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打码!700万粉网红李美越翻车,太解气

伊历史 2025-04-09 18:27:17

4月5号,央视《新闻周刊》报道美国网红“甲亢哥”(IShowSpeed)的中国行,这本来是挺正能量一事儿,展现中外友好交流嘛。结果呢,眼尖的网友发现,陪在甲亢哥旁边的李美越,脸上被打了一层厚厚的马赛克!

嘿!这可就有意思了。央视啊,那是什么级别的媒体?能在新闻周刊里露脸,哪怕是背景板,那也是一种认可。现在直接给你打码,这信号还不明显吗?这基本上就是官方层面上的一种态度了——你这小伙子,问题不小,不适合出现在我们这儿。

“网红李美越被打码”这话题,立马就冲上热搜。网友们那叫一个“喜大普奔”啊,纷纷表示:“干得漂亮!”、“早就该这样了!”、“官方盖章,凉透了!”

你说这李美越,折腾了这么些年,又是“汉语桥”出名,又是穿大花袄“征服世界”,攒下700多万粉丝,结果就因为陪甲亢哥溜达了几天,把自己溜达到央视的“马赛克”里去了。这翻车速度,堪比火箭发射失败,一头栽下来,摔得稀碎。

李美越都干了啥?“翻译”还是“挑事儿”?

那么问题来了,李美越到底干了啥天怒人怨的事儿,能让央视都亲自下场“打码”?这事儿还得从他给甲亢哥当翻译说起。

甲亢哥是谁?那是在油管上几千万粉丝的顶流网红,来中国直播,关注度那是相当高。李美越能搭上这趟车,本来是个互相成就、再吸一波粉的好机会。可这哥们儿呢,偏偏不走寻常路,把“翻译”干成了“挑事儿精”。

咱捋捋他这几大罪状:

侮辱粉丝,张嘴就来:甲亢哥到哪儿都有一堆粉丝跟着,热情高涨,喊几嗓子也正常。结果李美越倒好,对着甲亢哥用英文叨叨:“These fans are crazy, they scream like animals, they are not normal people.” (“这些粉丝真吓人,他们像动物一样狂叫,他们不是正常人。”)这话说的,连甲亢哥都听不下去了,当场就怼他:“哪儿吓人了?我看你才不正常!” ("They're not scary. Nobody's not normal. You're not normal!")

老铁们想想,粉丝是网红的衣食父母吧?你李美越自己也是吃这碗饭的,转头就把热情粉丝比作“动物”,说人家“不正常”。这是什么心态?典型的“端起碗吃饭,放下碗骂娘”,而且是当着全球直播的面儿骂!蠢就算了,关键是坏!

恶意曲解,挑拨离间:甲亢哥想体验中国理发,去了家店。理发师一看他那“脏辫”,挺实在地说:“这结构太复杂,我们不太会弄,怕给你剪坏了,解开就回不去了。”这话多实在,多负责任!结果李美越怎么翻译的?他跟甲亢哥说:“He says your hair is too dirty and messy, he doesn't want to do it.”(“他说你头发太脏太乱了,不想给你弄。”)

这纯粹就是无中生有,恶意歪曲!还好甲亢哥有点脑子,觉得不对劲,又找了旁边懂英文的助理(一说是路人)重新问了一遍,才搞清楚真相。要不然呢?这家理发店平白无故就要背上“歧视黑人”、“傲慢无礼”的黑锅,甚至可能上升到整个中国形象的问题。这李美越安的什么心?你说他是翻译水平不行?鬼才信!他中文流利得很,英文更是母语。这明显就是故意的,想看甲亢哥出糗,或者说,想借此抹黑咱们。事后那家理发店都说了,因为这事儿,他们店通过短视频平台来的客流直接少了30%!李美越公开道歉是道歉了,但压根没私下跟店家沟通道歉。这损失谁来赔?

