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军近日在库尔斯克地区完成了一场教科书式的围歼战,不仅摧毁了乌克兰最后的战略机动部队,更将30名北约现役军官困于战场。这场持续7个月的拉锯战,以俄军夺取乌军地下指挥部为转折点,揭开了西方深度介入俄乌冲突的冰山一角。
3月14日,俄军通过电子侦察锁定乌军地下指挥部坐标,随后发动34次空袭与200余次重炮覆盖。据俄国防部通报,被摧毁的指挥中心内发现美国陆军第7特种作战群、英国皇家海军陆战队突击旅及法国外籍军团等北约现役军官,其任务包括协调北约卫星侦察数据、制定突袭俄本土的作战计划。
俄军总参谋部证实,这些军官直接参与指挥了2023年乌军对别尔哥罗德的跨境袭击。一周内,俄空天军配合地面部队夺取苏贾等31个定居点,摧毁乌军7辆坦克、19辆步兵战车及24辆装甲车。卫星图像显示,俄军在库尔斯克西南部建立的三层包围圈已完全封锁乌军退路,仅剩的巴索夫卡-戈戈列夫卡通道被俄军火箭炮集群严密控制。
面对北约军官被俘危机,美国前总统特朗普罕见发声,呼吁俄方“展现人道主义精神”。然而俄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直言:“北约教官指挥乌克兰士兵屠杀顿巴斯平民时,可没考虑过人道主义。”分析认为,特朗普此举意在为大选造势,既向国内展示“斡旋能力”,又将舆论压力转嫁给拜登政府。
法国总统马克龙3月15日宣布联合英国向乌克兰派遣“维和部队”,但26个支持国中仅波兰、捷克承诺派出现役军人。德国《明镜》周刊披露,北约内部评估认为库尔斯克包围圈内乌军弹药仅够维持72小时,此时介入无异于“让士兵送死”。
尽管乌军总参谋部坚称“仍在机动作战”,但战场态势图揭示残酷现实:俄军已控制库尔斯克80%区域,乌军第47机械化旅、第71猎兵旅等主力部队伤亡率超60%。更致命的是,俄军切断了乌军通往苏梅州的M03公路补给线,导致前线缺粮少弹。
美国国会搁置的600亿美元军援法案中,包含乌军急需的M982神剑制导炮弹,而德国承诺的18辆豹2A7坦克至今未到位。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3月16日秘密访问伦敦,试图说服英国首相斯塔默加速交付“风暴阴影”导弹,但英方以“库存不足”婉拒。
随着库尔斯克战役接近尾声,俄军西部集团军群开始向苏梅州推进。该地区乌军仅有第117国土防卫旅驻防,防御工事多为临时战壕。军事专家指出,若俄军突破苏梅,将直接威胁哈尔科夫至基辅的铁路动脉,乌军整个东部防线可能系统性崩溃。
俄军缴获的北约作战手册、加密通信设备及军官审讯记录,将成为指控西方参战的铁证。正如俄总统普京在国家安全会议上所言:“某些国家总说没有派兵参战,但我们的俘虏名单会让他们的谎言无所遁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