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手套三国,投笔从戎的班超可以比肩西汉名将卫青、霍去病吗?

高旭评历史 2023-10-13 23:26:03

最近工作事情较多,无法保证日更,但咱们会增加单篇字数哈。

大名鼎鼎的班超登场了。

班超,字仲生,扶风郡人,班彪的小儿子,班固的弟弟。

王莽篡汉后天下大乱,班彪和大部分关中豪族一样,向西逃亡,来到凉州诸侯隗嚣处。

隗嚣和班彪有过一次经典的对话:

班彪:十余年间,中外搔扰,远近俱发,假号云合,咸称刘氏,不谋同辞。方今雄桀带州域者,皆无七国世业之资,而百姓讴吟,思仰汉德,已可知矣。

隗嚣:生言周、汉之势可也;至于但见愚人习识刘氏姓号之故,而谓汉家复兴,疏矣。昔秦失其鹿,刘季逐而羁之,时人复知汉乎?

班彪想劝隗嚣降汉,隗嚣却坚持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乱世,谁的拳头大,就听谁的。

见隗嚣不觉悟,班彪于是避走河西窦氏。

窦融对他十分恭敬,班彪也积极替窦融出谋划策,团结凉州的群雄共拒隗嚣。

班家由此和窦家结成了深厚的革命友谊,为班超将来出使西域埋下了伏笔。

窦融之后归顺刘秀,出了一公、两侯、三公主、四二千石,一门显贵。自祖及孙,官府邸第相望京邑,奴婢以千数,于亲戚、功臣中莫与为比。

与窦融相反,班彪选择回到老家,他要干一件大事。

修史!

司马迁著《史记》,自太初以后,阙而不录,后好事者颇或缀集时事,然多鄙俗,不足以踵继其书。

班彪雄心勃勃,他想续编史记。

班彪低估了修史的难度,司马迁一人可以写出史记,《汉书》穷极了班彪、班固、班昭,班家两代三人的努力,花了整整半个多世纪,方才完成。

贡献最大的是哥哥班固,他认为《史记》以汉朝“编于百王之末,厕于秦项之列”,班固决心推翻重写西汉,自汉高祖起、终于王莽,撰写了二百三十年的史迹,成为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

在古代,个人修史是一件候投入产出比极低的事情,能否完稿不说,还伴有巨大的政治风险。

班彪死后,大哥班固秉承父亲的遗志,继续修订《汉书》,结果被人告发,罪名就是私修国史。

眼瞅着班家遭遇面顶之灾,小儿子班超展现出了超乎常人的决断力。

他以最快的速度从关中骑马迅速赶到洛阳为兄伸冤,在刘庄面前声容并茂的介绍写史的艰辛。

一个平头老百姓能直接面见皇帝,大家猜猜背后是谁给他引荐,出力的?

刘庄被其打动,看了《汉书》的手稿后,不仅赦免了班固,还给他校书郎的正式编制。

班家因祸得福,班超也留在洛阳,开始了抄书员的工作。

为人有大志的班超常掷笔感叹:大丈夫即使没有远大的志向,也应该像傅介子、张骞一样立功于异域,怎么能一直从事这些侍奉笔砚的事?

在汉朝,除非你是皇亲国戚,又或者是元老重臣,否则要想博取封侯,还得去边疆立功!

刘庄对班超印象颇深,班超很快被提拔为兰台令史官,掌管奏章和文书。

兰台令史的职责就是典校图籍,治理文书,在皇帝和群臣之间行使“监察”和“上传”的职能,位卑而职重,是六百石的大官。

但没干不久,班超就因过失被免职。

文书工作本非班超所喜,他索性投笔从戎,报名参加了窦固的西征军。

两家本就有深厚的友谊,窦固当即起用班超做司马,让他单独指挥一支军队。在攻占伊吾的战役中,班超表现出色,斩首数百匈奴。

别觉得他大哥就是文人,永元元年,班固也随窦宪出击匈奴,为中护军,参预谋议。窦宪失势后,班固受牵连免官、被捕,死于狱中。

班家两兄弟皆是能文能武的大才,这背后还得归功于两汉这套先进的人才选拔制度。

这篇咱们曾详细阐述过:一个替官府抄书的人为何仅凭三十六人就平定了西域,背后的奥秘是啥?

