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这几天,世界算是开了眼了,见识了什么叫总统级别的“行为艺术”。特朗普政府先是对着全世界挥舞关税大棒,对所有进口商品加征“对等关税”,搞得全球市场鸡飞狗跳,人心惶惶。接着,就在大家以为要迎来一场全球贸易浩劫的时候,他又突然来了个180度大转弯,说哎呀,看你们(除了中国、加拿大、墨西哥这几个“刺头”)没报复我,表现还不错,我给你们暂停90天,关税先降到10%意思意思。唯独对中国,不仅不暂停,反而变本加厉,关税从威胁要加到104%(在原有基础上加34%再加50%),直接蹦到了最新的125%!
你瞅瞅这操作,前脚刚信誓旦旦说美国的政策“绝对不会改变,永远不会改变”,后脚就自己打自己脸。美东时间4月9日早上6点多还发推让大家赶紧买股票,几个小时后就宣布暂停关税,股市应声暴涨。这变脸速度,翻书都没这么快吧?很多人都在骂,说这特朗普是不是疯了?他到底懂不懂经济?还有人质疑,这反复横跳之间,是不是又有人靠内幕消息割了一波全球韭菜?
说实话,看到特朗普这通骚操作,我一点都不奇怪。这完全符合他那套商人逻辑和“交易的艺术”——先用极限施压把你吓个半死,制造恐慌,然后再稍微松松手,给点“甜头”,让你感恩戴德,同时还能分化对手,孤立那个最硬的骨头。这套路,玩得是真溜。但问题是,治国不是做生意,国家信誉不是儿戏。这么搞,短期内可能真能唬住一些人,但长远看,美国的“老大”地位和信誉,算是被他自己玩得稀碎。布林肯卸任后都说了,欧洲那些盟友打电话给他,抱怨说没法再信任美国了。
那么问题来了,特朗普搞出这么一出“关税闹剧”,反复折腾,他图啥呢?他哪来的底气这么干?
关税数字游戏:50%以上就是自嗨
首先得明白,特朗普这关税战,很大程度上就是“喊着玩”的。咱们得说清楚,5%的关税和20%的关税,那是有本质区别的,真能影响企业利润和决策。但从20%加到50%,这影响就边际递减了,很多贸易就没法做了。至于从50%往上加,加到104%还是125%,甚至是特朗普明天高兴了喊个500%,经济学上讲,区别真不大了。
为啥?现代经济利润都很薄,中国工厂很多产品利润也就5%-10%。就算美国货,有几个能扛住50%的关税?经济学上有个词叫“关税死亡税率”,一旦超过这个线,你喊多高都没意义。因为总有办法绕过去,比如转口贸易。香港那点地方,每年都能“本地产”或者“转口”上千万吨大豆卖给大陆,你问他地在哪?他让你别管。美国当年封锁不住中国商品转口,我们现在也封不住美国商品转口,而且压根也没打算彻底封死。
转口贸易成本也就增加百分之几。美国对全世界加征关税,最低10%(暂停后),那中国商品实际关税可能就是10%加点转口费。美国商品到中国,也是按中国对转口国的低关税加点转口费。特别是原材料和中低端产品,想完全隔绝根本不可能。
那特朗普为啥还要把数字往天上喊?很简单,为了表演给他的基本盘——那些“红脖子”看。特朗普需要不停地告诉他们:看,我在为你们战斗!我在赢!我在让美国再次伟大!红脖子们教育水平有限,搞不懂经济学的弯弯绕绕,他们就认死理:数字越大=总统越强硬=我们赢麻了。甚至很多美国普通人真的以为,加的关税都是中国企业在付钱。
所以,当特朗普把关税喊到100%以上时,中国这边反而觉得“正合我意”。你喊100%,我们就跟100%;你喊200%,我们也跟200%。反正都是无效数字,谁不会喊啊?就是要陪你把这个数字游戏玩下去,把泡沫吹大,大到连最迟钝的红脖子都开始怀疑:这100%多的关税,真能是中国人付钱?我超市小票上的价格咋越来越贵了呢?
