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范共产党员杨云是四川巴中县玉桥村人,他出生在一个贫农家里,从小过着贫困的生活。
他在七八岁的时候,就帮着父亲到外边打短工,做木匠。整天锯呀刨呀,干得两手发酸,才勉强换个半饱。
他渐渐长大起来。因为平时常在地主家里干活,看够了这些人的嘴脸。有一次,地主在算账时想尽办法要克扣他的工钱,他一气和地主吵了一场,从此就不再给地主干活。
1933年的一天,红军长征经过他的家乡,他看到红军纪律好,爱护穷人,便鼓励了很多木匠,一起参加了红军。
他在艰苦的斗争中,对革命表现出无限的忠诚;党也非常关心对他的教育和培养。就在参军那年的四月,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在抗战时期,杨云参加了苏北丰城县附近的马楼战役。日本鬼子的据点有三层寨门,碉堡在寨门里边,很不容易攻打。
杨云和他带领的那个排,勇敢地接受了突破寨门、逼近碉堡的任务。在攻打第一层寨门时,杨云的左臂负伤了,但他继续奋勇射击,攻开了第一层寨门。
当他冲向第二层寨门的时候,他的右颈也负了伤。可是他依旧不顾伤痛,带着战士们又突破了第二道寨门。
不料又是一颗子弹穿过了他的颈项。杨云接连三次负伤,行动已很困难了,可是他竭力支撑着,指挥全排战士向第三道寨门进攻
这时,据守在丰城县内的鬼子,发觉马楼据点遭到我军的围攻,就从城上发炮援助。有一颗炮弹,落在杨云的面前爆炸开来,他的右腿受了重伤,倒在地上失去了知觉。
杨云伤势很重,被送到后方医院治疗。在治疗期间,他顽强地和病痛作斗争。上级和战士们也不断地来慰问,使他增加了活下去的信心。
不久,杨云在医生和护士的悉心治疗下,终于伤愈出院了,可是他却成了二等甲级残疾军人。
1941年,日本鬼子对解放区进行残酷的“清乡”、“扫荡”,上级党派杨云去搞群众工作,发动群众坚持斗争。
他服从组织分配,抱着不怕一切困难、坚决要完成党所交给的任务的信心,离开部队,到达了泗阳县川城镇。
这时候,川城镇因为接近敌占区,情况相当复杂。杨云到了那里,了解了当地情况后,首先发动群众,加强了民兵组织。
同时,又领导群众,进行了减租、减息。杨云一面领导民兵,一次又一次地粉碎了敌人的“扫荡”;一面又领导群众,有计划地进行生产。
为了保证丰收,他又组织群众疏浚河道,兴修水利,并且还整理了川城镇的街道。
他在川城镇三年多的时间里,对参军、优抚抗属等各项运动,都搞得热火朝天,尤其是学校办得更出色。他为了推广他的工作经验,还写了一本小册子,书名叫《死里求生》。
1944年,上级调杨云到徐团子去当乡长。川城镇的群众知道了这个消息,推派了男女老少三百多个代表,到泗阳县人民政府去请求不要把他调走。
但是,杨云为了服从党的调派,决定动身。临走的那天,群众都恋恋不舍,镇上聚集了上千人,一直送到三里路以外,很多人都流着眼泪。
抗战胜利后,1947年7月8日,杨云又被调到山东莒南县一区扁山乡万家扁山村工作。这时候,国民党反动派正在重点进攻山东。
杨云在极其残酷的斗争环境中,对待群众像对待自己的亲人一样,他组织群众转移时,总是叫村长带着群众先走。
