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的《证交所日报》,发表了一篇文章,题目是——美国的制裁证明是乌龙球。
内容的大概意思是,美国和欧洲对于崛起的中国制造,总是用各种的限制和制裁,现在看来是走不通的。
就说芯片这个行业,美国都限制到了极致,结果呢?
中国发展的脚步,已然走了过来。
类似的言论,在这些国家的媒体中也开始多了起来。
毕竟事实胜于雄辩,越多的制裁,代表着中国越多的斗志,最终的结果就是整个领域重新塑形。
看看过去两台盾构机卖七个亿,关键还是二手的,最过分的是售后服务还得乙方出钱。
怎么个售后服务乙方出,比如设备出现问题,需要进行维修指导。
甲方派出人员,从出门起就开始算起,乙方提供派遣人员的差旅费,吃喝拉撒全算进去不说,咨询的时候按小时计费。
憋着气忍了,结果甲方派出的人员,还是入行没几年的小年轻。
可以说凭借着手中的技术,他们躺着就把钱赚了。
结果中国不干了,七个亿啊!受这份窝囊气,干脆把七个亿变成了经费,研发属于中国人的盾构机。
成果出来之后,二手盾构机七个亿,别想这种美事了,全新的,刚出厂的,还热乎乎的,三千万。
而且最有意思的是,七个亿的经费等到成果出来之后,还没花完。
那么今天就讲讲中国制造的那些事。
被嫌弃的中国制造。经历过八九十年代生活的人,几乎都会有一个印象。
那个时候的人们,购买商品,首选都是外国货,尤其是日本产品更是推崇至极。
而对于国货的感觉,抱着一种非常强烈的自卑感。
甚至出现日本造的电饭锅,煮出来的米饭都比国产电饭锅要香甜。
很荒唐的逻辑和结论。
米饭好吃,难道不是因为大米本身就好吗?
其实这样的怪现象有很多,比如那个时候国门开放,很多人争先恐后的想要出去,甚至愿意冒着十几万,乃至几十万元的风险,倾家荡产的结果,也要出国。
仿佛只要到了国外,国外的地上都有黄金可以去捡。
教授不当了,工程师的职位也不要,去了美国洗盘子也开心。
这是八九十年代的缩影,其实说到底,就是当时生活物质的匮乏,满足人们生活需求的制造业拿不出好的产品服务大众。
能走的走了,留下来的只能埋头苦干,制造业不好,那就把制造业搞好。
这个一搞就是三十年。
直到2011年,中国的制造业才开始出现转机,让所有人瞠目。
举几个例子来体会一下,这种转变。经历过八九十年代的人,应该对红夏利、黄面的有过深刻的印象。
还有那句传播很远的广告词——要发家,买大发,发发发!
好土的广告词,听到耳朵里都感觉到尴尬,但这就是八十年代末期的一个生活缩影。
大发车,天津汽车厂从日本引进的生产线,生产出来的,它最有特色的就是黄色的外壳。
当时国人的口袋慢慢的鼓了起来,出门打车就成为了一种时尚,而黄色的大发车也成为了穿梭于大街小巷的出租车。
而打的一词也就流传开来。
第一批大发车,其实是从日本进口的零件,然后在中国进行组装生产的。
从1984年到1999年,一共生产了三十万辆大发车,其中90%以上都用来做了出租车。
大发车最火爆的时候,生产大发车的工厂周围住满了买大发车的人。
当然这些都是二道贩子,或者叫他们黄牛也可以。
一辆车出厂价两万八千元,可在他们的手上这么一倒腾,五万二就能卖出去。
八九十年代的一万元,可比现在的值钱多了,甚至对有钱人的形容都是以万元户作为标签使用的。
所以一辆大发五万二,可以想象他代表着什么?
很多人仅仅靠着倒卖大发车,就发家致富了。
现在的人都难以理解,一款车就一个颜色,居然可以卖到这种程度?
其实应该再补充一点,这车坐起来没有什么舒适感可言。
说白了就是四个轱辘加个车壳,然后塞入一台发动机的杰作而已。
大发车的火爆,进入到1997年之后,才开始消退。
至于夏利更是一代传奇,而它可以算是大发的第二代产品。
投产二十多年,一共销售了一百五十四万辆,仅仅市场保有量就有一百多万辆。
如今已经看不到这两种车的影子了。
不是大发不努力,而是它被中国市场淘汰了。
看看它的垂死挣扎。
在1997年,大发推出特锐,结果销量都不用看,惨不忍睹。
到了2005年大发又推出了森雅的两个车型,结果2008年年销售量仅仅五千一百辆,要知道之前的规划是年销售三万辆。
无奈之下,在2009年大发将森雅交给了他的合作伙伴一汽集团,至此大发这两个字,就从中国消失了。
大发从最开始的火爆,到最后的落寞,其实也能反应出,中国制造在一步步崛起。
这就像当年,有人去日本旅游,其中的一个目的是带着一只智能马桶盖回来。
满心欢喜的打开之后,发现这居然是中国制造。
中国从八九十年代的跟着别人的后边跑,到了2011年之后,俨然已经开始有着成为了领跑者的趋势。
只是很多人不愿意相信,这怎么可能?