特朗普一开始就把调门拔得太高,直接喊到54%,没几天就104%、125%,把牌打完了,搞得自己现在很被动。中国这边看透了你的底牌,就是死跟,而且是不假思索地跟。你特朗普想通过喊个大数字换取红脖子高兴,我们偏不让你如意。这就像当初特朗普在白宫对泽连斯基说“你没牌了”,现在轮到他自己没牌了。真想打关税战,也该在“死亡税率”下一点点加,每轮加个3-5%,那才是实实在在的疼,也能真收到点税。上来就王炸,对手没吓住,自己就尴尬了。
美国例外?物质基础才是硬道理
特朗普这通骚操作,背后反映的是一种深层次的焦虑。美国长期以来有一种“美国例外论”和“历史终结论”的迷思,觉得自己的制度、价值观是天选的、终极的。福山当年写《历史的终结》,认为西方自由民主+市场经济就是人类终极形态。这种想法,本质上是建立在美国绝对的物质优势上的。
咱们得承认,美国的先天条件确实是“天选之国”。国土面积跟中国差不多(937万平方公里),但大部分在温带,两面临大洋,适合居住和耕种的面积全球第一。农业极其发达,玉米产量占全球近三分之一,三大主粮不仅自给自足,还是全球最大出口国之一。人口3.3亿多,是发达国家里最多的,比日德法英加起来还多。
资源禀赋更是没得说。铁矿石储量全球第九,铜矿第七。能源方面,石油储量第九,天然气第五,煤炭储量更是全球第一!而且,美国还是现在全球最大的石油生产国(超过沙特)和天然气生产国(超过俄罗斯)。这底子,太厚了。
工业实力,在没有中国参与比较的“副本”里,也是傲视群雄。GDP总量全球第一,遥遥领先(除了中国)。制造业增加值,如果不算中国,美国占G7(七国集团)的将近一半。发电量,如果不算中国,美国是4.28万亿千瓦时(2020年数据),比G7其他国家加起来还多。
这种全方位的物质优势,是美国过去一百年能称霸世界、搞出“美国例外论”的基础。物质决定意识嘛。以前的对手,无论是德国、日本,还是苏联,都有明显的短板。欧洲英法德国土面积小,资源匮乏;日本更是地少、资源几乎全靠进口;苏联国土虽大,但大部分是高寒地带,出海口又被堵死。
但中国不一样。国土面积、人口规模跟美国一个量级。粮食产量各有千秋。自然资源禀赋,虽然油气煤不如美国,但铁矿储量更高,铜矿差不多,整体上没有致命短板。以前中国落后,主要是技术不行。
可到了2010年之后,情况变了。中国工业化基本完成,技术追赶上来。2010年,中国制造业增加值首次超过美国。到现在,中国制造业规模是美国的两倍多,比整个G7加起来还多。钢铁、水泥、化纤、汽车、造船、手机、电脑……你能想到的工业品,中国产量基本都是世界第一。发电量,2023年中国是9.46万亿千瓦时,是美国的两倍多,超过G7总和。连曾经最大的短板——半导体,在美国极限打压下,虽然还很艰难,但也硬是顶住了,华为手机的回归就是个标志。
这是美国历史上第一次,在物质生产力上被另一个国家全面超越。它引以为傲的绝对物质优势,在中国面前不存在了。这才是美国政客陷入歇斯底里、特朗普搞出这些疯狂操作的根本原因。所谓的“美国例外论”“山巅之城”,在物质基础被动摇后,也就成了笑话。
特朗普的算盘与困境
特朗普想干嘛?他张口闭口“让美国再次伟大”(MAGA),怀念的是19世纪末到20世纪中叶,那个工业产值占全球30%-40%、关税壁垒高耸、制造业空前强大的美国。他想效仿当年的林肯、昆西·亚当斯,通过高关税保护本土工业,让制造业回流。
想法很“复古”,但现实很骨感。
人从哪来?美国现在1.67亿劳动人口,80%干服务业,制造业就业常年就一千多万。中国呢?第二产业就业人口2.1亿。这点人,想重建世界工厂?除非生产力有革命性突破。而且,红脖子们嘴上喊着要工厂,心里想的是加州白领那种轻松多金的生活,真让他们去拧螺丝、缝耐克鞋,他们立马翻脸。
产业链在哪?美国有尖端技术,但中低端产业链早就外移了。工业原料加工、零部件生产,大量依赖进口,尤其是中国。想自己搞?重建产业链需要天文数字的投入和漫长的时间。
能源够不够?美国现在工业用电一年1万亿度左右,只占总发电量的23.6%,还停留在上世纪90年代水平。中国工业用电占总量的近68%。美国要恢复“世界工厂”地位,发电量至少得翻倍,甚至更多。建电厂不要钱?不要时间?不要人?
