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学期一开学,我们乡镇又有两所10人以下的村小被撤兵了,学生要么到乡镇中心校就读,要么转到县城学校就读。而老师则被分别调往本镇其他的村小任教。短短几年,我们乡镇的十一所村小已经被撤并掉了五六所,剩下的几所学校生源也在逐年锐减,现在学生数基本都在三四十人左右,撤并也只是时间问题了。
据说到明年,全省范围内生源在30人以下的村级小学都将被撤并,那我们乡镇十几个村委会,能留下的村小也就一两个而已,而这仅剩的一两所村小,一两年之内也必然会因为生源流失而被撤并,这样镇中心小学就成了全镇唯一的小学,小学进镇算是基本完成。
“撤点并校”并不是个新鲜名词,从2001年开始,全国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就已经拉开序幕,到2020年为止,全国小学数量从491273所,减少到162601所,消失了328672所小学。当然,这也并不完全是撤点并校的结果,很多乡村小学是因为没有生源而关停。
撤点并校的好处在于能够整合农村教育资源,优化教育结构,节约财政投入,但是问题也是显而易见的,偏远地方学生会面临上学难的问题,学生过早在学校寄宿不利于他们的心理健康成长,加重家长经济负担等等。
2012年开始,教育部门明确提出“坚决制止盲目撤并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对“撤点并校”踩下刹车,但是历史潮流浩浩荡荡,无法阻挡,随着城镇化的推进,乡村学校生源急剧减少,很多乡村小学成为名副其实的“麻雀”学校,一所小学十来个老师,却只有几个学生,老师的数量甚至比学生还多,造成了教育资源的极大浪费,这个时期很多村一级小学不是被撤并了,而是因为没有生源自然消亡。
现在,村一级小学的撤并为什么又一次被提出来?答案是不言而喻的。就在不久之前,某小学因为办公经费没有及时到位,被供电所断电的新闻曾在网上引发热议。地方经济面临困难,保运行成为最大目标,开源节流便势在必行。
开源不太好开,节流却能立竿见影。一所仅有十来个学生的村一级小学,可能需要十来个老师来任教,造成教育资源的浪费。不仅如此,约见按照以往的政策,村小不满百人的学校按照一百名学生拨付公用经费,这样算下来,一年又是大几万块钱的投入。
这样一来,农村小学网点布局的调整,乡镇寄宿制学校的推进怕是大势所趋,这样可以实现规模化办学,节约教育经费的支出。不过,网点撤并之后,村一级老师将何去何从呢?
首先当然是在乡镇内流动,调入镇中心小学,但是镇中心校能容纳这么多老师吗?现在生源大量涌入城区学校,镇中心校的生源情况也不容乐观,逐年下降已成为趋势,一个乡镇中心校仅有三四百学生的地方比比皆是。
现在很多地方正在推行的“县管校聘”,教师编制由县区一级教育部门统筹,老师由原来“学校的人”变成“教育系统”的人,实现老师在县区内的流动,网点撤并多出来的老师可以调往县城或者其他乡镇任教。
如果县区一级教师队伍整体超编的话,那网点撤并就意味着很多“萝卜”可能会失去“坑”,势必会有老师面临无班可上的情况。北京,广东,浙江,湖南,贵州等地已经开始在“县管校聘”的基础上试行“教师退出机制”。浙江在实施“县管校聘”的时候,已经有155明老师落聘。
这样看来,教师这“铁”饭碗也并没有那么“铁”,如果不努力工作,不好好提升自己的话,能不能干到退休还真是个未知数。
村小可谓达到小班额了吧,为什么还是不出成绩?一个学校的好坏还是和生源有关系,生源又和家长的重视教育程度有关系。
老美一个孩子都不撤学校!吃相难看
没有小学卫生院公交车超市的村都该撤销,改为居民点,以后国家的任何公共支出都不再投资。
教育怎么能叫浪费,,很多村小到镇里还是挺远的,,并不是每个家庭都有能力去镇上生活,,只能说是政府把节约的成本转嫁到村小的孩子家庭身上,,本来在村里上学可以节约开支,,现在不得不搬家到镇里,,甚至有些孩子就真辍学了,
好多乡村小学的豪华教学楼刚建好就撒拼,浪费!
整合资源是大势所行,一个班级几个学生老师无心情教,学生也没有竞争动力。
我们这里早都没村学校了,现在镇学校都快岌岌可危了[笑着哭]
义务教育,只要有一个学生就不可撤校。
并入的学校教师要增加
那还每年招那么多老师干什么
建设新农村的一部分?
用得着你担心吗?无聊!
没事,再多生点孩子就好了
我们这边村小学十几年就裁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