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朝鲜战争:三都沦陷,八道瓦解,大明出兵,局势逆转

佳霖谈历史 2023-02-21 01:39:05

公元1582年6月21日,日本爆发了史上影响最大,也最有名的政变——本能寺之变。

由于明智光秀突然叛变,导致一代枭雄织田信长陨灭,日本历史的走向也随之改写。

本能寺之变后,领兵在外的丰臣秀吉得到消息,选择秘不发丧,连夜撤军回援,打败了明智光秀。

接下来,丰臣秀吉再接再厉,又击败了劲敌柴田胜家,获得了织田信长生前的全部地盘。

此后几年,丰臣秀吉是一发不可收拾,凭借一手武力打压,一手政治利诱的方式,于1585年平定四国,1587年降服九州,1590年拿下关东地区,最终一统日本。

然而,日本当时的“天下一统”,其实只是形式上的统一。

丰臣秀吉的地盘,一半是靠征讨打下来的,另外一半是靠谈判谈下来的。

打下来的地方好说,我的地盘我来做主。

但谈下来的地方,如德川、上杉、毛利等几家大名,对秀吉却是听调不听宣。

除此之外,一批追随秀吉鞍前马后,统一日本的文臣武将,如石田三成、小西行长、加藤清正等人,也都在军阀混战中慢慢崛起。

这些新兴势力对秀吉的忠诚毋庸置疑,但对秀吉的子孙能有多少忠诚度,那就不好说了。

为了确保江山稳固,秀吉只好不断的赏赐土地和人口,借此笼络人心。

可日本那点土地和人口,根本就不够分的。

比如当时一个叫加藤光泰的大名就曾向秀吉抱怨,说他的封地太小,养活不了一大家子,希望增封。

为此,秀吉头疼不已。

加藤光泰是功臣,秀吉对其需求不能视若无睹,否则人心散了,队伍不好带。

但盘子就这么大,满足了加藤光泰的需求,秀吉就只能牺牲其他大名的利益。而其他大名也不是吃素的,敢动我的利益,我跟你拼命!

