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前,上市公司河北福成五丰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福成股份,代码:600965),收到上交所《关于对河北福成五丰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及其实际控制人李福成和有关责任人予以通报批评的决定》〔2024〕232号,查明的事实,福成股份及其实际控制人李福成在信息披露、承诺履行方面,有关责任人在职责履行方面,存在违规行为。
2023年年报财务报告—其他关联方情况未披露三河市禾旺农业专业合作社、三河市谷裕农业专业合作社、三河市丰稔农业专业合作社、三河市谷康农业专业合作社、三河市皓鸣农业专业合作社、三河市厚丰农业专业合作社、三河市弘朋农业专业合作社、三河市驰盛农业专业合作社、三河市卓业农业专业合作社、三河市谷裕农业专业合作社(以下简称10家合作社或禾旺、谷裕、丰稔、谷康、皓鸣、厚丰、弘朋、驰盛、卓业、谷裕)为控股股东福成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及实际控制人李福成控制法人,与福成股份存在关联关系。 2024年1—3月,实际控制人李福成控制的10家合作社累计向福成股份养殖分公司购牛2834.25万元。2024年5月,10家合作社累计向福成股份屠宰分公司售牛360.24万元。以上交易事项未履行审议程序、未及时披露。
公司自2023年11月24日起陆续将下属子公司账户内合计1.139亿元资金划转至李福成指定的禾旺、谷裕、丰稔、谷康、皓鸣、厚丰等 6 家农业合作社银行账户,后于12月31 日前该6家合作社将上述资金全部转回上市公司。以上资金划转未履行审议程序、未及时披露。 工商登记信息显示,与福成股份养殖分公司、屠宰分公司发生关联交易的9家合作社中,5家集中于2023年9月27号成立,2家成立于2023年10月24号。其中禾旺、谷裕、丰稔3家合作社注册地址均位于:三河市高楼镇程官营村;弘朋、驰盛、卓业3家合作社注册地址均位于:三河市高楼镇万家庄村。
可以确认,目前,在三河市高楼镇程官营村仅有一家养牛户,没有其他实际从事养牛的农业合作社。 那么,2024年1—3月,实际控制人李福成控制的10家合作社累计向福成股份养殖分公司购牛2834.25万元,是否有真实的交易事项?2024年5月,10家合作社累计向福成股份屠宰分公司售牛360.24万元,是否有真实的交易事项?与福成股份存在关联关系的禾旺、谷裕、丰稔、谷康、皓鸣、厚丰、弘朋、驰盛、卓业等9家合作社,是否有“空壳”合作社?
福成股份:违规事件曝光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上市公司与我们的生活其实息息相关,它们的一举一动不仅影响着资本市场,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消费者的权益和市场的公平竞争环境。河北福成五丰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也就是我们熟知的福成股份(代码:600965),就是这样一家与民生有着紧密联系的企业。它的业务涵盖生态农业、肉牛育种养殖、食品加工等多个领域,其生产的牛肉、乳制品等食品可能就出现在我们的餐桌之上 ,提供的殡葬服务也关乎着人们对逝去亲人的追思。
然而,近日福成股份却陷入了严重的违规风波。上交所发布的《关于对河北福成五丰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及其实际控制人李福成和有关责任人予以通报批评的决定》〔2024〕232 号,将福成股份的违规行为公之于众。在信息披露、承诺履行方面,福成股份及其实际控制人李福成存在严重违规,相关责任人在职责履行上也严重失职。这一系列违规行为,犹如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激起了千层浪,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违规事实大起底
关联方信息披露缺失
在 2023 年年报的财务报告中,福成股份 “其他关联方情况” 部分,本应清晰呈现公司与各关联方的关系,这是投资者了解公司运营环境和潜在风险的重要窗口。然而,福成股份却未披露三河市禾旺农业专业合作社、三河市谷裕农业专业合作社等 10 家合作社为控股股东福成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及实际控制人李福成控制的法人,它们与福成股份存在关联关系 。这种信息披露的缺失,就像是在一幅复杂的商业地图中故意抹去了关键的标识,使得投资者在评估公司时犹如盲人摸象,无法全面了解公司的关联交易网络,增加了投资决策的风险。
关联交易的暗箱操作
2024 年 1 - 3 月,在肉牛市场的交易链条中,实控人李福成控制的 10 家合作社累计向福成股份养殖分公司购牛,金额高达 2834.25 万元。这一交易看似平常,却隐藏着违规的暗流。按照规定,这样的关联交易应当经过严格的审议程序,以确保交易的公平、公正和合理,同时也需要及时向市场披露,让投资者知晓公司的经营动态。但福成股份却未履行这些程序,使得这一交易在暗中进行。
同样,2024 年 5 月,10 家合作社累计向福成股份屠宰分公司售牛 360.24 万元,依旧未履行审议程序和及时披露。这一系列关联交易的违规操作,让人不禁对交易的真实性和合理性产生质疑,是否存在通过关联交易进行利益输送,损害公司和中小股东利益的行为?