他自己和民兵队长带领民兵在后面掩护。转移中,群众缺乏粮食,他就把自己的退伍费1200斤粮票拿出来分给群众,群众都非常感动。
敌人退走后,莒南县一带又发生了旱灾。万家扁山村的群众,生产情绪不高,大家都抱着“到哪山砍哪柴”的混日子思想。
杨云对这个问题非常重视。他以支部书记身份,召集万家扁山村党支部会议,要求党员们爱护群众,领导群众解决这个严重的灾荒问题。
会上,他又提出了种油菜度荒的办法,但这地方从来没种过油菜,大家思想搞不通;会后,反动派军队又来进攻,种菜的事也就搁了下来。
第二年正月,灾荒更加严重了,杨云觉得空口说白话没用,必须自己先带头做个榜样,于是,他就领着老婆和15岁的孩子,动手在村里开辟荒地。
地上全是石块,三个人辛辛苦苦地开了15天,才开了四分多荒地,他就在开出来的荒地上种了二分地的油菜。
杨云的肺部也受过重伤,加上开荒时用力过度,在挑水浇菜时常常吐血。但他为了教育群众,领导群众度荒,仍然坚持下去。
过了两个月,油菜长得又高又大,可以吃了。杨云就叫群众拔了去吃,大家却不好意思动手。
杨云急了,就说服共产党员王桂清,叫他先拔菜,给大家做个榜样。王桂清被说服了,可是群众依旧你推我让地不肯拔,一个个都客气地走了。
杨云又动脑筋,他回到家里,把油菜切碎,又放了些豆子,煮了一大锅“渣腐”。他把煮好的渣腐,用碗盛着,一家一碗送去请大家尝,大家一尝都说好吃。
群众见油菜果真可以当度荒的口粮,便在荒地和闲地上都种上了油菜。过了一个月,油菜就接上口了,群众靠着它渡过了春荒。大家都称赞老杨想的好办法。
为了准备度夏荒,上级党又号召种方瓜,杨云一方面动员全村群众响应这一号召;一方面又带头种了二百颗方瓜。
在方瓜灌溉期内,肺部的创伤继续折磨着杨云,使他一挑水就吐血,可是他还是顽强地坚持着。
由于杨云水浇得勤和侍弄得好,这年他一共收了一百挑子大牛腿方瓜。最大的方瓜有三十多斤重。
群众也跟着他种上方瓜,都有了口粮。全村又平安地渡过了夏荒。万家扁山村的农民,都从心里感激杨云,他们编了歌谣,赞扬他的好处。
杨云在工作上、生产上从来不骄傲自满,时常虚心地向老年农民请教,学习他们的耕作经验。
由于杨云在生产上获得了这些优异成绩,就在这年被选为全县劳动模范。同时又担任了一区区政府的农业生产技术委员会的主任委员。
杨云是二等甲级荣誉军人,本来完全可以享受代耕待遇。但他认为共产党员应该自己劳动,因此除了耕、种以外,其他的一切都由自己来干。
锄地时,因为他的右腿受过伤,不能站着锄太久,他就跪下来锄。
膝盖磨破了,出了血,他就用破鞋底缚在膝盖上,继续跪着锄地。杨云就以这样忘我的劳动精神,来战胜困难,坚持生产。
1951年麦收前,杨云因过度劳累,吐血病倒了。党了解了他的情况,就经常来慰问他,帮助他解决生活上的困难。
麦收时候,他病刚好转,群众纷纷要给他代收麦子。他却推说要过几天才能收割,谢绝了群众的好意。
当天晚上,他就支撑着和老婆、孩子,连夜把地里的麦子全部收割完了。
1951年国庆节,杨云被选为华东老根据地代表,到北京参加观礼。在观礼台上,他亲眼看到了新中国巨大的武装力量,和千百万工人兄弟在生产战线上的伟大成就。
毛主席宴请观礼代表。他代表华东老根据地代表团,向毛主席敬酒。当毛主席向他亲切问候老根据地人民时,他感动得说不出话来,隔了好久,才迸出一句:“祝我们人民最高领袖毛主席好!”
