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康熙年间,在山西平遥的一个小村子里,有个叫秀姑的姑娘。她模样清秀,心地善良,父母皆是老实巴交的庄稼人,一家人虽说日子过得不算富裕,倒也和和美美。
秀姑到了婚嫁的年纪,村里有媒婆上门说亲,给她介绍了邻村一个叫李生的小伙子。李生长相端正,为人勤快,秀姑和家人见了都觉得挺满意,两家便定下了亲事。
可谁能想到,就在成亲的前几天,李生突然得了重病,没来得及医治,就这么匆匆离世了。秀姑听闻这个消息,悲痛万分,整日以泪洗面。
秀姑的父母看着女儿这般伤心,心里也不是滋味,便劝她:“闺女啊,李生这孩子命苦,咱也没办法。你还年轻,往后日子长着呢,再找个好人家吧。”
但秀姑却铁了心,说道:“爹娘,我和李生情投意合,虽说他走了,可我心里只有他。我想给他办个冥婚,也算圆了我们的缘分。”父母拗不过她,只好答应。
在当时,冥婚虽说不是什么稀罕事,可总归让人心里有些发怵。但秀姑顾不了那么多,她开始筹备冥婚的事宜。她拿出自己平日里积攒的银子,又向亲戚借了些,买了些成亲要用的物件。
到了冥婚那天,秀姑身着一身红色的嫁衣,头上戴着凤冠,脸上却满是哀伤。迎亲的队伍抬着一口小棺材,里面装着李生的牌位,朝着秀姑家走去。
一路上,村民们都在窃窃私语,有人说秀姑太傻,大好的姑娘,干嘛要和死人成亲;也有人说她重情重义,难得有这样的女子。秀姑听着这些议论,却不为所动,只是默默地跟在迎亲队伍后面。
到了李生家,秀姑按照成亲的流程,和李生的牌位拜了天地。之后,她便住进了李生家,和公婆一起生活。公婆见秀姑如此善良,心里也十分感激,对她就像亲生女儿一样。
日子一天天过去,秀姑把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条,对公婆也孝顺有加。可奇怪的是,自从秀姑嫁过来后,家里经常会发生一些怪事。
夜里,秀姑时常能听到房间里传来隐隐约约的脚步声,像是有人在走动。有一次,她半夜醒来,竟看到床边站着一个模糊的身影,吓得她差点叫出声。可当她定睛一看,那身影却又消失了。
秀姑心里害怕,可又不敢跟公婆说,怕他们担心。她只能自己偷偷地在房间里点上一些香,祈求平安。
有一天,村里来了个云游的道士。这道士路过秀姑家时,突然停下了脚步,脸上露出惊讶的神色。他走到秀姑家门口,对秀姑说:“姑娘,你家中怕是有古怪啊。”
秀姑听了,心里一惊,便把家里发生的怪事跟道士说了。道士听后,皱了皱眉头,说道:“看来这其中必有缘由。你且带我去你丈夫的坟前看看。”
秀姑带着道士来到了李生的坟前。道士围着坟转了几圈,然后从怀里掏出一个罗盘,仔细地观察着。只见罗盘上的指针不停地转动,道士的脸色也越来越凝重。
过了一会儿,道士对秀姑说:“姑娘,你丈夫的魂魄并未安息。这坟地似乎被人动了手脚,他的魂魄被困在了这里,无法往生。”
秀姑听了,焦急地问道:“道长,这可如何是好?您一定要救救我丈夫啊。”道士说:“要想救他,必须找到破坏坟地的人,解开这封印。”
于是,秀姑和道士开始四处打听。他们询问了村里的每一个人,可大家都说不知道。就在他们感到绝望的时候,秀姑突然想起,在李生病重的时候,村里有个叫王二的无赖,曾来过家里几次,神色鬼鬼祟祟的。
秀姑把这个情况告诉了道士,道士说:“看来这王二嫌疑最大,我们去找他问问。”两人找到了王二,王二一开始还不承认,可在道士的逼问下,他终于说出了实情。
原来,王二平日里就游手好闲,好吃懒做。他听说李生家有些积蓄,便想趁着李生病重,来偷点东西。可他还没来得及动手,李生就去世了。
后来,他听说秀姑要和李生办冥婚,便心生一计。他想在李生的坟地里埋个东西,诅咒秀姑一家,好让他们家不得安宁,到时候自己就可以趁机捞点好处。
道士听了,怒不可遏,说道:“你这恶徒,竟做出如此伤天害理之事。还不快随我去解开封印。”王二吓得连连点头。
他们来到李生的坟前,道士让王二把埋在坟地里的东西挖了出来。那是一个用黑布包裹着的小人,上面还插着几根针,看着十分诡异。

道士拿起小人,口中念念有词,然后将小人烧毁。只见一道黑烟升起,李生的坟前突然刮起一阵风,随后便恢复了平静。
从那以后,秀姑家里再也没有发生过怪事。而李生的魂魄也终于得到了安息,顺利往生。秀姑十分感激道士,她和公婆一起,为道士准备了丰厚的谢礼。
这件事在村里传开后,大家都对秀姑的重情重义赞不绝口,同时也对王二的恶行感到不齿。王二经过这件事,也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从此改过自新,不再做坏事。
日子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秀姑依然孝顺公婆,操持着家里的大小事务。虽然她的丈夫已经离世,但她心中那份对爱情的执着和坚守,却一直被村里的人传颂着。
随着时间的推移,秀姑也渐渐变老了。公婆相继离世后,她依然独自守着这个家。村里的年轻人时常会来听她讲述当年和李生的故事,以及那段冥婚的经历。
有一年,村里遭遇了一场大旱灾,庄稼颗粒无收,百姓们生活困苦。秀姑看着大家受苦,心里十分不忍。她把自己多年来积攒的一些财物都拿了出来,分给了村里的乡亲们。
乡亲们对秀姑感激涕零,纷纷说她是村里的大善人。秀姑却说:“大家都是一个村的,互相帮助是应该的。我现在老了,也用不上这些东西,能帮到大家我就开心。”
在秀姑的带领下,村里的人齐心协力,一起想办法度过了这场旱灾。大家对秀姑更加敬重了,她的故事也在村里一代又一代地流传下去,成为了村里的一段佳话,激励着后人要重情重义,互帮互助。
又过了几年,秀姑在一个宁静的夜晚,安详地离开了人世。村民们为她举办了一场隆重的葬礼,将她和李生合葬在了一起。大家都说,这对苦命的鸳鸯,终于在另一个世界团聚了。而秀姑的故事,也永远地留在了这个小村子里,成为了人们心中一段永恒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