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最接近神”的五个人,诸葛亮勉强上榜,第一无人能敌

小王加新 2024-12-06 17:57:19

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文|小王加薪

编辑|小王加薪

前言

历史上有许多近乎于神仙一般的人物存在,他们有着超于常人的智慧和能力,留下了许多伟大的传说。

有这样五个人就被人们说是神仙下凡,其中有我们熟知的诸葛亮,不过他也只能排到第五位,而第一位可谓是无人能敌。

那么,第一名究竟是谁呢?这五人又有着怎样的能力?

诸葛亮:传奇卧龙的忠勇与智慧

生于琅琊的诸葛亮,与众不同,自幼颖悟过人,性格聪慧,工于书画,嗜好音律。

公元208年,诸葛亮与刘备在襄阳隆中相见,提出了著名的“隆中对”,他建议刘备联合孙权,先夺取荆州,然后向西取益州,在南中立足,积聚力量,逐步与北方的曹操相抗衡,这个谋略奠定了日后三国鼎立的基础。

公元219年,刘备吞并荆州后,与东吴关系紧张,此时曹操领大军南下,局势危急,诸葛亮再次出使东吴,成功说服孙权联手对抗曹操,此举直接导致了赤壁大捷的取得。

刘备夺取益州之后,任命诸葛亮为军师将军,主管后勤供给,诸葛亮在成都设置大量作坊,发展农业,通过营造、造纸、酿酒等手工业支援军需,同时,他还注重法制,使蜀中百姓安居乐业,为前线提供稳定的后方保障。

在夷陵之战后,诸葛亮又起草《出师表》,表达了对刘备的哀思,而其中的抑扬顿挫、铿锵有力的文辞,更使这篇文章成为千古绝唱,刘备去世后,诸葛亮成为丞相,支持年轻的刘禅稳定政局。

在辅政期间,诸葛亮采取一系列积极作为,他安抚南中叛乱,协调族群关系,劝课农桑,兴修水利,发展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改革盐铁政策,增加国家财政收入,同时外交上保持东吴联盟,巩固国家战略后方,诸葛亮的政绩获得了百姓支持。

诸葛亮也非常重视军事力量建设,他采用新的训练方法,改进军制和纪律,大力发展军事装备。

他改良了连弩、设计了八阵图,这些为后世军事发展提供了范本,诸葛亮还发明木牛流马用以运输粮草。

公元234年,诸葛亮亲率大军北伐曹魏达6次之多,虽然最终没有击败魏国,但削弱了曹魏实力。

诸葛亮以身作则、鞠躬尽瘁的精神更是千古留名,公元234年,他在五丈原驰援军营时不幸病逝。

诸葛亮忠心报国,殚精竭虑,在《出师表》中留下“死而后已”的千古名句,他用一生的智慧与忠诚,协助刘备建国,抗击曹魏,为蜀汉的繁荣稳定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

一千多年过去了,诸葛亮的事迹依然在民间流传,他的形象已成为忠诚与智慧的化身,感动和激励着无数后人。

唐代神算子袁天罡

袁天罡出生于隋朝末年,自幼对风水和相术有独特的才能和兴趣,他潜心钻研《周易》、《洛书》等古籍,参悟阴阳五行的奥秘,又跟随多位术数大师学习面相、堪舆之术。

经过长年遍访名山大川,袁天罡对天地间环境变化的感知能力已臻化境,对人的相貌和命运的判断,更是出神入化。

隋朝末年,三位年轻人杜淹、王珪和韦挺前去请教袁天罡,袁天罡仔细观察他们的面容气质后,判断杜淹日后必将以文章见长天下知,王珪十年内可达五品官职,韦挺则只能从事武职。

他还预见三人日后都会遭遇贬谪,又都将升迁官职,三位青年起初不解,后来果然历经贬迁跌宕起伏,仕途变化与袁天罡所言不差分毫。

唐太宗时,袁天罡应召入宫,为众多大臣看面相断命,他预言岑文本和马周都不长寿,张成行日后可达宰相之位。

当时有位大臣李审素比较傲慢,对袁天罡的判断很不以为然,袁天罡却笑言,李审素终身难逾五品,倒是房玄龄要想达到五品还得依靠他。

李审素闻言大怒,觉得受到羞辱,可后来李审素仅做过六品官,袁天罡去世后,唐高宗追赠袁天罡五品官以示尊崇,应验了他的预言。

晚年的武则天欲找寻风水秘境作为自己的陵寝,她命令袁天罡和李淳风两位堪舆大师各自前往寻觅。

袁天罡历时七七四十九天,终于在长安附近找到了一处风水宝地,立刻埋下标记,李淳风用了八十一天时间也找到一处,插上发簪作为记号,却发现下面已有一枚铜钱——正是袁天罡所埋!