整个两汉,读得起书的人也练的了武,大比例都是尚武精神极强的文武双全之士,非战功不侯的的价值观引导也使得两汉文人的血性勇悍尽显无疑。

武将不一定有文化,但有文化的大多都很能打。

窦固只知道班家兄弟修史,没想到他们打仗也那么牛,他决定给班超一个更大的任务,让他出使西域(固以为能,遣与从事郭恂惧使西域)

西域有南北两条通道,班超权衡后选了南道。

为啥不选北道呢?

交代下西域此时的形势:

刘秀拒绝出兵西域后(帝以中国初定,北边未服,皆还其侍子,厚赏赐之)莎车开始肆无忌惮的报复。

46年,莎车出兵击败鄯善国,这个名字是不是不太熟悉,咱们换个名字,楼兰是不是就很熟了?

更名的原因是西汉大将军霍光派傅介子刺杀楼兰国王,硬生生将其国名改为鄯善。

鄯善王还不死心,给刘秀上书:愿意再派王子到洛阳去做人质,请求大汉派出都护,如果仍不同意,我们将归附匈奴。

结果大家自然也知道了,毫无出兵意愿的刘秀再次婉拒,原因在这篇已经解释过:相比西汉,东汉大规模北伐、西征次数大幅下降的背后原因是啥?

为此刘秀还贡献了一个经典的成语,力不从心:今使者大兵未能得出,如诸国力不从心,东西南北自在也。

选择权在你们自己手里,随你们便吧。

缘分已尽,鄯善、车师等国开始归附匈奴。

北匈奴大喜,在东线被汉和南匈奴联合压迫下,西域居然送来大礼包。

北匈奴立刻将视线转到西域,在匈奴人的支持下,一个包括龟慈、于阗等国在内的反“莎”联盟正式成立。

与汉人斗了数百年的匈奴学习能力变得超强,他们很快就学会了刘秀的绝招,扶持一方打击另一方。

在匈奴的支持下,反“莎”联盟有了与莎车一战的实力,双方大战十几年,本就不大的体量不断内耗。

别看西域地方大,国力还真比不上大汉的一个郡。

举个例子

鄯善国,本名楼兰,王治扜泥城,去阳关千六百里,去长安六千一百里。户千五百七十,口万四千一百,胜兵二千九百十二人

要不是路途遥远,运输耗费巨大,西域其实并不难打,这是班超后来能发挥个人英雄主义的一个重要背景。

60年,莎车达到了帝国的巅峰,拿下了于阗、大宛、妫塞等三大县,西域半壁江山已经落入莎车手中,势力甚至远及帕米尔以西地区。

然而盛极而衰,61年,之前被莎车所吞并的于阗在贵族广德的带领下,拥立休莫霸为王,成功复国。

于阗地处塔里木盆地南沿,东通且末、鄯善,西通莎车、位置相当重要。

莎车国王贤御驾亲征,穷兵黩武多年的莎车竟然一战而亡,贤率残兵逃回莎车,随后被于阗包围攻打时中流箭而死,莎车随后被于阗吞并。

于阗从此走上了西域大国的争霸序列。西晋时,与鄯善、焉耆、龟兹、疏勒并为西域极具影响力的超级大国。

这篇咱们简单介绍下于阗之后的历史。

132年,敦煌太守徐由遣疏勒王臣磐发两万人击破于阗,立扜弥王兴的宗人成国为王。

175年,于阗王安国复攻扜弥,杀其王,扜弥国死者甚众。戊己校尉、西域长史各发兵辅立扜弥侍子定兴为王,从此扜弥国一蹶不振,被于阗所并。

于阗兼并了皮山、渠勒、戎卢、扜弥等城郭。遂成为“”的强国,《后汉书》记其国“”,疆域大致包括当代的和田地区。

西晋时于阗又兼并戎卢、扜弥、渠勒、皮山等国。

于阗势力达到开国以来的巅峰时刻,领户32000,人口83000,胜兵30000余人,从精绝西北至疏勒十三国皆服从。

北魏年间,吐谷浑、柔然多次攻袭于阗,国势渐衰。

640八月,唐灭高昌国,将安西都护府移至龟兹国都城(今新疆库车),同时在龟兹、焉耆﹑于阗、疏勒四城修筑城堡,建置军镇,由安西都护兼统,简称“安西四镇”。

西域最具影响力的几个大国从此被大唐牢牢控制!

