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在延安那会儿,毛主席正在院子里忙着鼓捣炉子烧水呢。突然间,一个年轻貌美、性格直爽的女红军干部悄悄走到他背后,啪的一下拍在他的肩膀上,扯着嗓子就喊:“嘿,老毛!”
毛主席一见来人,惊讶得不行,立马拉着她开始聊起了家常。就那一声亲切的“老毛”,足以让人瞧出,这位女同志和毛主席关系铁得很,绝非寻常。
毛主席平时性情温和,很少动怒,但唯独跟她有过两次激烈的争吵,毛主席还开玩笑地管她叫“女皇”!
被毛主席直呼“女皇”的人,正是江青。
【革命友情】
能直接叫毛主席“老毛”的人,是位名叫曾志的女中豪杰。她15岁那年就投身革命,多次参与党发动的起义。后来,她还跟随毛主席上了井冈山,一起在那里闹革命。在那时候,像她这样的女干部,可是屈指可数。
曾志和毛主席头一回碰面,还多亏了曾志的老公蔡协民呢。那时候,曾志和蔡协民正往井冈山赶,路上找了个地儿歇脚,两人就坐在凳子上休息。巧的是,毛主席这时候走过来了。
他扯着嗓子吼了起来:
“嘿,蔡协民,老蔡在不在里面啊?”
话音未落,人已经窜进了屋,一瞅见蔡协民旁边的曾志,立马咧嘴笑道:
嘿!老蔡,你这运气可真不错!家里藏了个美人儿呢!
曾志没见过他,于是就转头问蔡协民,蔡协民连忙给介绍道:
“这就是我经常跟你提起的毛主席,毛润之!”
去井冈山的途中,蔡协民老跟曾志提起毛主席的那些事儿。这回,曾志总算是亲眼见到了毛主席,可她没咋插话,就默默地在一旁听他们俩聊着。
后来,毛主席和曾志渐渐熟了起来,有时候毛主席正吃饭呢,曾志就直接走进来,瞅瞅他们吃的是啥。
以前啊,红军战士们有时候能吃上“红军饭”,有时候却连饭都没得吃。这就让有些人心里嘀咕,毛主席吃的会不会跟大家不一样呢?为了弄清楚这事儿,曾志决定亲自跑一趟毛主席家,瞧瞧他们到底吃啥。她悄悄地去了两次,结果发现毛主席吃的跟大家一模一样。这下,大伙儿才恍然大悟,原来毛主席从来都没搞过啥特殊,一直都是跟红军战士们一起吃苦受累,同甘共苦。
后来,在井冈山那会儿,曾志参与了赫赫有名的黄洋界保卫战。她率先站出来,传播解放的新观念,带动大伙儿一起,让更多人加入了共产党的队伍。
说实话,那时候曾志才不过19岁大。她15岁那年,自个儿就悄悄加入了共产党,压根儿没跟家里商量。她本来叫曾昭学,后来改名字,说是要争口气,有志气。
刚入党那会儿,为了方便行动,她狠心把自己一头乌黑漂亮的长发剪得跟男生一样短。她不仅穿上军装,还扛起了大炮,并且迈开大步,跟男兵们一块儿出操、行军。就这样,她成了所里独一无二的女生,也是革命早期那会儿少有的女同志。
这些年,她经历了风风雨雨,真的不容易。为了革命事业,她先后失去了两位丈夫,但她的信念却从未动摇。她曾坚定地告诉毛主席:“为了革命,我啥都愿意豁出去。”后来,她也真的做到了这一点。
【出现争吵】
1929年的时候,毛主席打算回部队,可贺子珍那会儿怀了孕,行动起来不太方便。所以,毛主席就去找了曾志,想让她多留心照顾一下贺子珍。
可曾志误以为她今后的任务就是照料贺子珍,当下她就急了,说:
“我每天忙得团团转,这么多事情要做,哪里还有空去照顾她生孩子啊!你就不能找别人帮忙吗?”