最终此地便成为了武则天与李治合葬的乾陵,保留至今的唐陵中最完整者,通过这一比试,可见袁天罡在风水堪舆上的造诣已臻化境。

晚年袁天罡与李淳风分别为自己选定墓地,也在长安县境内仅数百米远,但百年后,李淳风的墓被盗,袁天罡的墓却完好如初。

足见他在风水上的造诣更胜一筹,袁天罡毕生致力于研究堪舆风水和面相命理,对人事变化的预见准确无比。

他确实是大唐最富盛名的风水、相术之高人,当之无愧。

而接下来这位,就是经常和袁天罡并排而列的李淳风,他又有多厉害呢?

李淳风:跨界大师的非凡人生

李淳风,一个传奇的名字,他是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发展史上最杰出的大师之一。

李淳风生于盛唐之世的陕西凤翔一个书香世家,自幼聪慧过人,得到家学渊源的熏陶,在他多才多艺的父亲李播的影响下,李淳风读书过目不忘,涉猎广泛。

他不仅学习古籍,还常观察自然天文现象,对天文学和阴阳学颇有心得,17岁时,李淳风便以神童之姿进入当时实力雄厚的秦王府工作,开始了他传奇的一生。

在秦王府期间,李淳风以其过人的能力赢得秦王李世民的赏识,李世民继位为帝后,他被提拔到唐朝最高学术机构太史局工作,与许多当时最杰出的学者为伴。

在太史局任职期间,李淳风曾预测月食的发生,并在墙上标记食甚时刻,当阳光照到标记处时,月食准时出现,充分证实了李淳风在天文预报上的才能。

在历法研究上,李淳风也有卓越建树,他曾校对新编历书时,发现了错误,提出使用“岁差”来修正,得到李世民的采纳,这标志着岁差概念在中国的确立。

在天文仪器方面,李淳风改造了当时最先进的浑天仪,使其从二重结构变为三重结构,大幅提升了观测的准确性。

除了在天文学研究上建树,李淳风在数学领域也独树一帜,他参与编撰了汇集古代十大数学专著的《算经十书》,对推动中国数学发展起到关键作用。

在阴阳学方面,李淳风编著了博大精深的占卜专著《乙巳占》,其中还提出了类似“风力等级”的概念,较西方早1000多年。

不仅仅是理工科学,李淳风在历史地理方面也颇有建树,他参与编撰的史书包括《晋书》、《五代史》等,对古籍进行整理注释的成果更是汗牛充栋。

可以说,李淳风是一个跨界大师,他在天文、数学、历史、地理、阴阳学等领域都有卓越的造诣和建树。

除了学术造诣,李淳风的才智还体现在他的面相学和占卜技艺上,他能通过面相判断一个人的福寿和命运走向,并擅长八字占卜,李淳风因此也被后人尊称为“命理先生”。

李淳风这个在多个领域达到顶峰的大师,开创了中国古代学术研究的先河,也成为后世学者学习的楷模。

想比袁天罡的能力,李淳风绝技更显真实。

神仙一样的奇人:鬼谷子

鬼谷子,原名王诩,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奇才,他仅仅隐居深山,却具有令后人匪夷所思的广博学识和智慧,鬼谷子集哲学家、军事家、外交家于一身,留下许多历史谜题。