轻佻用词,侮辱女性:在车上,李美越跟甲亢哥说,要不要给你介绍个中国妹子?他用的词是“chick in China”。“Chick”这个词,在美国俚语里啥意思?稍微了解点英文的都知道,这词儿相当轻浮,类似于中文里的“妞儿”、“小妞”,带有不尊重的意味,尤其是在公开场合对陌生人或者不熟的人用,非常不礼貌。

甲亢哥一听,当时脸色就变了,连连说“No! No! No!”,还把李美越搭过来的胳膊甩开了。可见,连甲亢哥这个以搞怪、有时甚至有点“疯癫”著称的网红,都觉得李美越这话不合适,越界了。

结果李美越事后还在评论区嘴硬,说什么“chick就是女孩的意思”,“在美国大家经常用”。放屁!这纯属是把无知当个性,把低俗当幽默。还狡辩说甲亢哥在上海去了相亲角,所以他这么问没毛病。这更是强词夺理,去相亲角是了解民俗,跟你用侮辱性词汇介绍女性有半毛钱关系?

这几件事一出,网友们直接炸锅了!“辱华”、“辱女”、“坏种”、“两面人”、“吃中国饭砸中国锅”的骂声铺天盖地。大家觉得这已经不是简单的“口误”或者“文化差异”了,这就是人品问题,是骨子里的傲慢和坏。甚至有人怀疑他这波操作是故意的,就是想破坏中国的国际形象,“其心可诛,必须举报!”

道歉避重就轻,越描越黑

眼看舆论汹汹,掉粉哗哗的(几天掉了几十万粉,从770万掉到730万左右),李美越坐不住了,在4月1号发了个道歉视频。可这道歉视频,看得人更来气了!总结下来就几点:

甩锅“节目效果”和“文化差异”:老调重弹,说自己是为了“整活儿”,是为了“幽默感”,没想到“适得其反”。还说用“chick”是美国文化,是大家误会了。

否认“辱华”动机:强调自己一直在做“中国文化出海”的内容,不可能故意黑中国。

自证“清白”:说自己账号一年就三条广告,两条钱还没到手,做视频纯粹是“热爱中国文化”。(这话谁信啊?他公司都开了,商标都注册了,视频报价几十万一条,你说你不为挣钱?)

为侮辱粉丝辩解:说评论粉丝“不正常”是看了甲亢哥以前在国外的视频,有些外国粉丝行为确实“抽象”(比如舔手、学猴叫、薅头发),相比之下,中国粉丝已经很好了。——这话听着像是在夸中国粉丝,实际上还是在坚持他那个“粉丝不正常”的论调,只不过换了个说法。

这道歉,说白了就是避重就轻,毫无诚意。把恶意的曲解、侮辱性的言辞,轻飘飘地归结为“节目效果”和“文化差异”,把网友当傻子糊弄呢?还拉踩全球粉丝来洗白自己对中国粉丝的侮辱,这脑回路也是清奇。

结果可想而知,网友们根本不买账,评论区继续沦陷。他那套“热爱中国文化”的说辞,在铁一般的事实面前,显得无比苍白可笑。

扒皮“老赖”:人设早已崩塌,黑料一箩筐

其实啊,这次给甲亢哥充当翻译的事件,只是点燃了早就埋下的炸药桶。李美越这人,早就不是什么“白莲花”了,他的“人设崩塌”也不是第一次。

身份造假?“中美混血”还是“美越混血”?

他一直对外标榜自己是“中美混血”,靠这个身份吃了不少红利。但早年间,有网友扒出他自己承认是“美越混血”,说母亲是越南人,父亲是美国人(还有一说是外祖父是美国人,有1/4美国血统)。他名字“美越”两个字,似乎也印证了这一点。后来为了在中国发展,是不是刻意模糊甚至修改了自己的出身背景?这就很值得玩味了。爱中国可以,但没必要造假血统吧?这从根儿上就不真诚。

“宠妻人设”崩塌,婚内出轨还家暴?

早年上《非正式会谈》那会儿,他可是靠着“爱老婆”、“顾家好男人”的形象圈了不少粉。结果呢?2020年、2021年那会儿,他被前妻(一位北京姑娘)发长文控诉,锤得死死的。

前妻爆料,李美越在她怀二胎期间就出轨(据说不止一人,包括空姐),还被抓个正着。不仅不悔改,还摔妻子手机,威胁要带走孩子。长期对妻子进行精神虐待(PUA),贬低、辱骂(吵架时故意用英文骂,让妻子听不懂反驳不了),甚至以自杀相威胁,阻止妻子曝光真相。妻子还晒出了医院诊断证明,显示患有焦虑障碍和创伤后应激反应(PTSD)。