小兄弟不能不管,老家伙们又不能惹。为了避免因为利益纠纷而再次爆发内战,于是丰臣秀吉便将目光放在海外,计划侵吞朝鲜半岛。

按照秀吉当时的估算,朝鲜的总石高大约在1200万左右。征服朝鲜后,一半利益归自己,一半分给大名们。大家都有好处,皆大欢喜。

日本意图吞并朝鲜,按理说,朝鲜方面不可能视若无睹。

事实上,早在丰臣秀吉计划吞并朝鲜时,朝鲜派往日本的使者黄允吉就送回了报告:“秀吉有意入侵朝鲜”。

希望国内早作防备。

但很可惜,由于朝廷腐败以及派系斗争等因素的影响,当时的朝鲜朝廷对丰臣秀吉的野心未能给予足够重视。比如朝鲜国王李昖就认为日本并不敢真正出兵。

朝鲜方面不做防备,这让日本国内一些原本不赞成出兵的大名也蠢蠢欲动,转而支持秀吉的侵朝计划。

1591年正月,丰臣秀吉下达水军征召令,命令所有领地临海的大名按照石高比例建造大船,然后于次年春季集结在摄津、播磨、和泉的港口。

到了三月,秀吉又下达陆军征召令,要求各地大名按照距离远近和石高比例派出部队,前往九州集结。

四国和九州两处由于距离朝鲜最近,因此每位大名每一万石,要出兵六百人。

本州岛西部距离较远,每位大名每一万石,出兵五百人。

一些比较偏远的地区,如关东和东北地区,每万石出两百人,象征性地意思一下便行了。

截止到战争开始前,经过丰臣秀吉的两次征召,日本集结起了九个先遣军团,共158000人。

关于日军九个先遣军团以及水军的指挥官和兵力情况,具体参见下图。

需要注意的是,早年的日本资料在介绍侵朝日军各部指挥官时,常常会将第七军军长错记为毛利辉元,将第八军军长错记为宇喜多秀家。

我们国内的一些书籍照搬日本资料,一字不易,也跟着搞错了。

实际上,当年的第八军军长是浅野幸长,第七军军长才是宇喜多秀家。而毛利辉元在当时则配属于小早川隆景率领的第六军。

目前日本的资料已经更正了这一错误,但国内不少权威书籍仍未更正。

另外,日军第一次侵朝时,第四军的实际指挥官也不是岛津义弘。

因为丰臣秀吉发布动员令后,萨摩藩当主岛津义久表现得很消极,迟迟不肯动身。

见大哥不愿意出兵响应,岛津义弘深怕这样会得罪丰臣秀吉,便临时摇人,东拼西凑了一支部队。

但人好摇,船难找。

部队组建后,岛津义弘一时之间找不到足够多的海船。

就这样,萨摩军磨磨蹭蹭许久才参战,岛津义弘也成为最晚抵达朝鲜的日本大名。

由于岛津义弘比预定时间晚出发一个月,所以第四军的实际指挥官是丰臣秀吉的心腹将领毛利胜利(又写做毛利吉成)。

在组建参战军的同时,丰臣秀吉还组建了七个军团的预备队、两个番外军团、水军以及一支直属近卫军团,总计约15万人左右。

先遣军团加上后方的预备队,日军兵力达到了30万6250人。

在这些日军中,有大约六万人装备了“铁炮”。

所谓铁炮,就是日本制的火绳枪,杀伤距离为200米,有效杀伤距离50米。

能一口气组织近三十万大军,并且还能给数万人装备火器。这种实力,别说是当时的欧洲,就算是对明朝而言,也是非常恐怖的。

由此来看,国内一些书籍用“村长械斗”形容日本的战国时代,有夸张之嫌,并不准确。

完成了准备工作后,丰臣秀吉决定先礼后兵,遣使给朝鲜国王李昖送信。

信的内容大致就是说,我丰臣秀吉已经统一了日本,下一个目标是征服中国,但打中国要经过朝鲜,所以需要向你借条道。到时候大功告成,少不了给你好处。

奇怪了,丰臣秀吉不是打算吞并朝鲜吗?怎么又盯上明朝了?难道他还想“蛇吞象”?

根据万户大名山中长俊的记载,1592年的丰臣秀吉极为猖狂,他不仅有吞并朝鲜,入侵明朝的计划,甚至还妄图拿下东南亚和印度。

天正20年(1592年)5月18日付関白豊臣秀次宛朱印状では高麗の留守に宮中を置き、3年後に天皇を北京に移し、その周辺に10カ国を進上し、秀次を大唐の関白に就け、北京周辺に100カ国を与えるとした。また秀吉自身は北京に入ったあと、天竺(インドの古称)や南蛮(ヨーロッパや西アジアまでを射程にいれていたともいう)の征服のために寧波に移るとした。

山中长俊的这段记载,翻译过来就是五步走:

一,丰臣秀吉计划先派兵占领朝鲜。

二,再派兵侵略明朝。

三,委任养子丰臣秀次为中国的关白(相当于丞相),进驻北京,统治中国。

四,秀吉进驻宁波,亲自指挥日军南下,占领东南亚和印度。

五,待形势稳定后,于日本文禄三年,即公元1594年,将天皇也移至北京,统治中国。复制昔日蒙元入主中原的一幕。

对于丰臣秀吉的野望,今天的人无法理解。

区区倭国之主,凭什么认为自己可以征服中国,征服亚洲?

表面上看,秀吉的狂妄野心确实让人感到匪夷所思。

但其实只要仔细琢磨,就不难明白秀吉为何如此自大。

你想想看,但凡是对中国历史和中国的地缘格局有一定了解的人,也不可能想出自己跑去南方坐镇,让养子统治北方中原的方案。

除非这个人根本就不知道中国有多大,对外面的世界只是一知半解。

或许,秀吉当时通过在明朝的日本人和西方耶稣会,收集了一些明朝的情报。但这些情报显然是片面的,不完整的。

比如在日本的文献资料中,就记载了万历十三年,耶稣会曾给丰臣秀吉提供了一份明军战斗力孱弱的报告。

大致就是说嘉靖年间,几十个日本浪人就能横扫南直隶,打得数万明军狼狈不堪。

这类情报,也不能说没依据。

但是很显然,情报并不准确。

一方面,明军的精锐一直都在北方,南方明军并不能代表明朝的真实军力状况。

再者,通过戚继光等将领的训练后,即便是万历年间的南方沿海明军,战斗力也大为加强。所谓日本浪人横扫南直隶,那都是老黄历了。

丰臣秀吉坐井观天,对外界的变化不甚了解。他能整出两年吞并明朝的可笑计划,想来也不奇怪。

面对日本方面送来的国书,朝鲜国王李昖在与群臣商议后,得出一个结论:所谓的借道,实乃“假途灭虢”,丰臣秀吉真实目的是吞并朝鲜半岛。所以,朝鲜给出的答复是两个字,不借。