鬼谷子一生大部分时间都在云梦山的鬼谷隐居,据传他只曾下过山一次,其余时间都在山谷里修行、钻研、思考。

他可能原本来自赵国,有个传说称他是赵国一个没落家族公主怀孕生下的,那个公主原本被许配给周国公子,但赵国反悔毁婚。

公主后来在公子坟前哭晕,醒来时身边出现一粒化作珍珠的稻谷,吃下后竟然怀孕,就生下了鬼谷子。

还有一种说法称,他的母亲是上古商朝最后一位君主的女儿,也是因一粒稻谷怀孕,无论哪种说法,都在强调鬼谷子非同寻常的出生。

尽管极少与人来往,但鬼谷子在云梦山开设学堂,传授谋略之学,培养出不少弟子,其中最有名的要数军事家孙膑、张仪、苏秦等人。

他们运用鬼谷子的谋略策略,在各国进退自如,捭阖帷幄,根据史料记载,张仪、苏秦曾与鬼谷子同席讨论学问,可见鬼谷子的弟子横跨多个时代。

后人推测“鬼谷子”不过是这一学派的代称,历代都有传人接续。

关于鬼谷子的最后命运,历史中没有任何记载,他就这样无声无息地从人世消失,有传说称,他晚年游历四方,最后得道飞升成仙,当然这只是传说而已。

鬼谷子的学问渊博广博,他将各家学说融会贯通,他通晓兵法、道家、阴阳家等,被奉为兵家兵圣、纵横家始祖、阴阳家祖师爷,他精通天文地理,见微知著,具有通天彻地的智慧,他对神学、游说技巧都驾轻就熟,无所不通。

正因为如此,鬼谷子给后人的感觉就像神仙一般,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是,他仅仅在山谷隐居,怎会对那么多领域都了如指掌呢?这确实是一个历史难题。

他所著《鬼谷子》一书也一度被视为禁书,但今人还是从中汲取智慧精华,运用于政治、军事、经商等领域。

鬼谷子至今仍然是一个谜,一个仅仅在山谷隐居,却具有惊人智慧与作为的奇人,后人对他的传说越积越多,神秘的色彩也越来越浓。

但无论如何,鬼谷子确实存在过,他留下的智慧仍然影响着今人。

神机姜子牙

姜子牙,一个足以改变中华民族历史进程的男人,他一生坎坷,却最终撑起了周朝800年的江山。

姜子牙生于郑国一个衰落的贵族家庭,他自幼聪慧,喜读兵法典籍,对天文地理尤其感兴趣,然而,家道中落的姜子牙注定没有太多读书的机会,他唯有自己潜心钻研,积累知识。

青年时期,姜子牙离开故乡,四处云游谋生,他做过屠夫,也做过小商贩,卖过酒,倒卖过牛肉。

最困难的时期,他竟然三天两头吃不上饭,然而这些艰辛没有击倒姜子牙,他仍坚持钻研兵法,希望有朝一日可以报效天下社稷。

在姜子牙70岁那一年,西伯侯姬昌外出猎游,睡梦中见一只白额吊睛的猛虎冲入帐中,双翼自肋生出,口中喷吐猛火,扑向姬昌。

姬昌惊醒,召来术士占卜,术士说:“梦中之兆,预示圣人将相助君王。”姬昌闻言大喜,带领左右来到渭水边垂钓,没想到,渭水边正有一老者在垂钓,姬昌过去寒暄,那老者竟就是70多岁的姜子牙。

于是,当姬昌在渭水边看到垂钓的姜子牙时,立即邀他入幕府,拜他为师,自此,姜子牙终于有了施展抱负的机会。

在他的谋划下,姬昌内修文德,外击暴君纣王,积蓄实力,后来在姜子牙的指点下,姬昌带兵东征,终于在牧野之战中大败纣王,建立了周朝,姜子牙也凭借这场战功被尊为太公,成为周朝实际的最高统帅。

晚年的姜子牙,将毕生的兵法心得写成了兵家典籍《六韬》,这部书奠定了他作为兵法大家的地位,开创了中国兵法理论的新篇章,后世许多军事家都以《六韬》为蓝本创作了自己的兵法著作。

姜子牙不仅在历史上留下丰功伟绩,在民间传说中,他更被神化为“太公”,能主宰百神。

据说他能为忠义之士封神,自己也被封为主神位居诸神之首,人称“姜太公”,姜子牙从平民百姓到无上神灵的传奇一生,堪称中国历史上最神话色彩的传记。

一个出生在封建王朝的普通人,如何穿越种种阻碍,终成就一番伟业?姜子牙的一生就是给我们最好的注解。

他靠坚韧不拔的毅力和足以改变历史的卓越才能,在70高龄才迎来人生巅峰,实在令人敬佩。

1 阅读:176

小王加新

简介: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