这事儿当时闹得挺大,证据链也挺完整(报警记录、监控、聊天记录都有)。李美越一开始还嘴硬否认,后来证据实在太硬,才被迫道歉。但他道歉时还特意强调自己的中国居留权是靠工作签证,不是靠婚姻。这脑子啊,关注点永远是怎么保住自己捞钱的饭碗。

这桩丑闻当时就让他“塌房”过一次,粉丝掉了不少,商务也黄了。只是互联网记性不好,加上他后来靠着“东北大花袄”又火了一把,很多人可能都忘了这段黑历史。

所以你看,李美越这次在甲亢哥直播里的表现,什么侮辱粉丝、轻佻辱女、恶意曲解,其实一点都不奇怪。这跟他被前妻控诉的那些行为,简直是一脉相承的:自私自利、缺乏尊重、谎话连篇、出了事就甩锅狡辩。

“爱国生意经”:当“文化输出”沦为敛财工具

李美越的翻车,可以说是戳破了当下互联网上一种畸形的“财富密码”——外国人靠“爱中国”人设捞金。

这些年,确实有不少外国网红,靠着说几句中国好话,夸夸中国发展,或者像李美越这样,利用一些中国文化符号(比如东北大花袄),就迅速积累起大量粉丝,赚得盆满钵满。

这本身没啥问题,跨文化交流是好事,有人真心喜欢中国、传播中国文化,大家也乐见其成。但怕就怕那种,嘴上喊着“爱中国”,心里想的却全是流量和生意;把“文化输出”当成一种表演,一种敛财的工具,实际上对中国文化、对中国人民缺乏最基本的尊重。

李美越就是个典型。他穿着东北大花袄在国外走秀,你说这是“文化输出”?我看更像是“行为艺术”,一种博眼球的噱头。真正的文化输出,是建立在理解和尊重的基础上的。你一边穿着中国的衣服标榜“热爱”,一边又用侮辱性的词汇形容中国的粉丝和女性,这不就是精神分裂吗?这不就是赤裸裸的“吃饭砸碗”吗?

他可能觉得,只要掌握了“爱国”这个流量密码,就可以为所欲为,说什么、做什么都有人买单。但他忘了,或者说根本不在乎,今天的中国网友,早就不是那么好忽悠的了。大家看得清清楚楚,谁是真心交流,谁是投机取巧;谁是文化使者,谁是跳梁小丑。

甲亢哥这次中国行,虽然风格夸张,但他那种不带滤镜的好奇、真实的互动(挤地铁、跳广场舞、逛菜市场、去少林寺感受),反而让很多国内外网友看到了一个更真实、更有活力的中国。这种不加修饰的真诚,比李美越那种精心设计的“大花袄表演”,更能打动人心。

结语:尊重是底线,真诚永不过时

李美越的翻车,不是偶然,是必然。从身份疑云到婚姻丑闻,再到这次翻译风波中的种种恶劣行径,他用自己的行动,一步步把自己钉在了“虚伪”、“投机”、“两面人”的耻辱柱上。央视的打码,不过是给他这出荒诞剧,画上了一个阶段性的、带有强烈警示意味的句号。

这件事也给所有想在中国发展的外国网红,以及整个网红行业敲响了警钟:人设终究是会崩的,唯有真诚才能长久。别把观众当傻子,靠虚假人设骗来的流量,总有一天会加倍反噬。

尊重是跨文化交流的底线。无论你是哪国人,想融入一个新环境,首先要学会尊重当地的文化和人民。抖机灵、玩梗可以,但不能没有底线,更不能触碰侮辱和歧视的高压线。

流量不是护身符,更不是挡箭牌。粉丝再多,影响力再大,也不能为所欲为。公众人物要对自己的言行负责,尤其是在涉及民族感情、文化尊严等敏感问题上,更要谨言慎行。

至于李美越,掉粉几十万可能只是个开始。失去了信任,他的“爱国生意”还做得下去吗?他那套“中国文化出海”的故事,还有人信吗?我看悬。

就像有网友评论的那样:“穿大花袄不等于爱中国,尊重才是流量的底线。”这话,值得李美越,以及所有想吃“跨文化红利”的人,好好掂量掂量。

0 阅读: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