事实证明,朝鲜君臣没有猜错。

无论丰臣秀吉是否真有入侵明朝之意,他的第一步都是吞并朝鲜。

所以,当朝鲜方面明确拒绝后,日军立即发动了侵略战争。

1592年四月十四,日本的先头部队在釜山登陆,开始攻击朝鲜。

一场涉及中、日、朝三个国家的万历朝鲜战争,由此拉开帷幕。

插一句,这场历时六年,牵动东亚三国的战争,在中、日、朝三国的称呼各不相同。

日本因为当时处于文禄至庆长年间,所以日本人将这场战争称之为“文禄庆长之役”。

朝鲜称第一次冲突为“壬辰倭乱”,第二次冲突为“丁酉再乱”。

至于我国,由于当时正处于万历年间,所以我国将这场战争称为“万历朝鲜战争”或“万历援朝战争”。

战争爆发后的第二天,日军轻松拿下釜山。

第一军军军长小西行长见釜山这种大城市仅用一天即攻克,断定朝鲜军力孱弱,接下来的战斗不难打,便不经指示,指挥所部沿朝鲜半岛中线向北火速推进,企图第一个进入汉城,名留青史。

得知小西行长居然不等裁判发令枪响就擅自抢跑,日军前线最高指挥官宇喜多秀家、第二军军长加藤清正、第六军军长小早川隆景等人瞬间不淡定了。

拿下朝鲜都城汉城,这是多么大的功劳啊!绝不能让小西行长那个混蛋独吞了!

随即,各路日军纷纷开拔,直扑汉城。

这时候的日军,视朝鲜就如待宰羔羊,都怕自己来晚了,分不到蛋糕。

四月二十八日,日军第一军进抵忠州,这里离汉城只有260里。

在日军抵达之前,朝鲜国王李昖已经委任左议政金命元为都元帅,坐镇汉城,节制全国兵马。又增设三道巡边使,由曾经大破女真人的北道兵马节度使申砬担任,负责庆尚、全罗和忠清三道的防务。

但朝鲜军的防线在日军面前,如同纸糊一般。

在四月二十八日的战斗中,朝鲜军全军覆没。

随后的两天,日军一路北上,如入无人之境。

四月三十日,忠州大败的消息传到汉城,朝鲜朝廷炸了锅。

李昖二话不说,留下都元帅金命元守汉江,右议政李阳元留都汉城,自己带着一千多皇室宗亲与大臣从敦义门仓皇而出,直奔开城而去。

在逃跑期间,李昖派使者向明朝求援。

可是,此时的朝鲜朝廷依旧党争严重。

东人党主张正式向大明求援,而西人党习惯性的为了反对而反对,主张常规汇报即可,不必以国书形式向明朝求援。

如时任左议政的西人党官员尹斗寿就说:我们的军力足够防御敌人了。而且各地勤王的人马很快就来了,还怕什么?