毛主席一听,立马就火了,他说:
就是说,得靠你来关照一下了。
两个人就开始吵了起来,谁也不肯服软,一直到曾志开口说:
“我是个党的干部,每天忙得团团转,哪有时间整天陪着她休息照顾她啊!”
毛主席这才恍然大悟,原来她领会错了意思,连忙解释道:
就是说,你得找时间陪陪她,不用整天围着贺子珍转。多给她一些关心和注意就行了。
曾志这才恍然大悟,原来自己误会了毛主席的意思,她有点不好意思地说:
我和子珍铁得很,你不说我也会帮她一把的。刚才是我会错你的意了,真不好意思哈。
毛主席轻描淡写地说:
懂了就好,那这事儿就多靠你了,拜托啦!
其实,这并非他们首次产生分歧。有一次,毛主席甚至直接戏称她为“女皇”。
打完一场仗后,大家得赶紧奔下个地方去。路上,大家停下来歇歇脚。队伍里女同志不少,有的身子弱,还有的怀着娃,所以走得慢了些。这时,有个男同志说,不如让部分女同志先去地下党组织那边,这样既有人照顾她们,队伍也能快点赶路。
这话一说,曾志立马就不乐意了,她直接反驳道:
你们这不就是瞧不起女性嘛,还故意把她们留下,这不是往火坑里推吗?现在那些反动家伙这么嚣张,地下党力量又这么弱,哪保护得了她们啊!
曾志越聊得越来越带劲,毛主席见状,实在忍不住了,直接插话道:
“曾志,你可真是个女中豪杰!难道就只有你才会心疼女同志们吗?”
其实毛主席心里也觉得那个办法不妥,但曾志说的话实在太过头了,他才忍不住打断。后来,大家又继续赶路了,谁也没被落下。
曾志的革命旅程真是一波三折,她为这事儿付出了太多太多。她走的这条路,真的不容易,牺牲了好多呢。
【为革命“牺牲”】
曾志一生有过三段婚姻,前两段婚姻里的丈夫都在革命斗争里不幸离世了。她的头一任丈夫叫夏明震,1927年那会儿就走了。第二任丈夫蔡协民,也在1934年牺牲了。到了第三段婚姻,她遇到了陶铸,两人一直相伴到老。
曾志真的挺不容易,她甚至“舍弃”了自己的亲生孩子。1928年11月,在井冈山上,曾志迎来了她的第一个宝贝,但因为当时战争形势严峻,她不得不狠下心,把还没满月的小家伙送给了别人抚养。
1931年7月那会儿,革命正缺钱呢,她没办法,又把刚生下来的孩子“给了人家”,换来了100块大洋。那时候,她硬憋着没让眼泪掉下来,可一转身,眼泪就哗哗地流下来了。
哪有当妈的会不疼爱自己孩子的呢?但自从她入了党,她就把所有事情,连同孩子,都放心地交给了党来安排。
1933年5月份,她被派去闽东打游击。在那段游击的日子里,因为敌人总是一个接一个地猛攻,她实在没办法,只好又一次狠下心,把孩子送给了别人。
每次曾志不得不让孩子“离开”时,她心里都像是刀割一样疼,但她也明白,战争那会儿,要是孩子留在身边,说不定更难存活。战争啊,真是既无情又让人心酸。
她不只是个普通女性,还是个勇敢的战士。
【结语】
谁会不心疼自己的亲生孩子,谁又能狠心放下亲情不管呢?但一说到国家和家里的事情,曾志总是分得很清楚。这都是因为她爱得太深沉了,她给子孙们留下的,是那些比金钱财富重要得多的东西——红色的精神和清廉的家庭风气。
她曾坚定地表示,对自己的信仰会坚守到生命的尽头,对过往的经历毫无遗憾。曾志是个了不起的英雄,真的让人佩服和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