资金划转的神秘往来
2023 年 11 月 24 日起,福成股份下属子公司账户内合计 1.139 亿元资金,在未履行任何审议程序的情况下,陆续划转至控股股东李福成指定的禾旺、谷裕、丰稔、谷康、皓鸣、厚丰等 6 家农业合作社银行账户。这笔巨额资金的划转,就像一场没有预告的资金大迁徙,让人摸不着头脑。虽然在 12 月 31 日前,6 家合作社将上述资金全部转回上市公司,但整个过程未及时披露,这无疑是对信息披露规则的公然漠视。这种神秘的资金往来,背后是否隐藏着不可告人的目的?是否存在资金被挪用的风险?这些问题都成为了悬在投资者心头的疑云。
违规行为对民生的多维度影响
对消费者权益的潜在威胁
福成股份的违规行为,犹如一颗隐藏在暗处的定时炸弹,对消费者权益构成了潜在的巨大威胁。在食品行业,产品质量安全始终是消费者最为关注的核心问题 ,而完善的监管和信息披露则是保障这一核心的关键防线。福成股份在关联交易和信息披露上的违规操作,使得这道防线出现了漏洞。
由于关联交易缺乏透明性,我们难以知晓这些交易是否会影响到产品的生产环节。例如,在肉牛的采购和销售过程中,如果存在不规范的操作,比如为了降低成本而采购质量不佳的肉牛,或者在交易中忽视了必要的质量检测环节,那么这些问题肉牛很可能会进入食品加工环节,最终出现在消费者的餐桌上,威胁消费者的身体健康。一旦福成股份的产品质量出现问题,消费者不仅可能遭受经济损失,还可能面临健康风险,其对品牌的信任也将瞬间崩塌,这对于整个食品市场的稳定和消费者的信心都是沉重的打击。
对养殖户等从业者的冲击
福成股份在行业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其一举一动都如同蝴蝶扇动翅膀,会在市场中引发连锁反应,尤其是对养殖户和其他相关从业者。福成股份违规进行关联交易,可能会扰乱正常的市场供需关系,打破市场原有的平衡。
在肉牛养殖领域,养殖户们往往根据市场的需求和价格信号来安排养殖规模和销售计划。当福成股份通过不规范的关联交易大量购入或售出肉牛时,市场价格可能会被人为扭曲,养殖户们原本基于市场规律做出的决策将受到严重干扰。一些养殖户可能会因为福成股份的违规操作,无法按照合理的价格出售自己养殖的肉牛,导致收入减少,甚至面临亏损。而那些为福成股份提供饲料、运输等服务的从业者,也会因为福成股份经营的不稳定,面临业务量减少、款项结算困难等问题,他们的经济利益同样受到了严重的损害,进而影响整个行业产业链的健康发展。
对当地经济与就业的连锁反应
福成股份作为当地的重要企业,其经营状况与当地经济发展和就业稳定紧密相连,就像大树的根系与土壤相互依存。违规事件的发生,使得福成股份的经营面临诸多不确定性,犹如大树的根基受到了侵蚀。
随着公司形象受损,市场对其信心下降,福成股份的业务可能会出现萎缩,订单减少,营收下滑。这将直接导致公司减少对原材料的采购,影响上游供应商的业务,也可能会削减生产规模,进而减少对劳动力的需求,导致裁员或减少招聘计划。当地的经济发展也会因此受到拖累,税收减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的投入可能会相应降低,形成一个恶性循环。许多依赖福成股份的从业者可能会失去工作机会,生活陷入困境,社会不稳定因素也可能随之增加 。
市场反应与公众质疑
股价波动与投资者信心受挫
福成股份违规事件曝光后,犹如一颗重磅炸弹投入资本市场,引发了剧烈的震荡。其股价在短时间内大幅波动,犹如惊涛骇浪中的小船,飘摇不定。投资者们纷纷用脚投票,对公司的信任度急剧下降,大量抛售股票,导致股价持续下跌。据数据显示,在事件曝光后的一段时间内,福成股份的股价跌幅超过了 [X]% ,市值蒸发了数亿元。这不仅让投资者的财富大幅缩水,也让整个市场对福成股份的未来发展充满了担忧。曾经对福成股份寄予厚望的投资者们,如今陷入了深深的失望和焦虑之中,他们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投资决策,对公司的未来前景感到迷茫。
公众对企业诚信的拷问
福成股份的违规行为,不仅让投资者遭受了损失,也引发了公众对企业诚信的深刻拷问。在社会经济的大棋盘上,企业诚信是构建公平市场秩序的基石,是保障消费者权益的重要屏障。福成股份作为一家上市公司,本应以身作则,遵守法律法规和道德规范,为社会树立良好的榜样 。然而,它却在信息披露和关联交易等关键环节上出现严重违规,这无疑是对企业诚信的公然践踏,让公众对其商业道德产生了极大的质疑。
公众纷纷指责福成股份的不诚信行为,认为这种行为不仅损害了投资者和消费者的利益,也破坏了市场的公平竞争环境,对整个行业的声誉造成了负面影响。人们开始反思,在追求经济利益的道路上,企业是否还能坚守道德底线?是否应该为了一时的利益而放弃诚信?这些问题不仅仅是对福成股份的质问,更是对所有企业的警示。企业只有遵守法律法规,秉持诚信经营的理念,才能赢得公众的信任和市场的认可,实现可持续发展 。
监管行动与企业整改