面对两党内斗,李昖左右为难,最后只好折中处理,即派人向明朝汇报朝鲜战争情况,但没有上呈正式的求援国书。

此时的明朝正专注于平定宁夏叛乱,见朝鲜上下自信满满,也就没把日本侵朝当回事。

五月初二,趁着朝鲜上层出逃,军队人心涣散之际,日军第一、第二、第三军团攻陷汉城。

随后,日军短暂休整十几天,又发动了对开城的攻势。

见开城沦陷也只是时间问题,李昖只得携百官再次仓皇出逃至平壤。

在朝鲜陆军一溃千里的同时,朝鲜水军在名将李舜臣的指挥下,打出了不可思议的战绩。

五月初七,李舜臣与全罗道右水使李亿祺统率24艘板屋船、15艘挟船、46艘鲍作船,取得玉浦海战胜利。

此役,藤堂高虎率领的50艘日军战船被击沉40余艘船,而朝鲜水军的损失则非常轻微。

五月底至六月初,李舜臣又指挥朝鲜水师接连取得泗川海战和唐浦海战的胜利。

凭借一连串的胜利,李舜臣由全罗道左水使升任资宪大夫(正二品下)。

可是,李舜臣和朝鲜水师的神勇发挥,只是保全了全罗道(相当于省)不受战火侵扰,未能逆转一边倒的整体局势。

五月二十七日,日军攻下开城。

六月十一日,李昖见八道丢了七道,对日军心虚胆怯,便又一次携百官出逃。

这一次,李昖直接逃到了鸭绿江边的义州。

在逃跑期间,李昖也顾不上百官反对了,正式遣使向明朝递交求援国书:爸爸,我真的坚持不住了,您赶紧出兵帮帮我吧。

收到朝鲜国书后,明朝方面是一头雾水。

啥意思啊?之前不是说自己可以搞定吗?怎么现在惨到要亡国了?

由于朝鲜军的溃败不合常理,于是明朝一些大臣便对朝鲜战事产生了怀疑:李昖这家伙莫不是和日本人相互勾结,引诱明军主力入朝,然后一举歼灭,顺势入侵大明?

得知明朝怀疑自己,李昖欲哭无泪,只得一连派出多个使臣到北京求援,并让使臣分别游说明朝的尚书、侍郎、御史、太监,表示宁愿死在大明,也不愿成为倭人的刀下亡魂,恳求明朝能尽快发兵。

后来,经过反复调查和沟通,明朝终于明确了一点:倭寇之图朝鲜,意实在中国,而我兵之救朝鲜实所以保中国。

可是,就在以兵部尚书石星为代表的主战派力主出兵增援朝鲜时,言官们却强烈反对。

言官们认为,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李昖坐拥三千里天险,常备武装也有十几万,竟然十几天功夫就弄丢了国都。此等阿斗,如何扶得起?去救只是白费劲罢了。

况且,宁夏现在正在打仗,仅运粮民夫就征调了五十万,我们哪有精力两线开战?

大臣们意见不统一,吵吵嚷嚷,最后只好将情况汇总上报,期盼万历皇帝的圣裁。

当时的万历皇帝,由于“国本之争”,已经与大臣闹掰了,消极工作,不再上朝。

但是,万历不上朝,不等于不管事。

五月底,朝鲜送来第一份战事公文后,万历对日本侵朝一事就表现得非常主动。

六月初二,万历皇帝下了一道谕令,要求户部拨付二十万两银子给辽东军区,并令辽东抚镇发精兵二支应援朝鲜。

与之同时,万历皇帝还命户部向宣大军区拨付十几万两银子,并令宣府、大同、山西三抚三镇动员了一万六千名精兵,专待倭警,以防万一“有事”,到时候手忙脚乱。

注意时间。前面说了,朝鲜正式发出求援国书是在六月十一日之后。

明朝大臣对是否援朝发生争论,也是在此之后。

万历皇帝提前十天做准备,即表明他早就决定御敌于国门之外。要打就在外头打,绝不让战火烧到国境内。

由于早已预见了中日必有一战,所以在大臣们吵吵嚷嚷一番后,万历当即拍板——出兵!

日本的野心绝不仅限于朝鲜,一旦吞并成功,增强实力养精蓄锐,必定变本加厉,到时更不好收拾。

六月十五日,就在小西行长攻下平壤的同一天,明朝参将戴朝弁与游击史儒率一千多辽东骑兵渡过鸭绿江,驰援朝鲜。

七月,辽东副总兵祖承训(祖大寿之父)率第二波援军赴朝。这支部队约五千人。

明军的到来,让朝鲜上下欢欣鼓舞。当时在辽东求援的朝鲜官员李德馨见到明军出动后,兴奋的几近昏厥,表示王师来了,我们的国王有救了。

可是,明军加入战场后,却遭遇了一个“开门黑”。

七月十七日,祖承训率三千余明军及五百朝鲜军攻击平壤城。结果因天降大雨,导致火枪失灵,被埋伏于城内的日军打得全军覆没。

第一场战斗就丢了大脸,这让作为宗主国的明朝感到脸上无光。

李昖听说消息后,也是晴天霹雳,惊得半天没说话。

在他心目中,明军都是天兵天将,天兵天将怎么会输给倭寇呢?

