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前段时间说,农村学校撤并是因为没有学生了,很多人不同意,反驳我。其中有人说,是因为农村学校的好老师都被调走了,学生才不得不去乡镇、县城上学。
其实这仍然是倒因为果,没有搞清楚因果逻辑关系。
我小时候在村里上学,村里的学校有二三百个学生,十几个老师,最多的时候大概十八个到二十个。其中只有两三个是公派的老师,其余的全部是村里的民办老师。有段时间甚至没有公派的老师,也就是上过师范接受过正规师范教育的老师,只有民办老师转正的那种。
民办老师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他们本身就是村里的人,家就在村里,除了当老师之外,和村里其他农民没多大区别。所以他们谋求外调的意愿并不强烈,甚至很多人有机会也会主动放弃,或者申请留在原来的学校,不要调走。
而公派来的师范生则意味着,他们的家不在村子里,而在比较远的地方。当时交通还不太方便,他们一般是周日下午骑自行车来到学校,吃住都在学校分的办公室兼宿舍里,到周六放学了再回家——当时单休,双休是90年代之后才有的。
而且,这种师范生老师因为是从农村考师范考出去的,所以他们是有城镇户口的,他们想要的生活也是在城市,而不在农村。民办老师可以在村里找人结婚,过一辈子,但师范生不可能这么干,连民办老师同事他们都不会找,必须是找有正式工作的,尤其是女老师。
所以,即便是在八九十年代,村里的公派老师也是流动性非常高的,一般是来了时间不长,三两年就会千方百计托关系找人调走,最后留在村里长期待着的仍然是民办老师。2000年后民办老师政策被取消,村里的学校留着的主要是获得了转正资格的民办老师,公派老师仍然只是把村里的学校当作暂时过渡性的跳板,都会很快就调走。
对这些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从农村考出去的人来说,他们当然不愿意一辈子待在农村学校,而是想着要去乡镇、县城,更不可能找个农民结婚生子,重新回到农村。所以他们在农村学校工作,都是在等待调去乡镇、县城的机会。
现在虽然因为编制很珍贵,交通也方便了,农村的学校也安排了大量的师范生,但能力稍微强一点的老师,也同样会找机会调走,不会一直留在农村。就算是不调走,结婚生子之后也同样要在乡镇、县城买房安家,而不可能像以前那样就在村里安家。
换句话说,不是上面要把好老师从农村调走,而是这些人压根就不想留在农村。不要说本身出生在城市里的老师,即使是从农村考出来的老师,也是要千方百计进城的,根本不想一辈子留在农村工作和生活。除非是工业化、现代化程度比较高的地方的城郊农村,否则都留不住人。
从这些老师的角度看,留在农村学校上学的孩子,不是他们不好好教,也不是他们的教学水平不够,而是这些孩子不可能教好。因为从他们的角度看,一个家庭但凡是对孩子的教育重视一点,都不会让孩子在村里上学,都是要千方百计送到乡镇、县城去上学的,把孩子放在村里的学校上学,就意味着放弃。
也就是说,在八九十年代城乡教育资源配置看上去稍微均衡一些,农村小学还有公派老师,也是因为农村小学的核心骨干其实一直都是民办老师,是他们撑起了农村小学的教学质量,而不是像走马灯一样来来往往的公派老师。
进入21世纪之后,随着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加速,这种局面就已经不可能持续了,因为城乡差距更大了,农村更加留不住人了。别说是从其它地方派来的老师留不住,就是本村出去的大学生,只要有机会,都会去乡镇、县城,而不可能一直待在村里。
这也意味着,如果说还是要立足于在农村重建农村基础教育体系,其实是一个既不可能也没必要的任务,现在需要做的应该是尽可能为已经进城的农村孩子提供更多的方便和社会保障,而不是千方百计把他们赶回农村、骗回农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