670-692,大唐与吐蕃在西域爆发多轮大战,双方于阗在反复争夺,最终唐军名将王孝杰率军击破吐蕃,再次收复四镇。

直到安史之乱,安西大军调回中原平乱,吐蕃才趁机重新占据了安西四镇。

咱们自己人不斗、不乱,外族人其实没机会的!

控制西域也是吐蕃最巅峰时刻,之后其国内多次内乱,848年,张义潮在沙州发动起义,吐蕃在西域的统治遂告瓦解。

于阗也顺势摆脱了吐蕃的桎梏。

五代十国年间,后晋朝廷册封李圣天为“大宝于阗国王”之后,“大宝于阗国”遂成为10世纪中叶于阗国正式的国号。

于阗国力重回顶点,其疆域东北延伸到今若羌附近,隔车尔臣河与仲云部相望;南部抵昆仑山,与吐蕃接壤;西北近喀什。

而他的敌人也由吐蕃变为中亚的喀喇汗王朝。

喀喇汗王朝以伊斯兰教为国教,与信奉佛教的于阗国爆发了持续近40年的宗教战争。

战争初期,于阗国占据优势,他们打退了喀喇汗王朝的进攻以后,挥师西进,曾一度攻占喀什噶尔(原疏勒)。

但是喀喇汗王朝可以以圣战名义不断征集穆斯林援军,于阗只能利用西域南部的体量与之对抗。

五代十国,中原战火纷飞,谁有余力顾及西域呢?从此汉人政权失去了对西域长达数百年的影响和控制,直到明代才重新在西域设立西北七卫,恢复了对西域的管辖。

旷日持久的战争令于阗实力大损,逐渐处于劣势。卡迪尔汗时期,喀喇汗王朝最终完成了对于阗的征服。

直到乾隆年间,才被清朝重新纳入版图,朝廷再于阗旧土置和阗直隶州。

回到正文,于阗貌似要取代莎车成为新一代的西域霸主,就在这个时候,北匈奴终于出手,调发了归附它的西域军队包围于阗,于阗与莎车一战也损失惨重,在匈奴人的直接干涉下,于阗被迫臣服北匈奴。

西域多年混战的最终胜利者,居然是渔翁得利的北匈奴,尤其是北道诸国,几乎全在匈奴人的控制下,相比之下,匈奴在南道诸国的影响力稍弱一些。

班超的首站选择了南道大国鄯善。

鄯善即古时的楼兰,西域三十六国之一,西汉时改名鄯善,在今新疆罗布泊西南。

建武二十二年,鄯善王安曾上书请求归附东汉,刘秀以天下初定,百废待兴唯由,婉绝了鄯善。

匈奴击垮于阗后(北匈奴闻于阗败莎车,遣五将发焉耆、龟兹十五国兵三万余人围攻于阗,于阗王广德降,以太子为质,岁给罽絮,北匈奴派使者监督于阗国政,于阗暂降于北匈奴),畏惧匈奴兵峰的鄯善无奈投靠匈奴,但骨子里,人家是亲汉的。

时隔六十年后,大汉的使者再次出现在西域!

班超来后,鄯善王马上启用高规格接待(超到鄯善,鄯善王广奉超礼敬甚备)

但不久,班超发现鄯善王看他的眼神开始变得不那么友善(后忽更疏懈)

班超敏锐的捕捉到了这个情况,他马上召集众人开会,给出了他的判断:此必有北虏使来也。

这种察一叶而知秋的判断力是很强的!