物流跟得上吗?美国铁路系统老化严重,港口吞吐能力跟中国比差远了(全球前十大港口美国一个没有)。重建基础设施,又是钱、人、时间的问题。拜登那个万亿基建计划,投到交通上的连20%都不到,杯水车薪。
特朗普可能也知道这些困难,但他更在乎的是政治效果。高关税这招,成本最低(签个字就行),见效最快(能立刻制造新闻、煽动情绪),还能反复用。今天加20%,明天加50%,后天说不定就加500%。对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挨个敲竹杠,总有像越南那样愿意“谈条件”的(虽然谈了也没用,美国要的是零逆差,越南根本做不到)。
对内,高举“制造业回流”大旗,就能稳住红脖子基本盘。至于能不能真回流?特朗普估计心里想的是:“关我屁事!”他只需要让红脖子们相信“正在回流”就行了。就像他当年吹牛说孙正义要投5000亿,马斯克指出不可能,他还很生气,因为事实不重要,他要的是那个“说法”。
但这种搞法,短期内能唬人,长期必然反噬。
得罪盟友:对加拿大、墨西哥、欧盟、日韩等盟友也下狠手,逼得加拿大带头反击,欧盟也准备报复清单。连最听话的以色列,表示愿意所有商品零关税+买美国货消除逆差,特朗普居然说“感谢你,但17%的关税一分不能少”。这还怎么谈?把潜在盟友都推到对立面。
坑害自己人:高关税最终是美国消费者买单。物价上涨,超市小票越来越长,红脖子再迟钝也能感觉到疼。美国企业,尤其是依赖全球供应链的科技公司(苹果、特斯拉等),成本飙升,市值暴跌。连“懂王粉头”马斯克都受不了,公开骂特朗普的贸易顾问纳瓦罗是“白痴”。加州这种科技和贸易大州,州长纽森甚至公开喊话要绕开白宫和中国等伙伴谈豁免,威胁要扣留联邦税。
动摇根基:特朗普的支持者主要是底层白人(红脖子)。他的关税政策,实际上是在“劫贫济富”,损害的恰恰是这些对价格最敏感的群体的利益。短期内也许能靠“反华”情绪撑着,时间一长,当红脖子发现生活成本飙升,承诺的工作岗位却遥遥无期时,民意就会崩盘。毕竟,美国连禁酒、禁毒都搞不定,走私只会更加猖獗。
中国的应对:奉陪到底,打到你疼
面对特朗普这通王八拳,中国的应对策略很清晰:
对等反制,绝不手软:你加多少,我跟多少。54%也好,104%也好,125%也罢,针锋相对,毫不犹豫。就是要打破你“极限施压一定能赢”的幻想。70多年前我们一穷二白都敢在朝鲜跟你硬碰硬,今天我们有全球最完整的工业体系、最大的国内市场,岂能让你吓倒?
精准打击,打蛇七寸:中国的反制措施,不是瞎打。针对大豆、高粱、汽车、飞机等,都是打在美国的“票仓”和敏感产业上。暂停芬太尼合作,更是捏住了美国的“软肋”。把美国企业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限制对美出口关键物项,都是实实在在的牌。
分化瓦解,争取多数:美国是对全世界开火,中国只针对美国。对其他国家,我们继续开放,降低关税,欢迎来做生意。这就形成了鲜明对比,让世界看清楚谁是麻烦制造者。同时加强与欧盟等主要经济体的沟通协调,争取建立统一战线。
办好自己的事,练好内功:贸易战肯定有代价,出口受影响,国内就业、物价也会有压力。但关键是稳住阵脚,集中精力发展国内经济,推动产业升级(新能源、新材料、智能制造等),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只要中国经济基本盘稳固,外部压力再大,“天也塌不下来”。
结尾
说到底,这场博弈,比拼的不仅是经济实力,更是战略定力、国家意志和民心士气。
特朗普想靠短期、粗暴的讹诈,逼迫中国让步,服务于他个人的政治利益和过时的“美国再次伟大”迷梦,这注定行不通。
美国是有底气,它的地理、资源、科技、金融霸权还在。但这些底气,正在被特朗普政府这种疯狂、短视、反复无常的政策快速消耗。
当一个国家的领导层,把国际关系当赌场,把国家信誉当筹码,把经济政策当儿戏,那它离真正的衰落也就不远了。
所以,关税战要打多久?咱妈说了:我们不主动挑事,但也不怕事。你美国要打多久,我们就奉陪多久,一直打到你清醒为止,打到你的红脖子们都觉得这关税数字荒谬为止。
欢迎“点赞”、“转发”、“评论”、“关注”我,记得“标星”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