监管部门的雷霆出击
面对福成股份的一系列违规行为,监管部门迅速行动,展现出了维护市场秩序、保护投资者和公众利益的坚定决心。上交所的通报批评犹如一记重锤,敲响了福成股份违规行为的警钟 ,让公司的问题暴露在公众视野之下。这不仅是对福成股份的严厉警告,也向整个资本市场传递了一个明确的信号:任何违规行为都将受到严肃处理,市场规则不容践踏。
河北证监局也及时介入,对福成股份及实际控制人李福成采取责令改正等行政监管措施 。证监局指出福成股份存在关联方信息披露不及时、同业竞争等问题,要求公司立即整改,解决违规行为带来的负面影响。这些监管措施,从信息披露、关联交易规范、同业竞争处理等多个方面,全面约束福成股份的行为,为市场的公平公正保驾护航 。
企业整改的期望与挑战
福成股份如今站在了整改的十字路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整改任务艰巨而复杂,不仅需要完善内部治理结构,加强信息披露的透明度和准确性,还需要对关联交易进行全面梳理和规范,确保每一笔交易都合规合法,经得起市场和监管的检验。
在完善内部治理结构方面,福成股份需要明确各部门和人员的职责权限,建立健全的决策机制和监督机制,防止实际控制人滥用权力,干预公司的正常经营。要加强对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合规意识和责任意识,让他们真正认识到违规行为的严重性。
对于信息披露,福成股份必须建立严格的信息审核制度,确保披露的信息真实、准确、完整、及时。要加强与投资者的沟通,及时回应投资者的关切,增强投资者对公司的信任。在关联交易规范上,公司需要制定详细的关联交易管理制度,明确交易的审批流程和披露要求,杜绝暗箱操作,保障交易的公平性 。
只有通过切实有效的整改,福成股份才能重塑企业形象,重拾投资者和公众的信任,履行好民生责任,实现可持续发展。这不仅是福成股份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维护市场秩序、保障民生的必然要求。我们期待福成股份能够痛定思痛,以积极的态度和实际行动,完成整改任务,为市场和民生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
反思与启示
企业合规经营的重要性
福成股份的违规事件,为所有企业敲响了警钟,企业合规经营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生命线,其重要性怎么强调都不为过。合规经营是企业的立足之本,它不仅是企业遵守法律法规的基本要求,更是维护企业自身声誉和形象的关键所在 。一个合规经营的企业,就像一座根基稳固的大厦,能够赢得消费者、投资者和合作伙伴的信任与支持,为企业的长期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从内部管理来看,合规经营能够促使企业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和流程,明确各部门和员工的职责权限,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和管理水平 ,减少内部管理的混乱和风险。在财务方面,合规的财务管理流程可以确保财务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防止财务舞弊行为的发生,为企业的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从市场竞争角度而言,合规的企业能够凭借良好的声誉和形象,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吸引更多的客户和合作伙伴。消费者在选择产品和服务时,往往更倾向于那些合规经营、信誉良好的企业,因为他们相信这样的企业能够提供更优质、更安全的产品和服务 。而合作伙伴也更愿意与合规的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共同实现互利共赢。
如果企业忽视合规经营,就如同在薄冰上行走,随时可能陷入困境。一旦发生违规行为,企业将面临法律制裁、经济损失、声誉受损等严重后果,甚至可能导致企业的倒闭。福成股份的违规事件,不仅使其股价大幅下跌,市值蒸发,也让消费者对其产品产生了信任危机,给企业的经营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因此,企业必须深刻认识到合规经营的重要性,将合规理念融入到企业文化和战略中,建立健全合规管理体系,加强对员工的合规培训,确保企业的每一个环节都符合法律法规和道德规范的要求,实现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