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故事192:多多益善丨韩信获罪被废为侯,入宫与刘邦坐而论兵

绿茶纵横看历史 2025-01-25 12:04:38

多多益善(duō duō yì shàn),意思是越多越好、不厌其多。成语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上问曰:‘如我能将几何?’信曰:‘陛下不过能将十万。’上曰:‘子有何如?’曰:‘臣多多而益善耳。’”

汉五年(前202年)二月,击败项羽的刘邦,于汜水北岸称帝,之后连下数道诏书大封功臣,韩信、彭越、无诸尽皆得以封王,淮南王吴芮改封长沙王,赵王张耳、燕王臧荼、淮南王英布的诸侯身份也得到正式确认。

韩信虽在楚汉之争中居功至伟,但因其一直以来的表现,并未获得刘邦的充分信任,因此在项羽自刎之后,刘邦便收夺了其兵权。刘邦称帝之后,虽然按照此前承诺,将韩信封王,但却并未将其分封在经营了一年多的齐地,而是以“义帝熊心没有后代,韩信熟悉楚地风俗”为名,将其改封为了楚王。

虽说刘邦已经消灭了项羽,完成了一统大业,但天下实际上却并不安定,就在刘邦称帝建国后半年,即汉五年(前202年)十月,燕王臧荼突然起兵谋反,而就在刘邦刚刚平定臧荼的反叛后不久,楚国降将、彻侯利几也随之起兵反叛,虽说这两次叛乱很快便被平定,但却无不说明此时刘邦依旧面临着严重的统治危机。

汉六年(前202年)十月,就在利几叛乱刚刚被平定后不久,突然又有人上书告发楚王韩信意图谋反,并列举了两项罪证,一是韩信包庇重犯钟离眜,钟离眜作为项羽麾下大将,在“固陵之战”后下落不明,刘邦称帝后下诏重金悬赏,而有人曾看见钟离眜在韩信府上出没;二是韩信获封楚王后,曾前往楚国各地巡视,而且每次出入都带着大量军队,行迹十分可疑。

刘邦很清楚,以韩信的能力,一旦起兵反叛,根本不可能像臧荼和利几那样轻松平定,甚至会因此引发天下大乱。于是,刘邦采纳了陈平的建议,以巡游云梦泽为借口,召韩信前往陈县相见,而韩信为了证明自己没有谋反之心,则杀死了钟离眜后,带着其头颅前去拜见刘邦,结果被当场拿下。

事后,刘邦虽查明韩信并无谋反之心,但鉴于天下并不稳定,而两人又已经撕破脸皮,因此还是废除了他的王位,降封为了淮阴侯,并将其安置在了洛阳,后又在迁都时,将其一同迁往长安,就此看管在了身边。

韩信被贬之后,心中难免有怨气,常常称病不朝,刘邦外出召其随行,他也是经常称病不往,见到同为开国功臣的绛侯周勃、颍阴侯灌婴、舞阳侯樊哙等人也是从来不给好脸色,甚至公然放言,“我居然活到了和樊哙这种人为伍的地步。”

对于如此种种,刘邦却是从不在意,一方面他知道韩信性格孤傲,另一方面他也知道被废为侯的韩信心存怨气,因此纵使韩信常常称病不往,但刘邦仍然经常召其入宫,或者让其陪同自己外出。

一次,刘邦又将韩信召入宫中闲聊,与其谈论各个各位将军的才能,议论各人长短。刘邦见韩信对各位将领的评论多有独到见解,便又问韩信,“像我这样能够统率多少兵马?”

韩信回答说,“陛下统兵不能超过十万。”

刘邦又问,“那么你呢?”

韩信回答道,“我是越多越好。”

刘邦闻言,笑着道,“既然如此,为何还会被我抓住呢?”

韩信摇了摇头道,“陛下虽不善于统率士卒,但却善于领导将领,这就是我被陛下抓住的原因。何况陛下是上天赐予的,不是人力所能对抗的。”

汉十年(前197年)七月,赵相陈豨起兵叛乱,因其掌握赵代两国兵权,叛乱迅速波及黄河以北地区,刘邦不得不亲自率兵前往平叛,留太子刘盈监国,以皇后吕雉和丞相萧何辅政。出发前,刘邦召韩信随同前往,韩信却再次称病不往。

就在刘邦率兵平叛之际,京城却又发生变故,韩信家臣的弟弟上书吕后,告发韩信意图谋反,并说陈豨谋反正是韩信唆使。他表示,陈豨曾在韩信麾下效力,离京前往代地就任前,曾前去拜访韩信,韩信向其承诺,“一旦陈豨反叛,自己将在京城作为内应”。于是,吕后在萧何的协助下,将韩信诱入长乐宫处死。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