班超随后从鄯善国接待人员诈出真相,匈奴使来数日,今安在乎?侍胡惶恐,具服其状。

虽说窦固刚打了大胜仗,但北匈奴离西域更近,况且大汉是否会长期在这里驻军,谁都不能打包票,鄯善王很有可能再次倒向匈奴!

大汉使团危在旦夕,只能拼了。

但是底下的兄弟们敢不敢呢?毕竟这里是异国他乡,汉军主力远在千里之外,班超手里只有三十六人而已。

班超没有马上试探大家,而是召集众人先喝酒,酩酊大醉,班超突然大喝到:卿曹与我俱在绝域,欲立大功,以求富贵。今虏使到裁数日,而王广礼敬即废;如令鄯善收吾属送匈奴,骸骨长为豺狼食矣。为之奈何?

酒壮人胆,三十六人齐声道:是生是死,我们都听司马的!

班超随后说出了那句千古名言: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今天晚上就把匈奴人端了!让鄯善王断了念想!

此话一出,有些人的酒就醒了,干匈奴人?班司马是不是喝大了?

有人建议这种大事应和从事郭恂先商量下。

班超一听怒不可遏:是福是祸在此一举。郭从事只是个平庸的文吏,手无缚鸡之力,他要是知道这件事,必定会害怕。如果因此泄露我们的计划,到时候我们就死无葬身之地了!”

在班超的声色俱厉下,加上形势的确危急,众人再无异议。

事不宜迟,班超决定当晚就干。

来看下班超的精妙布置,他分成三队执行围歼任务。

1、班超本人负责放火;

2、十人小队藏在匈奴营地后,见火起就鸣鼓大呼;

3、其余人手持兵弩,在门外伏击。

班超放火后,熟睡中的匈奴人突然听到响声大坐,惊慌失措下乱作一团,夺门而逃,结果不是被伏兵射杀,就是被乱刀砍死(余众百许人悉烧死)

匈奴使团全军覆没,汉使团无一人损伤!

第二天,班超才将此事报知郭恂,郭恂脸色顿时难看起来(恂大惊,既而色动),班超哪能不知道他的心思,安慰他:尽管从事没有与我们一起行动,但功劳簿上一定有你一份。

郭恂闻言脸露喜色。

郭恂有功嘛?当然没有,凭啥分他功劳呢?

这么想的确没错,问题使团就这么点人,容不得出现一丝差错。只有团结一心,众志成城,方能成功。

历史上,有太多英雄,最后都毁于小人手里,出让点甜头,顾全大局,才是万全之策。

内部矛盾解决后,班超请来鄯善王,把匈奴使者的首级给他看。

一国震怖。

鄯善王上下都惊了,知道匈奴狠,但和大汉一比,那真是小巫见大巫。

班超立威后,又好言抚慰,鄯善王当场表示愿意归附朝廷并派儿子去洛阳留学(超晓告抚慰,遂纳子为质)

首战告捷!

班超完成使命后,窦固非常高兴,向朝廷奏明班超出使的经过和成果。

刘庄还记得这个当初为兄长勇闯京城的小伙子,班家二小子果然好样的,遂任命他为军司马,再度出使西域。

临行前,窦固认为班超手下的人太少,想给他再拨一些人马。

班超却说:原来那批人就够了,人多反而增加累赘。

这句话充分展现了班超极强的自信,但咱们在往深里分析下,班超的豪言壮语背后也透露西域之行的关键点:以夷制夷。

别忘了他那么多年的史书不是白抄的,根据张骞当年的记载与文献,他非常明白西域的情况:体量有限,养不了太多人。

去的人多,无论对西域诸国还是大汉,都是一个沉重的负担。

为啥西域诸国后来积极拥护班超,指哪打哪,其原因就是受不了匈奴的压迫,如果汉朝出动大军,让他们提供粮草补给,和匈奴又有什么区别?

