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中将调任福州军区司令员,没成想两位军区副司令员均是上将

朕侃过去 2025-03-22 03:00:54

1973年,毛主席一声令下,八大军区司令员对调,其中兰州军区司令员与福州军区司令员对调,韩先楚到兰州军区当司令员,皮定均到福州军区司令员当司令员。

而当时福州军区司令部的情况是政委及两位副司令员均是开国上将,唯独司令员皮定均是开国中将,那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提到皮定均大多数人都会想到毛主席“皮有功,少晋中”的这句批示,因为在中原突围皮定均立下了大功,原本拟授少将的皮定均改授中将。

皮定均出生于大别山的贫困人家,父亲早丧,母亲改嫁,皮定均只能与爷爷相依为命,年少的皮定均吃了不少苦头,1929年底皮定均参加红军,成为鄂豫皖红四军的一名普通战士。

相比于许世友、王近山等红四方面军的名将,皮定均在红四方面军的职务并不高,直到结束长征抵达陕北数月后才升任教导师第二团团长,抗战时期先后担任营长、团长。

解放战争初期在中原军区第一纵队第一旅担任旅长,一旅便是著名的“皮旅”,1946年6月,国民党军调集了30万大军包围中原军区,为了保证主力部队能突围出去,需要一支部队断后,中原军区的首长们经过商议决定由皮定均的一旅断后。

当时王树声大将亲自给皮定均布置了任务,要求伪装成主力,拖住敌人三天,掩护主力部队突破平汉铁路即可。皮定均知道这次任务的可能“有去无回”,但为了保住主力部队,注定需要有人牺牲,想到这里,皮定均向王树声敬了一个军礼,并掷地有声地说道:“保证完成任务”。

在皮定均的指挥下,一旅完成了拖住敌人三天的任务,那之后该何去何从呢?看着身边的战友们,皮定均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将他们带出去,历经千难万险,皮定均指挥一旅奇迹般地从敌人的重重包围中突围了出去,中原突围皮旅立下大功,毛主席一直记在心中,这也是毛主席特批皮定均授中将的原因。

后皮定均先后担任了纵队副司令员、副军长、军长,福建军区副司令员,1969年被刘伯承元帅力荐皮定均前往兰州军区担任司令员,而到了1973年与韩先楚对调,又重新回到福建军区,不过这次是担任司令员。

那此时福州军区的两位副司令员均为开国上将又是怎么回事呢?原来在那个特殊的年代,有不少老将军被打倒,后陆续又被平反,重新安排工作,当时负责这个任务的是总政治部副主任田维扬。

田维扬第一个要安排的是陈再道上将,陈再道是红四方面军名将,之前曾长期担任武汉军区司令员,田维扬原本打算把他安排在武汉军区,但却被武汉军区那边给拒了。

原来当时武汉军区的司令员是曾思玉中将,陈再道军衔比自己高,资历也比较自己深,自己怎么敢领导,所以便婉拒了。之后田维扬找了一圈,最终福州军区同意陈再道过来工作。

当时福州军区的司令员还是韩先楚,韩先楚与陈再道是老战友,便同意了让陈再道过来当副司令员。而之后田维扬在安排王建安上将工作的时候,又遇到了同样的问题,最后也是找到了韩先楚,也被安排在福州军区担任副司令员。

就这样福州军区有了2位开国上将副司令员,之后皮定均被调回福州军区任司令员也便出现了司令员是开国中将,副司令员是开国上将的“尴尬”局面。

0 阅读: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