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今年开工这2条高铁,重点推进3条铁路前期工作

帧格泛知识分享 2025-04-21 09:06:51

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持续深入的大背景下,交通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成为关键一环。近日,《安徽省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2025 年工作要点》正式印发,为安徽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进程中勾勒出清晰路径。今年,安徽计划开工合新高铁泗县至宿迁段、合池高铁两条骨干线路,并重点推进宁杭高铁二通道、蚌滁宁城际铁路、池宣铁路的前期工作。这些铁路项目不仅是交通基础设施的提升,更是安徽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关键支撑

一、安徽今年计划开工的2条高铁

合新高铁泗县至宿迁段

1. 合新高铁泗县至宿迁段

作为我国《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中合肥至新沂通道的关键段落,合新高铁泗县至宿迁段自2016年纳入规划后,因跨省协调复杂一度进展缓慢。2024年,项目完成可研审查和初步设计预评审。2025年3月,安徽省发改委明确项目可研报告已通过国铁集团审查,正与江苏省联合推进报批程序。

线路连接安徽省宿州市的泗县与江苏省的宿迁市,是合肥至宿迁高铁的重要组成部分。线路全长 59.008km,其中江苏境内 44.738km,安徽境内 14.27km,速度目标值 350km/h,项目总投资 90.20亿元,中途设泗洪北站。

它的建设将打通合肥至连云港的快速通道,极大缩短安徽与苏北地区的时空距离,加强区域间的经济联系与人员往来。线路还将串联京沪高铁二线,推动皖北与苏北经济融合,助力淮河生态经济带发展。

合池高铁

2. 合池高铁

合池高铁原为“插队”项目,2020年纳入长三角交通一体化规划,2021年跻身我国“十四五”铁路规划。尽管建设标准从350km/h降至250km/h,但其战略意义不减。

线路起于合安高铁庐江西站,经枞阳县、池州长江公铁大桥,终至池黄高铁九华山站,全长120公里,总投资222亿元。大桥采用公铁双层设计,下层预留市域铁路38。

该高铁今年进展迅速,目前不仅已进行可研评估及行业评审,而且还进行了初步设计技术咨询会,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征求意见稿也已开始公示。

该高铁的建设将串联合肥与皖南旅游区,并衔接池黄、杭黄、金华至建德、杭义温、金丽温等高铁,形成合肥至金华、丽水、温州等东南沿海地区的快速通道。

宁杭高铁二通道

二、重点推进的3条铁路前期工作

1. 宁杭高铁二通道

宁杭高铁二通道已列入我国“十四五”规划和长三角多层次轨道交通规划,2024年安徽启动预可研招标,2025年纳入“十五五”铁路规划重点。目前项目预可研方案编制中,重点论证南京高淳站引入方案,计划2025年完成前期研究。

线路全长271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规划起自南京北站,经安徽郎溪、广德,终至杭州西站,新建段162公里,安徽境内占40公里。

项目的建设将分流既有宁杭高铁压力,缩短皖南与沪苏浙核心城市的时空距离,促进安吉、广德等县市融入长三角产业链。

蚌滁宁城际铁路

2. 蚌滁宁城际铁路

作为我国“十四五”铁路规划项目,线路规划多次调整。2025年,安徽省启动预可研,协同江苏省推进跨省方案。线路规划拟从蚌埠南站引出,经滁州接入南京北站,全长约261公里,安徽段106公里,预留与合新高铁明光西站的联络线。2025年2月,安徽省表示正深化线路方案论证,重点研究滁州至南京段与北沿江高铁的衔接。

线路的建设将增强皖北与南京的产业协作,推动滁州、蚌埠融入长三角创新走廊,助力省际毗邻区一体化发展。

3. 池宣铁路:

该铁路已纳入安徽省“十四五”铁路规划,与铜南宣铁路并行推进。线路规划全长118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设九华山、南陵、宣城西三站,串联池州与宣城两大旅游城市。2024年5月,芜湖市确认项目预可研方案已完成,正争取纳入国家规划,计划2025年启动可行性研究。

该铁路的建设将填补皖南东西向高铁空白,形成九华山—黄山—千岛湖黄金旅游线,同时强化芜湖综合交通枢纽功能。

1 阅读:63

帧格泛知识分享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