鄯善拿下后,班超下一站就是曾终止莎车霸权的于阗(今新疆和田)。

只是于阗的崛起之路很快就被北匈奴打断,北匈奴闻于阗败莎车,遣五将发焉耆、龟兹十五国兵三万余人围攻于阗。

注意这个数量,从某种程度来说,北道诸国都臣服在匈奴人麾下!

于阗王无力对抗,只能投降(于阗王广德降,以太子为质,岁给罽絮)

对于大汉使者,于阗王广德甚至连基本的外交礼仪都没有(超既至于,广德礼意甚疏)

于阗国的情况班超早已了然于胸,他设计诱杀亲匈首领,又痛打宰相数百皮鞭。

班超的神勇震慑了于阗王,他早就听说班超在鄯善诛杀匈奴使者的壮举,现在大汉明摆着就是来为西域各国撑腰,本就与匈奴有仇的他决定赌一把,叛匈归汉!

于阗王随即下令杀死北匈奴使者,对外宣布归附汉朝。

作为南道体量最大的国家,于阗的表态具有着极其重要的示范意义,很快,南道诸国开始相继归附大汉。

多聊几句,鄯善、于阗两个西域大国的归顺,真的是因为班超及那36名勇士战力太强悍?

开玩笑,好歹两国也是拥兵上万的大国,还围不死使团这点人?

不管是鄯善也好,还是于阗也罢,他们忌惮的是班超背后那个巨人:大汉王朝,窦固驻扎在天山脚下的军队可不是摆设!

当然,有朋友会说,东汉有这个国力远征西域嘛?西域和匈奴一旦联手,汉军劳师远征,会不会重演李广利的悲剧?

这就体现出班超战略的高明,他为啥只带三十六人,就是告诉西域诸国,大汉不会给你们带来负担。

一方面大汉这里不纳税,也不要供养汉军,另一边北匈奴强征暴敛,把他们西域诸国当成自己的钱袋子。

西域诸国早已苦不堪言,只是碍于自身实力有限,一直敢怒不敢言。现在大汉来撑腰了,领头者的作风又是那么强势,与班超合作自然是最佳的选择。

第二年,班超开始了他的西域第三国之行——疏勒(今新疆喀什市)。

疏勒地处南北两道的会合点,时至今日都是从西方进出西域的咽喉要冲,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相比于阗,疏勒更不好对付。

于阗南道称雄,北道首屈一指的大国则是龟兹。

龟兹国王也是在北匈奴支持下上台,有了匈奴撑腰,龟兹不断向西拓展势力范围,击败疏勒后,立龟兹人兜题为王。

北行之路看似艰难万分,班超仍然信心十足,他的底气是啥呢?

1、南道诸国作为后盾

2、兜题非疏勒人,疏勒国人必不为其用命

班超离疏勒首都盘橐城后,仅派部下田虑带几个人就去劝汉兜题。

这么做是不是太大意了?

班超这么做自然有其深意。

班超在西域已经名声大噪,几次斩首行动令西域各国都有所防范,他要是亲自去,兜题很有可能直接将其下狱。

他不出马就是为了降低对方的警觉性。

兜题果然中计,班超没来,他根本没把田虑放在眼里,大意了!

田虑绝对是个高手,乘兜题不备,单枪匹马劫持了他,在敌国王宫实现单手擒拿国王的壮举!

兜提手下的人都惊惧奔走(班超所料不错,一个龟兹人,谁会为他卖命!)

田虑拿下兜题后,派人飞马报告班超,班超随即开赴城中,把疏勒文武官员集中起来,针对匈奴、龟兹人的暴政,开起诉苦大会。

情绪到位后,班超当众宣布另立原疏勒王侄儿忠当新王。

疏勒正式全部改弦易辙,重回大汉怀抱。

班超接连搞定西域几大强国后,其他小国见风使舵,纷纷主动对汉朝投怀送抱,派王子到洛阳朝做人质。

西域与汉朝中断了六十多年的关系得以恢复,丝绸之路重新打通,大汉的威德再次远播西域甚至更偏远的地方。

就在班超杨威西域的同时,汉匈核心交锋区,极其壮烈的喋血孤城之战即将打响!

0 阅读:15

高旭评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