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渡川TALK
编辑|渡川TALK
宋辽交聘是中国古代外交史上的重要篇章,其复杂性和独特性不仅体现在两国之间的政治、军事、经济交流中,更深刻反映了传统“礼别华夷”观念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变化和调整。
宋辽之间的交往从形式到实质都展现了传统华夏文明在面对“夷狄”时如何调适礼制与现实利益的矛盾,亦揭示了当时中国思想文化的深层演变。
“礼别华夷”是中国古代政治文化的重要原则之一,其核心在于以中原王朝为中心,通过礼仪制度对“华”(华夏)与“夷”(非华夏民族)进行区分。
在传统儒家思想体系中,华夏文明被视为文化和政治的正统,“四夷”则是附属、化外之地,礼仪制度不仅是统治秩序的象征,更是一种文化优越感的体现。
先秦时期,礼制的意义主要体现在内外有别的宗法秩序上。《周礼》《礼记》等儒家经典明确指出,“华夷之辨”是礼制的重要内容。
在汉代,“夷狄”虽然被纳入中央王朝的管辖范围,但其附属地位依然通过朝贡制度予以强化。
随后历代王朝对外关系虽各有不同,但“礼别华夷”的基本原则始终未变,传统意义上的“夷狄”需通过朝贡和臣服来承认华夏的文化和政治主导地位。
到了宋辽时期,这一原则在具体实践中受到了挑战,甚至出现了调整和妥协,这种变化既与辽国的强盛有关,也与宋朝的特殊历史处境密切相关。
北宋建立后,面对辽国的强大军事压力和地缘威胁,传统的“礼别华夷”观念开始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
辽国前身契丹,在五代末期迅速崛起,建立了强大的军事政权,公元947年,契丹改国号为辽,并逐渐控制了燕云十六州,成为北宋和其他中原政权的主要对手。
北宋初期,宋太祖赵匡胤推行“杯酒释兵权”,从内部分化藩镇,加强中央集权,这种政策虽然巩固了国内秩序,但也导致北宋在对外军事上显得较为保守。
宋太宗时期北伐失败后,宋辽关系进一步恶化,辽国不仅控制了燕云十六州,还不断对北宋边境施加军事压力。
在这种情况下,北宋不得不调整传统的“礼别华夷”观念,寻求与辽国的和平共处。
最终,宋辽通过澶渊之盟确立了一种特殊的“双边关系”,即在名义上保持平等,实质上通过岁币和互市解决冲突。
公元1004年,辽军南下进攻北宋,兵临澶州(今河南濮阳),在寇准等大臣的建议下,宋真宗亲征,并最终与辽国签订了澶渊之盟。
根据盟约,宋朝每年向辽国输送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双方约定“兄弟之国”关系,停止战争,恢复边境贸易。
从表面上看,澶渊之盟似乎是宋辽平等交往的体现,从“礼别华夷”的传统观念来看,这一盟约无疑是对华夏正统地位的一种挑战。
辽国作为传统意义上的“夷狄”,不仅没有像以往的朝贡国那样承认宋朝的宗主地位,反而以“兄弟之国”平起平坐,这种新的外交模式明显突破了传统的华夷之辨。
在澶渊之盟中,宋辽双方以“兄弟”相称,宋真宗自称“兄”,辽圣宗为“弟”。这一称谓的确立表面上维护了宋朝的文化优越地位,但实际上,这种“兄弟关系”更像是一种政治妥协。
一方面,宋朝通过“兄长”地位维持了自身的面子;另一方面,辽国也借此避免承认自身为附属国,从而在形式上与宋朝平等。
这种称谓的出现表明,“礼别华夷”观念已经不再是宋辽外交的唯一准则,现实的政治需求占据了更重要的位置。
尽管宋辽关系在政治上经历了“礼别华夷”观念的调整,但在文化层面,两国的交往却体现出一定的“夷夏融合”趋势。
通过互市与交聘,宋辽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逐渐加深,这种互动也进一步冲击了传统的华夷观念。
辽国虽然是契丹族建立的政权,但其统治者在制度上借鉴了大量中原王朝的礼仪和行政模式。辽太祖耶律阿保机曾仿效唐宋制度设立文武百官,并推行“南北面官制”,用以统治契丹与汉人。
在某种程度上,辽国的礼仪制度已经部分接受了华夏文化的影响。另一方面,宋朝在与辽国的交聘中也不得不适应辽国的礼仪习俗。
在宋辽的使节往来中,宋朝使节需要遵从辽国的接待礼仪,这种礼仪的调整进一步说明了传统“礼别华夷”观念的弱化。
宋辽互市是两国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形式,北宋向辽国输出大量丝绸、茶叶、瓷器等商品,而辽国则以马匹、皮革等物资回馈。
这种经济交往不仅促进了边境地区的繁荣,也使两国人民在日常生活中逐渐形成了一定的文化认同感。特别是在边境地区,宋辽文化的交融更加明显。
辽国在军事和政治上的强大是宋朝调整“礼别华夷”观念的直接原因。面对辽国的威胁,北宋无力通过武力收复燕云十六州,只能通过外交手段维持和平,在这种背景下,传统的华夷观念被现实政治所削弱。
北宋是一个高度重视经济发展的王朝,其财政收入很大一部分依赖对外贸易。通过与辽国的交聘和互市,宋朝能够获得大量的战略物资(如马匹),这也是宋朝愿意妥协的重要原因。
北宋时期,儒学虽然依然占据主导地位,但佛教、道教等思想的兴盛使得思想文化更加多元化,这种多元化的文化氛围也为华夷观念的调整提供了思想基础。
——【·结语·】——
宋辽交聘中的“礼别华夷”观念变化,是中国古代外交史上一段耐人寻味的篇章。传统的“礼别华夷”原则虽然在名义上依然存在,但在实际操作中已经让位于现实的政治、经济需求。
澶渊之盟及其后的宋辽关系表明,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华夏文明能够突破自身的传统观念,与“夷狄”建立起相对平等的关系,这不仅反映了宋朝的柔性外交策略,也揭示了中国古代文化的适应性与包容性。
宋辽交聘的经验表明,传统观念并非一成不变,它会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而调整。这种调整既体现了中国古代政治智慧的灵活性,也为后来元明清时期的民族融合提供了重要的历史借鉴。
参考资料:
[1] 王宇佳.宋辽交聘制度下“汉契一体”形成过程研究[D].西南民族大学,2022.
[2] 唐胭诗.浅析宋辽交聘中传统“礼别华夷”观念之变化[J].语言与文化研究,2024,32(06):263-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