不过,这场败仗也没白打。

祖承训回国后,总结了一系列经验教训,主要有三点。

第一,朝鲜没有粮草,明军需要自备粮草。

开战之前,考虑到朝鲜半岛偏远,转运粮草太困难,明朝希望朝鲜能为明军提供粮草。

为了尽快让明朝出兵,李昖满口答应,表示安州、嘉山有粮六百余石,可供五千人食用半个月。又说平壤有粮四万余石。

结果等明军入朝后,却发现平壤已经沦陷,四万石粮草尽归日军。

至于朝鲜朝廷,早已经崩盘,中央根本找不到地方官员筹措粮草。

第二,谎报军情,故意传递假消息。

为了消除明朝顾虑,朝鲜官员大大低报了日军的人数。比如当时的平壤云集了日军第一、第三、第六军等部,总计数万人。可朝鲜官员却说只有一千多日军。

第三,争夺指挥权。

祖承训攻打平壤时,朝鲜派了五百人助战。结果临交战时,四百名朝鲜军先溃逃,剩下的一百人倒没跑,但临阵倒戈,投靠了日军。

就这么个扶不起的弱鸡,却人菜瘾大,总想着争夺指挥权,希望明军能由朝鲜将领指挥。

面对祖承训的指控,李昖吓了一跳,心想如果皇帝震怒,就此撒手不管,朝鲜就完蛋了。

不过,万历看到祖承训的总结报告后,却并未激动。

他早有准备。第一批明军入朝时,此前在宣府、大同动员的一万多明军便接到命令,分批开拔,前往辽东。

与之同时,万历还命兵部侍郎宋应昌从浙江、四川,以及北直隶调兵。

七月底,大约有六千明军驻防在鸭绿江两岸。

另外,由戚继光老部下吴惟忠、骆尚志带领的三千浙军也抵达凤城。

这批浙军,在朝鲜人眼中简直就是天兵。

比如此前曾反对向明朝求援的尹斗寿在观看了浙军操练后,态度来了个180度转变,回去兴奋的对国王李昖和同僚说:天朝南军太厉害了,不仅装备先进,而且还能武装泅渡。人家渡江根本不用船,直接扛着武器和行李就能游过去。

这么神奇的吗?尹斗寿的夸赞,让李昖激动不已,随即便派人找辽东总兵杨绍勋沟通:既然天朝大军都来了,您就赶紧安排天兵渡江吧。

朝鲜使者跑上门求援,杨绍勋感到很不满。

出不出兵是我能决定的吗?皇帝陛下不下旨,一个兵也不准动!

既然已经部署了一部分兵力,那为何万历皇帝迟迟不下命令呢?

