方面,白起当时染病,无法担此重任。
另一方面,白起因为先前昭襄王将他从前线召回,错失好局,一直颇有微词,心里的那口恶气此时还没顺。
因而综合考虑下来,白起便拒绝了任命。
见白起不愿意挂帅,昭襄王只好委派五大夫王陵领兵攻赵。
随后,秦军杀到邯郸城下,邯郸之战爆发。
王陵这个人,不善于指挥大兵团作战。让他给白起打下手,能胜任。但让他独立指挥几十万大军作战,他就不行了。
所以,秦军在其指挥下,不仅未能攻取邯郸,反而还在攻城期间损失了四万精锐。
见战事不顺,昭襄王又派人请白起出山。
但白起这次又拒绝了。
白起表示,赵国已有准备,此时攻赵胜算不高。并且我之前阬杀了四十万赵军,赵国上下对我恨之入骨。如果我出战,只会适得其反,激起赵人的抵抗意志。
言外之意,这仗换谁都打不了,必须赶紧罢兵。如若不然,秦军会遭受更大的创伤。
使者将白起的话转述给昭襄王后,昭襄王非常恼火。
罢兵?开什么玩笑。这时候退兵,相当于他承认之前召回白起是错误的。
昭襄王不甘心,只好再次加注,派王龁顶替王陵,继续围攻邯郸。
然而,王龁之前在长平与廉颇对峙,就已经表明他不擅长攻坚。
所以王龁出马后,战事依然毫无进展。
就在秦军陷于邯郸时,躲在一旁观战的魏国的信陵君和楚国的春申君认为时机已到,各自出兵十万救赵。
当然,两国出兵并不顺利。由此也留下了两个典故,分别是“毛遂自荐”和“信陵君窃符救赵”。
魏、楚联军杀到后,赵军士气大涨,主动杀出城外。
王龁没料到会有援军前来,应对不及,导致秦军腹背受敌,伤亡惨重。
见败局已定,王龁无奈,只得下令撤退。
但魏、楚联军根本收手的意思,跟在秦军屁股后面穷追猛打。
一场追杀下来,秦军折损二十万人,连撤几百里,一路退到了黄河以西。
看到秦军大败,韩桓惠王也派兵参战。
魏、楚、赵、韩,四国联军合力,拔除了秦国在黄河两岸的军事据点。
战后,韩国收复上党郡,魏国收复河东地区,秦军则退回函谷关。
由邯郸之战引起的这场大溃败,是继商鞅变法以来,秦国遭受的最大失利。
昭襄王自亲政以来,侵吞的关东六国土地,经此一役,丢了一大片。
如果赵、韩、魏、楚四国联军当时继续发动猛攻,秦国怕是连函谷关也要丢。
不过,四国联军大败秦军后,老毛病又犯了,迅速开始内讧。秦国由此侥幸躲过一劫。
按理说,败的这么彻底,昭襄王接下来应该要跟白起搞好关系才对。
事实证明,别人都不行,只有白起在关键时刻能站出来充当拯救者角色。
然而,此时的昭襄王老糊涂了。
他在最需要白起的时候,竟然仅因为白起的一句怨言:“当初秦王不听我的计谋,结果如何?”
就派人把白起赐死了。
而受此影响,秦国大伤元气,整整二十年没缓过来。
公元前247年,秦庄襄王,也就是秦始皇老爹在位时,不信邪,发兵报复魏国。结果秦军遭到信陵君率领的五国联军暴击。
此战,秦军死伤惨重,再次被迫退守函谷关。
庄襄王听闻惨败,非常失落,没过多久便抑郁而死。
而信陵君则名震天下。这也正是汉高祖刘邦为什么会极度崇拜信陵君的原因。
看打法白起就没打算让赵括活着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