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国军的打法来说,在西北最大的问题是地方很大,但是人口不多,养不起太多军队。
胡宗南手下的军队号称三十万人,听上去很多,但如果去西北尤其是从西安往北,到延安、榆林去看看,就知道这地方太大了,这点人根本守不住。
一个县城离一个县城直线距离可能四五十公里,但是要翻山沟可能要二三百公里。
整个西北地区的交通真正大面积改善,也就是这十来年的事情,之前都很差。
所以,从解放军放弃延安开始,听上去好像是国军赢了,实际上是战争转折点来了。
国军每占领一个县城,都必须分兵守备,兵少了没什么用,兵多了没办法补给。
徐帅在回忆录里说到北上的问题的时候也说过,他们在甘南都还有八十万人,但陕北根据地只有四十万人口,根本没办法养活差不多十万人的红军。
毛主席也很清楚这一点,所以在陕北刚站稳脚跟,就必须要打出去,要么过河东征,要么西征,在陕北待着毫无出路。
胡宗南和杜聿明在东北的局面差不多,都是兵力不够用,兵力太多了补给不上,兵力太少了守不住这么多地方,会被一点一点吃掉。
所以,西北野战军就是拖着胡宗南的部队在陕北的大山沟里兜圈子,红军以轻武器为主,转山沟问题不大,胡军重装备多,转山沟就很吃亏了。
几个圈子转下来,解放军还能保持队形,胡军就不行了,就会有部队突前,有部队落后,彭总就能找到战机了。
杜聿明比胡宗南强的地方在于,他捕捉战机的能力要比胡强很多,而且指挥大兵团作战的经验比胡丰富多了。
胡指挥大兵团的时间比杜时间长,但指挥大兵团作战的经验要差多了,毕竟抗战时期他就在西北看戏。
如果杜到陕北,仍然是原有的西北的那些兵力的话,比较可行的办法是,放弃陕北那些大山沟,把部队撤退到关中平原的边缘地带防御为主,避免主动出击,集中兵力。
而且,还可以把多出来的部队匀出去,支援中原战场,无论是去晋南还是去中原战场,意义都比在陕北兜圈子送了大很多。
说到底,还是常公自己想不开,打仗指挥没有重点,处处设防,处处薄弱,处处被动,处处挨揍。
从解放战争一开始,常公就是在所有的战场上都摆开全面进攻的架势,毫无重点。
除了中原根据地因为指挥问题损失了之外,其它所有地方常公都是看上去占了一些地盘,但是损兵折将严重,形势变得越来越被动。
而且,战争初期损失的都还是那种老兵比较多的部队。
相比之下,共军这边那就机动灵活多了,延安这么重要的标志性的地方,说放弃就放弃了。
四平虽然争论了一段时间,多少有些舍不得,最后还是放弃了。
而国军学会放弃一些地方集中兵力进行决战,都已经是豫东战役之后了,还是因为兵力不够用了。
所以1947年华野分兵之后直到豫东战役之前,国军因为兵力不足,不再四处出击了,反而看上去局面比较胶着了。
所以说,一个企业的上限其实是老板的性格和格局决定的。
老板格局不大,下面的人再怎么卖力,也没多大用。
老板格局大了,也能“君等碌碌,所谓因人成事者也”。
但是,如果把胡宗南换去东北,别人不好说,熊式辉估计不愿意接受。
杜聿明在东北好歹是把出关的解放军部队从山海关一路赶到了长春才停下来,胡宗南的指挥能力就不好说了,不要说长春了,估计到不了四平就得停下来了,东北大概率能提前两年解放。
其实常公也清楚,虽然他喜欢胡宗南,但是真要打仗,尤其是打硬仗,还是要指望杜聿明的,胡宗南指望不上。
最后再西南覆灭的时候,宋希濂和胡宗南是最后两个集团,宋希濂还能边打边撤,胡宗南连一点像样的抵抗都没有,所谓的三十万大军就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