有两个原因让万历这时候只能隐忍。

第一个原因是前面多次提到的宁夏之乱。

万历三大征中的宁夏之役和日本侵朝几乎同时发生。

为了镇压宁夏的哱拜叛乱,万历皇帝几乎派出了当时所有的一流战将,如叶梦熊、梅国桢、李如松、麻贵等人。

这些将领不回来,明军无人挂帅。

关于明军主帅人选,大家起初主张让罢官在家的李成梁挂帅。

但在争论一番后,万历皇帝决定让李成梁的长子李如松挂帅。

第二个原因是朝内大部分人不支持援助朝鲜。

前面说了,由于“国本之争”,万历与大臣的关系闹得很僵。

加之派兵援朝,朝内的诸多大臣也明确表示反对。

万历很清楚,大规模援朝这事,必须得经过廷议,形成朝廷决议,把朝臣的意见捋顺才行。否则这仗没法打。

在这种军事、政治这都不利于大规模出兵的情况下,万历决定拖,拖到宁夏平定后,平叛大军返朝,形成主战派占优势的局面,再与日本全面开战。

万历皇帝决定拖,具体怎么落实就看兵部尚书石星的操作了。

起初,石星发出悬赏,表示皇帝恩准,朝内有能恢复朝鲜者,赏银万两,封伯爵世袭。

但悬赏发出后,无人应募。

随后,石星扩大了征募范围,之前只限于官员,现在不是官员也可以应募。

见朝廷赏银万两,还封伯爵世袭,一个叫沈惟敬的商人毛遂自荐。

这个人厉害了,别的本事没有,就是一张三寸不烂之舌可以把死的都说成活的。号称是纵观大明三百年历史都无人出其右的大忽悠。

石星见到沈惟敬后,表示朝廷的真实战略目的是打。你的任务是去平壤谈判,拖延时间。

沈惟敬心想,谈判是我的强项啊,正好专业对口了,于是他便当即拍胸脯保证,一定完成任务。

关于沈惟敬谈判的细节,这里就不细述了。因为后面还会重点提到他。

至于谈判结果,沈惟敬顶着游击将军头衔,两次出使,靠着一张胡说八道的嘴,还真的忽悠住了小西行长,为明朝调兵遣将争取了两个月时间。

朝鲜那边,见明朝不仅没有派兵,反而还与日本谈判,李昖坐立不安,决定凭自己的力量收复失地。

八月初一,李昖从龙冈、三和、江西、甑山等地征集了一万多民兵,攻打平壤。

得知朝鲜军竟然敢来送死,小西行长采取诱敌深入战术,引诱朝鲜军冲到平壤城下,然后指挥日军突然杀出。

朝鲜军被打了伏击,惊溃而走,一万多人,损失惨重。

挨了小西行长一顿揍后,李昖沦为光杆司令,彻底老实了。

无可奈何下,他只得舔着一张老脸再次求助于明朝。

恰在此时,加藤清正的第二军越过图们江,与女真乌拉部爆发军事冲突。

得知日军竟然跑到女真地盘上烧杀劫掠,这让时任大明建州卫都督佥事的努尔哈赤顿感不爽。

小日本子,竟敢跑来我的地盘撒野。

于是,努尔哈赤便向大明朝廷上奏,表示高丽边境不安宁,自己部落已有五十多人遇难。恳请朝廷允许,让他率三万女真军入朝作战。

八月初十,努尔哈赤的奏章递交到兵部。

此时的兵部尚书石星正在为朝鲜兵败伤脑筋。李昖无能,把仅有的一点底牌也赔了个干净,日军若是趁势进攻,战火立时就能烧到鸭绿江畔。

所以,当看到李成梁的干儿子主动请缨后,石星立即把这个消息透露给朝鲜使臣,让其回去问问李昖是个什么意见。

如果,李昖当时同意了,历史上就会出现努尔哈赤与加藤清正对决的一幕。

不过,当得知明朝企图派建州女真来应付事后,朝鲜使臣果断拒绝了提议。

朝鲜人拒绝也是可以理解的。在日本侵朝之前,朝鲜最大的敌人就是女真。

如果说日本人是虎,那女真对朝鲜而言就是饿狼。

这要是饥不择食,放建州蛮子进门,那就是前有虎,后有狼了。

朝鲜瞧不上女真,努尔哈赤是什么反应,我们不得而知。但石星肯定是很不高兴的。

在石星看来,你一个来讨饭的破落户,还嫌饭馊,活该你亡国。

当然,恼火归恼火,正事还是得办。

沈惟敬先前争取了两个月时间,但两个月还不够。

宁夏叛乱直到九月才平定,大军最早也要到年底才能入朝。必须还得拖延两个月。

于是到了十一月初七,也就是沈惟敬与小西行长此前约定的日子,石星再次派沈惟敬出使。

这一回,小西行长依旧好忽悠。

在沈惟敬的七拐八绕下,小西行长表示还可以再宽限五十天。

