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连斯基让我想到一首诗,《致橡树》。

我如果爱你——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想到《致橡树》,是因为泽连斯基很像“攀援的凌霄花”,借助美国、北约的高枝,炫耀自己。
从某个角度上说,泽连斯基和巴沙尔.阿萨德差不多,都是攀援的凌霄花。区别就是,泽连斯基运气好,攀援的是棵现在很结实的高大橡树;巴沙尔是个倒霉孩子,爬上的是棵摇摇摆摆风中凌乱的朽木。
夜夜想起妈妈的话,跟着凤凰走是俊鸟,跟鸭子走窜一身粑粑。
泽连斯基还让我想到了儿皇帝石敬塘。
石敬瑭是后唐的驸马、重臣、军阀。为了自己的野心,为了能成为地方领导人,石敬塘起兵造反。但没有能力也没有实力啊,咋办呢?石敬瑭的做法当儿皇帝。
拜小他十岁的辽太宗耶律德光为老爹,割让燕、云十六州给辽国,并每年贡奉锦帛30万匹。燕、云十六州指的是今河北、山西的大片土地。当时包括幽州(今北京)、蓟州(今河北蓟县)、瀛州(今河北河间)、莫州(今河北任丘)、涿州(今河北涿州)、檀州(今北京密云)、顺州(今北京顺义)、新州(今河北涿鹿)、妫州(今河北怀来)、儒州(今北京延庆)、武州(今河北宣化)、云州(今山西大同)、应州(今山西应县)、寰州(今山西朔州东北)、朔州(今山西朔州)、蔚州(今河北蔚县西南)。燕云十六州是中原地区天然的地理屏障,连绵的山脉分布在长城南侧,深入到河北平原的腹地。把燕云十六州划给契丹,不仅使得今河北蓟县迤逦直到今山西朔州的千余里长城防线都成为辽国境内的摆设,而且长城南侧可以在军事上布防的隘塞险要也失去了作用。辽国控制了长城,占领燕、云十六州,就像把住了中原王朝的北大门一样,随时可以长驱直入,直捣中原腹地。不仅华北平原,而且整个中原都完全敞露在北方铁骑的攻击之下,彻底处在屏障尽撤、无险可守的境地。石敬塘割弃燕云,自坏长城,直接导致了日后宋朝在宋辽对峙中始终处于劣势地位,更是铸成百多年后女真金国能轻而易举地南下灭亡北宋,从而再度形成宋金之间南北朝的局面。通过卖国,石敬塘得以灭亡后唐。为了控制中原,辽国扶立石敬塘为傀儡,定都开封,国号大晋,史称后晋,石敬塘便是晋高祖。这一年,“儿皇帝”45岁,“父皇帝”34岁,子大父小,演出了中国历史上的一出闹剧。泽连斯基没有卖国?乌克兰的防务、经济、外交全由美国控制,甚至是不是停战谈判,都得听美国的,最多算个半殖民地。
如果说泽连斯基是圣人,那么石敬瑭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