观礼以后,政府又招待代表团在北京、天津、上海各大城市参观工业建设,他们到处受到工人弟兄的热烈欢迎。
杨云回来后,到各村去作传达报告。农民们听说他见到毛主席,都急切地拉着他问长问短。杨云把毛主席问候的话说了一遍,大家听了,都感激领袖对他们的关怀。
1952年,政府号召推广优良品种,杨云就向群众宣传种植“金皇后”玉米¢的好处。但群众的保守思想很浓厚,都不愿意种,在背后纷纷谈论。
为了使群众相信,他就在自己的一亩地里,先种上了“金皇后”.玉米。
这年春天,又碰上天旱,地里干得裂了缝,长出来的庄稼都快干死了。领导上就动员群众,用水浇庄稼。群众凭着过去经验,都不赞成浇水。
这个会开得没有结果。中共莒南县一区区委负责同志知道了这个情形,就鼓励杨云想办法说服群众。
杨云回到家里,反复思考着领导上的指示和群众的意见,他想来想去,终于被他想出了落雨和浇水不同的道理。
第二天,他就和老婆挑了水,到地里先用老法子从下面浇了十墩玉米。接着,他就变换方法,用瓢慢慢地从玉米的顶上浇下去,也浇了十墩。
过了一夜,他走到地里一看,只见从地上浇水的玉米,叶尖依旧向下垂着;从顶上浇水的,叶尖都向上了。杨云马上就以这一实例,向群众进行教育。
群众见他的办法好,都跟着他学,抗旱、浇地运动就这样展开了。从此,大家都称赞杨云是种庄稼的能手。
玉米快熟了,大家都到杨云的地里来看,看他的“金皇后”玉米是不是能够收一千多斤。
老农民彭来香从他的地里摘了一穗玉米,剥开来一数,足足有一千零八十个子,而且粒粒都像马牙似的。
区、乡干部把这穗玉米称了一下,再照株数、穗数一合计,证明一亩“金皇后”玉米,确实能够收到一千多斤。
消息一传开,没看到的人还有点怀疑,都赶到杨云的地头来观看,大家看到一穗穗尺把长的又粗又大的玉米,这才相信了。
收割的时候,他的一亩地“金皇后”玉米,足足收了一千五百斤。这时,大家都相信优良品种,纷纷来向杨云换种,没有几天,就全部换光了。
万家扁山村是老根据地,村里早就成立了变工组,不过当时主要的任务是支前和给军属代耕。经过杨云的不断宣传,在1952年成立了七个互助组。现在全村69户,没有一家单干户。
杨云在互助组里,不论大小问题总是先和大家商量,根据大家的意见办事。同时,他又时常向组员宣传科学的耕种方法,打破他们生产到顶的思想。
在各个互助组里面,都实行了标准计工、等价交换、找工找粮等合理计算方法。这样,群众都感受到组织起来的好处,生产劲头也大了。
原先村里的互助组,干活不分男女,他们以为这是男女平等。可是有些活,妇女干起来有困难,干不好男的就讽刺,女的就红脸。男女组员常常闹意见。
杨云便领导大家,按各人的特长来计划工作。并且还帮助万续钢互助组做出样子,把组内有劳动力的妇女合理地分了工,没有劳动力的就看小孩。
另外,他为了照顾妇女们生产,又组织了托儿组。在托儿组开始成立的时候,妇女们都有顾虑,不肯把孩子送到组里去。
杨云就去和有孩子的妇女们攀谈,了解了她们的思想,主要是不放心把自己的孩子交给别人管。
于是,他就根据这个情况,在互助组内提出了选举保姆的四个条件。
母亲们看到选出来的保姆果然很好,都放心把孩子送去。这样,不但巩固了托儿组,妇女的生产热情也提高了。
1952年冬天,万家扁山村的干部看到别的村里已经成立了农业生产合作社,也纷纷要求建社。
杨云考虑村里成立合作社的条件还不够成熟,就召集干部开会,告诉他们必须稳步前进,应该先把互助组再提高一步,打好建社的基础。
1953年春天,杨云在中共山东省莒南县一区党员代表大会上,又获得了模范共产党员的光荣称号。到会代表听了他的模范事迹,都一致表示要向他学习。
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总任务宣布后,杨云就领导农会会员进行学习,通过新旧对比和清算了三笔大账,农民们的眼睛亮了,大家都看清了自己的光明大道。
杨云又带头响应政府出售余粮的号召,把自己余存的粮食,全部卖给了国家。
春耕之前,他又领导七个互助组,制订了全年的生产计划,保证要多打粮食,支援国家工业建设。
万家扁山村的农民们,都说杨云是社会主义的带路人。现在,他们正以无比的热情,加紧生产,决心为成立农业生产合作社而努力创造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