沈惟敬看到自己拖延时间的目的达到了,见好就收,表示届时朝廷将会派代表来签约,同意日方提出的要求,如割让朝鲜大同江以南区域,允许日本向大明朝贡等。

公元1593年正月初七,这是沈惟敬与小西行长约定在平壤正式签署和约的日子。

正月初六,明朝的人提前一天来了。

不过,来的人并不是签署和约的使者。而是经略大臣宋应昌和提督将军李如松率领的明军主力。

抵达平壤之前,李如松在路过义州时,专门与朝鲜大臣柳成龙见了一面。

李如松之所以要专门见柳成龙,是想向其了解平壤城防的情况,以免像上次祖承训那样,被日军打伏击。

会见之初,两人聊得还挺好,柳成龙拿出地图,详细的给李如松介绍了平壤城防情况和周围的地形。李如松听得很仔细,时不时拿朱笔在地图上勾画一番。

但在拜别时,两人产生了矛盾。

柳成龙问李如松带了多少人马,李如松表示四万有余,五万不足。

见明军仅四万人,柳成龙担忧的说道:倭军近二十万,朝军已无战斗力,天军虽勇,但仅凭这四万人,恐怕无济于事。

要换在以往,碰到敢这么讲话的,李如松早就一巴掌扇过去了。但毕竟这是在朝鲜,要注意国际影响。

于是,李如松便压着怒火说道:倭军不过是用些破枪,我可是带着大炮来的。一炮能轰出五、六里远。阁下以为兵少,我却以为太多!对付倭军,四万人马已经绰绰有余了。

事实证明,李如松没有吹牛。

正月初六和初七两天,明军对平壤发动试探性进攻。

在几次小规模战斗后,李如松大体摸清了日军部署。

平壤城内有日军万余人,守军在各个城头设火枪弓箭、滚汤木石守卫。

城外的牡丹峰还有两千日军,与平壤城内的守军形成互守之势。

李如松审时度势,做出如下部署。

围三阙一,将主力分为三部,分别进攻平壤的南、西、北三个方向,留出东面给日军作为退军路线。

待日军从东面撤退时,再派出骑兵追杀。

方案确定后,李如松将攻打牡丹峰的艰巨任务交给吴惟忠率领的三千浙军。

西面的七星门,交由副总兵杨元、张世爵负责。

七星门右翼的普通门交由弟弟李如柏负责。

七星门和普通门为主攻方向,集中了明军一半以上的火炮。李如松的中军营帐也设在这个方向。

城南的含毯门和芦门,分别交给祖承训以及参将骆尚志率领的一千浙军和朝鲜军负责。

为了麻痹日军,李如松事先命祖承训、骆尚志两部也化妆成朝鲜军模样。

正月初八凌晨,攻城战正式打响。

明军首先以大炮轰城,一时间,数百门火炮齐射,炮声响震天地、山岳皆动。

一轮炮击过后,骆尚志和祖承训率部攻打含毯门。

由于日军向来瞧不起朝鲜军,因而小西行长对芦门的战斗便没有当回事。

趁此良机,乔装打扮的明军卸下伪装,露出明军的盔甲,发动猛烈攻势。

小西行长得知消息,大呼中计,急忙派兵增援,但明军已经攻上了城楼。

南面得手的同时,张世爵用大炮轰碎了七星门。李如柏也攻破了普通门。

随后,明军各部乘胜争先,与日军在平壤城内展开激烈巷战。

战斗中,李如松一马当先,冲在最前面。

日军见李如松的盔甲华丽,心想这肯定是个大官,便集中火力射向李如松。

在日军的密集火力下,李如松翻身落马,生死不明。

张世爵见主帅堕马,大吃一惊,赶紧命人冲上前营救。

所幸,李如松没有受伤,只是坐骑被打死了。

大难不死,张世爵劝李如松留在后方督战,别冲在第一线玩命。

但李如松不听,起身换了匹马,一点磕巴都没打,噌一下又窜了出去,继续向城中突进。

张世爵见状,气了个半死,主帅要是死在自己的负责区域,回去怎么跟皇帝交代?

无奈之下,张世爵只好冒着枪林弹雨,急追李如松。

当时的平壤城内,日军事先挖了很多壕沟。

李如松不知道,在突进期间一个不留神,连人带马掉沟里了。

张世爵看到李如松又摔倒了,差点吓死了,连忙上前查看,所幸李如松只是摔了一跤,没有挨枪子。

担惊受怕了两次,张世爵咬牙切齿的劝李如松回到后方指挥。

谁知李如松眼睛一瞪,脖子一梗:不退!

实事求是的说,李如松这种玩命的作战方式,是很不负责的。

你一个主帅,不在后方统筹指挥,却冲锋在前,万一阴沟里翻船了,部队怎么办?

