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就东晋时期,陶渊明就说了,让他打工,那不可能,除非兜里真没钱了。
不知道是谁发明的上班,人人都要上班,不上班似乎就是一种罪,被千夫所指,被全村所骂,哪个年轻人一旦在家,村里最大的八卦肯定是他。
有的人上班快乐,但有的人天生就是抗拒上班的体质。
早就东晋时期,陶渊明就说了,让他打工,那不可能,除非兜里真没钱了。
只要饿不死,就在家躺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陶渊明是我国田园诗的开山鼻祖,也是江西出的第一位文学巨匠,他很有才华,担任过很多官职,可惜的是,他就属于那种不爱上班的人。即便是铁饭碗也不行。在家就开开心心,一踏入办公区,立刻就伤感、恐惧、厌恶。正是因此,陶渊明一生干了许多份工作,每一份工作都干不了几天,最后一次辞职后,索性直接归隐于田园当中,再也不去上班了。陶渊明也被后人誉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陶渊明的家庭背景很不错,祖上几代全都是官宦家庭。陶渊明原本可以一直这样过着他喜欢的生活,但是在父亲去世后,陶渊明的生活品质一落千丈,就连生计都成了问题。这时候,陶渊明依旧没有想过出去找份工作上班,反而选择在家啃祖上的老本。陶渊明在家里一直闲到20岁,直到家里的钱财全被花光,陶渊明终于意识到,要是再不出去找工作,以后就只能喝西北风了。好在陶渊明年幼时期读了不少书,很有才华,为了谋生,他多次担任一些比较低级的官吏,始终都没有稳定下来。
后来又远离家乡,在外地游宦。一晃几年过去,陶渊明除了岁数大了,什么也没得到。他在《饮酒》中说:“似为饥所驱。倾身营一饱,少许便有馀。恐此非名计,息驾归闲居。”意思是说,当初为了生存,前往沿海一带求职,结果跑了那么远,却只能混个温饱,外出打工不是长久之计,还是在家里好。
不得不说,陶渊明的思想足够超前,竟把当今打工人的现状说得清清楚楚。正是有了这种思想觉悟,年轻的陶渊明非常任性,他在游宦期间,频繁入职辞职,在工作期间稍不如意,立马拍屁股走人。这时候的陶渊明,完全是把官府当成客栈。
直到29岁,陶渊明依旧还没稳定工作,期间一直都在各个官府中辞职、入职、辞职......这一年,陶渊明再次从官府跑路,回家修整几天。可能是年纪大了,陶渊明也讨厌一直换工作,在得到江州官府的邀请后,陶渊明兴致勃勃的前去上班。陶渊明本以为这个官府会和以前的官府有所不同,结果在里面干了几天后,感觉里面要求太苛刻,再次打包跑路。也是这次辞职后,陶渊明意识到,根本就不存在好工作,找来找去其实都一样,陶渊明终于意识到,他可能就是单纯的不爱工作。
江州官府得知陶渊明跑路,又重新邀请他回去做主簿。换做以前,陶渊明多少还会给点面子,再怎么说也要去干几天再跑,这一次连官府的门都懒得进了,直接拒绝了江州官府,在家里闲居。公元398年,陶渊明已经33岁,依旧没有工作。可能在家里闲的发慌,他加入桓玄幕,就是给领导做秘书,结果干了几天,他就说:“行行循归路,计日望旧居。”意思是说,想要回家太难了,每天都要掐着手指头计算回家的日子。可以看出,陶渊明是真的抗拒上班。
这份工作的结果显而易见,陶渊明再次选择用跑路的方式结束了让他痛苦的工作。兜兜转转几十年,几年后,陶渊明又想回去给之前的领导做秘书,结果发现,老板竟然被皇帝噶了。陶渊明内心可能也是崩溃的,好不容易想要吃一次回头草,结果这草却没了。
在这期间,陶渊明多次回家在家中闲居,也是在这段时间里,他写出许多脍炙人口的诗词,《归园田居》、《杂诗》等等。几年后,陶渊明受邀请去担任县令,本以为这次能够让他安稳下来,结果陶渊明又辞职了,还顺手写下著名的《归去来兮辞》。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中说,他之所以当这个县令,完全是为了生计,但是县令这个差事实在让他太痛苦,身心都遭受煎熬。至此,陶渊明结束了他人生中最后一份工作。或许是真的想通了,也或许是真的不适合上班,但朝廷却觉得陶渊明很适合当官。在陶渊明辞职归隐后,朝廷又多次上门想让陶渊明当官。结果全被陶渊明拒绝。公元427年,朝廷派人再次劝说陶渊明去当官。陶渊明认为,他这辈子一直都在找工作、换工作,这种日子他厌恶至极,上班对他来说,根本不可能快乐。相比之下,他更喜欢在家中种地,于是再一次拒绝了朝廷的好意。也是在这一年,换了一辈子工作的陶渊明去世,享年62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