是啊!怎么可能,才短短的三十年的时间,怎么可能做到呢?
看看中国制造的崛起之路。中国是个大国,但在建国初期仅仅是一个农业国,后来跟着苏联进行学习,才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工业体系。
这才有了很多个中国制造,比如首辆自行车,最出名的是飞鸽自行车;首架喷气式战斗机——歼5;首颗人造卫星等等。
这是中国首次拥有完整工业体系做出了震惊世界的事情。
但这些事情,并不能代表中国工业的崛起,仅仅是完成了从零到一的开始。
而别人已经不仅仅是一,而是十或者是一百了。
所以进入到改革开放之后,出现了一种全新的合作模式,当时叫三来一补。
简单的说,就是来料加工、来样加工、补偿贸易。
再往深了说就是,对方提供零件,对方提供样本,中国负责把这些东西造出来。
中国从中只能获取微薄的加工费而已。
这就是八十年代中国制造的一个样貌。
在这种模式之下,中国的制造业开始发芽,各种国产的电子产品和轻工业产品开始出现。
到了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中国开始有了很多的民族品牌。
有蝴蝶缝纫机、上海手表、海鸥照相机、熊猫手机等等。
当然这些品牌如今的年轻人会感到很陌生,几乎听都没有听过,但这些品牌却是那个时候的象征和标签。
只不过后来,在各种市场的大潮中消失了。
当然,也有硬生生闯出来的,比如海尔,这是1985年成立的企业,到现在已然是一个庞然大物了。
到了九十年代之后,随着国家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沿海地区的发展进入到了快车道。
所以这个时期,各种民营企业相继出现。
比如义乌的小商品、东莞的电子产品等等。
为了配合这种情况,中国也开始出现经济特区,甚至出现了电视剧里才有的股市。
从数据上看,中国从八十年代初期,到九十年代末期,经历的二十年时间,中国制造业开始崭露头角,在世界制造业也有了一席之地,占全球比重达到了6%。
于是中国制造业的第二个阶段开始了。
总体而言这个时期中国的制造水平并不高,几乎都集中在低成本,低税收、低端制造业上,仅仅完成了中国制造业初步融入全球体系中首步。
看起来很好,其实这就是一个陷阱,西方挖好的陷阱。
因为任何的低端制造,随着时间的推移,必然会破低成本而出。
而低端制造业的特点就是低成本。
低端制造业没有了低成本,还叫低端制造业吗?
怎么办?
这个时候,就需要有企业挑起大梁负重前行,推出属于中国的民族品牌,进入到品牌争夺期。
关于这一点很多人应该能够理解。
比如同一家企业生产的同一款球鞋,但要是贴上国外品牌,身价倍增,别说上千元,有时候甚至可以卖出上万元。
而没有品牌的加持,最多也就是二三百元而已。
所以品牌的加持,就会让低端制造业破除低成本陷阱,继续存在下去。
这个时期出现的品牌,到现在还在,比如海尔、吉利、波司登等等。
当然这还不是最关键的,最关键的是在这个时期,中国开始形成全门类的产业链。
本世纪初期,中国开启了第三阶段的制造转变——掌握核心技术。
核心技术掌握之后,中国制造就会从改革开放的来料加工,来样加工,华丽转身,成为自己出料加工,自己设计加工的制造。
但在2007年的时候,中国制造掌握核心技术的局面并不好。
当时中国工信部发布过一组数据就是一个非常好的说明。
比如在一百三十多种关键的基础材料中,有32%中国的手里根本就没有。
完全依赖进口的材料就有一半以上。
再有就是这些年被美国围追堵截的芯片,七成以上的芯片都是需要进口,高端专用芯片更是达到了95%以上。
再往大了说,还有各种高精尖机床、航空发动机等等中国都没有,几乎可以说是完全依赖进口。
而进口国往往不是美国,就是日本和德国。
于是中国制造又开始再次次发力,进入到技术创新阶段。
到了2018年的时候,就初显成效。
一批批优秀的中国企业开始出现,比如华为、福耀、格力、比亚迪等等。
这些企业拿出去,在同领域中都是能打甚至说抗揍的企业。
美国制造、日本制造、德国制造,在他们的面前一一败下阵来。
当然在2018年左右的时候,虽然这些企业能打能抗揍,但说到底掌握核心技术的企业还是太少。
而美国制造、日本制造、德国制造等等这些老牌的制造业国家,开始对中国进行围追堵截。
如今走到了2024年,这场围追堵截其实已经看到了结尾。
越围中国的企业越坚挺,越堵中国的企业越高超。
比如如今华为推出的三折叠手机,一出场就疯抢,这多像当年大发车出现在中国市场的样子。
三十年风水轮流转,转的核心也不再是外国企业,而是中国企业。
中国制造可以说是全面崛起,这是事实,而且是一种不可挡的事实。
下一阶段,中国即将开启2025中国制造——智能制造。
各国为了这个制造已经开始排兵布阵,美国推出再工业化、德国开出工业4.0、日本高喊工业价值链。
这将又是一次工业链的重新塑造。
中国制造脱变,已经告诉其他人,中国的崛起将势不可挡。
老牌的制造强国,将面临一个局面——比比不过,堵堵不过。
所以出现前文德国媒体的报道也就没什么可稀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