不过在攻下平壤期间,李如松的冲锋在前却极大地鼓舞了士气。

明军见主帅如此凶猛,无不以一当十。日军抵挡不住杀红了眼的明军,只得纷纷退入城内各处堡垒死守。

见日军龟缩不出,李如松下令放火,以火攻焚烧日军堡垒。

一时之间,整个平壤城都笼罩在了烈焰之下,大量日军被烧成了黑炭。其中还包括了小西行长的弟弟小西与七郎。

与之同时,攻击牡丹峰的明军受挫,吴惟忠在战斗中胸口中弹。但他重伤不下火线,仍留在前线督战,最终指挥浙江攻克峰顶。

至此大势已定,日军兵败平壤只是时间问题。

不过,兵败和即将兵败是两码事。只要日军不投降,明军就会继续有人伤亡。

看着部下一个个倒下,李如松很心疼。

参战的明军部队,虽说名义上归属皇帝陛下。但其中大部分都是李如松的私兵。

这些兵,可都是多年经营培养出来的,用起来如臂使指,十分珍贵。

为了减少伤亡,李如松下令撤军。

随着明军退走,原本喊杀声四起的平壤城,突然变得安静起来。

得知明军撤退,小西行长起初根本不信。明军已经占尽优势,只要再多几轮攻势,必然能拿下平壤,现在撤退,不是脑子进水了么?

后来,李如松派人给小西行长带信,表示我想拿下平壤,易如反掌,现在给你个机会,主动投降,缴枪不杀。小西行长这才确认明军是真的撤退了。

入夜后,小西行长把所有将领都叫到指挥部,商议接下来该咋办。

会议期间,有人认为应该趁机撤退,有人建议固守待援。就是没人主张投降。

最后在一番激烈争论后,小西行长下令撤退,从东面撤。

正月初八晚上,数千残余日军从大同门和长庆门撤出平壤。

但日军过了大同江,还没走出多远,就忽听一声炮响,三路明军突然杀至。

三路明军分别是左路祖承训、中路葛逢夏、右路李宁。

原来李如松早就料定小西行长不会投降,也不敢固守,入夜后,他必定从东面遁走,于是便提前在此伏下三千兵马。

日军是兵疲马困,明军是以逸待劳,双方士气天差地别,这场战斗自然也没有悬念。

最终,日军被明军斩首三百五十九级后,仓皇而逃,就恨爹妈给自己少生了两条腿。

至此,历经三天鏖战,平壤之役以日军东遁、明军入城而落幕。

事后,根据明朝统计,明军总计斩获日军首级1250级,其中有倭将25名,生擒2名,并俘战马2985匹。

不过,这并不是日军的真实损失。因为有大量日军是被烧死的,还有大量日军被明军火炮轰成了碎片。

尸体都找不着了,取首级自然不可能。

按照日本资料记录,1593年三月,小西行长率第一军退回汉城时,所部仅6629人。

考虑到从撤出平壤到回到汉城期间,日军第一军再没参与过任何战事。

所以这个数字,基本上就是第一军的剩余兵力。

开战前,平壤有15000日军守备部队,加上外围的一千驻留部队,共16000人。

回到汉城以后,只剩六千多,这两个数据表明,日军第一军在平壤之战中的实际损失应该在9300多人左右。

日军死伤过半,那么明军的伤亡情况呢?

根据经略大臣宋应昌的报告,明军此役阵亡796人,受伤1492人,合计伤亡2288人。

这个伤亡数字乍眼一看,感觉非常离谱。

如此激烈的攻城战,作为攻击一方的明军居然只阵亡了七百多人?这一定是明军文过饰非的虚报。

但是如果仔细分析就会发现,明军在整场战役期间,除了吴惟忠指挥的浙军在牡丹峰与日军有肉搏战外,其余战斗,明军不是用大炮轰,就是放火烧。

在这种情况下,明军伤亡数字不大,其实很正常。

平壤之战后,李如松论功行赏,把入城的头功分给了弟弟李如柏。

这个举动,搞得浙军一片哗然。因为平壤之战期间,浙军是唯一与日军全程肉搏的部队,伤亡极大,明军的两千多死伤,大部分都是浙军将士。就连浙军的两个指挥官,吴惟忠和骆尚志也受了重伤。

损失最惨,结果却没捞到头功,李如松这一手,搞得大军刚入朝就产生了内部嫌隙。

不过,明军上下也没在头功问题上较劲。因为战争才刚刚开始,后面还有无数恶战。

0 阅读: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