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小诗,写尽秋天的美,你最喜欢哪一句?

一号诗巷有诗词 2024-11-04 12:08:34

诗词有约,一号诗巷欢迎各位的到来。

秋天的景色,放远了看是一种美,放近了看又是另一种美。

而秋天的美,总是于宁静之中饱含着清透,也总是于绚烂之中饱含着柔和……。那样静静地看上一眼,就足以让人陶醉,从而跌入浪漫的诗行。

读过了华岳的《酒楼秋望》,本期我们来欣赏清朝诗人黎简的一首《小园》。

这首诗全篇句句写得令人心动,作者将秋天的美尽收笔底,堪称一首灵气十足的佳作,更值得被背下来。

小 园

清·黎简

水景动深树,山光窥短墙。

秋村黄叶满,一半入斜阳。

幽竹如人静,寒花为我芳。

小园宜小立,新月似新霜。

黎简,字简民,一字未裁。号二樵,又号石鼎道人、百花村夫子,我国清代岭南著名诗人、书画家。

黎简在诗书画方面都有着很高的造诣,他曾诗学李贺和黄庭坚,对诗歌写作“精益求精”。黎简一生的足迹未曾出过岭南,但他和他作品的名气却传遍大江南北。

遗憾的是,如此优秀的诗人,在我国历史上却长期没有地位,直到改革开放后才被具有慧眼的学者发现,从而给予了他走入正统书籍的机会。

写山水风光,也写社会现实……,简黎诗作的题材比较广泛,我们本期所分享的这首《小园》就属于“山水风光”范畴。

此诗主要描写了黎简于一个小园里的所见所闻,表达了作者对秋日风光的赞美与热爱之情。

开篇即画境,首联在第一时间就吸引了读者:水景动深树,山光窥短墙;秋水平阔,水波荡漾间,树木的倒影也在随着晃动。矮矮的围墙上,露出美丽的山光。

首联的美,不仅仅在于它有着空间上的灵活变换,还还在于它有着丰富的色彩晕染与饱满的田园气息的融入。

我们可以发现,作者在写作的时候,是将视线从低处的“水景”移向了高处的“山光”。与此同时,因为有了“水”“山”这样两个自然物象的特意突出,画面的空间也被巧妙地放大,从而体现出广阔静谧的美好特征。

“短墙”的添入,一边含蓄地扣住了题目,一边又将鲜明的田园生活氛围与气息注入诗中,带给读者一种莫名的亲切感。

前一句静中有动,后一句以矮见高,让人的想象力在不知不觉中被激发出来。

(总感觉此诗将首联与颔联颠倒过来了,也不知是不是后人在收录的时候不小心所致。当然,这只是笔者自己的主观看法,因为无论从内容还是从形式方面,好像颔联与首联互换一下位置都会更符合五律的特征。)

我们继续来品诗吧:秋村黄叶满,一半入斜阳;秋天的村庄里,到处都落满了黄叶,这村庄一半的范围恰好被斜阳所照射。

相较于首联而言,这一联的色彩则要显得更加鲜明一些。

不得不承认,当在看到颔联的时候,人的心情与眼眸也被瞬间亮点了。

金黄色的树叶落满了整个村庄,这种安详而又恬淡的景象,再次传递出了美好的田园气息。

橘红色的夕阳洒在一半村庄上,这种情景又在前一句的基础之上,把“村庄”的纯朴安然形象体现得更加饱满充分。

一者为整,一者为半。其实我们都能看出,颔联的美,美在作者的直观裁剪,也美在作者的语言锤炼,尤其是句中“满”“半”二字的运用,实乃让人叫绝。

到了颈联处,作者将笔触落在更加具体的物象上面进行描写:幽竹如人静,寒花为我芳;幽幽绿竹如人一样静静地立在那里,那朵朵菊花仿佛都是为“我”而开似的。

有广角之勾勒,就有收缩之镜头,这样的多角度融入才能让诗变得愈发生动。

而此处颈联的描写就是作者镜头收缩之下的呈现。

“幽竹”“寒花”皆为优雅之物,它们历来与雅士最为匹配。所以当作者在写到这两个物象的时候,诗的意境不但得以美化,而且作者的形象与心境也得以清晰的体现。

竹如人静,是外在的一种静雅,也是精神层面的一种静雅;

花为人芳,是外在的一种张力,也是思想内涵层面的一种张力。

静雅却傲然,宁静却也疏放,这不就是作者本人的真实写照吗?

“小园宜小立,新月似新霜。”,这个美丽的小园很适合小立,看那如霜的新月已经升起来了。

小园为什么“宜小立”?因为晚秋的天气很冷,因为晚秋的白昼很短。作者虽没有明说原因,但原因都已经在此诗的字里行间了。“新月似新霜”其实就是最充分的答案之一。

“新月如新霜”,此句不但临摹出了新月的外观,更是临摹出了新月的内在特点。所以,这里的新月是洁白的,也是清冷的。

另外我们还可以看出,从开篇到尾联,从斜阳西下到新月如霜,作者笔下的时间也在悄然变化着,这不也是“小立”的一种含蓄见证吗?

如霜新月升起,作者也准备回家,他借景语描写把更多画面留在了篇外,任读者慢慢回味咀嚼。

日日秋风光景换,满村黄叶映斜阳;读此一首,无比享受。

追逐诗词之脚步,将读写进行到底;欢迎关注一号诗巷,我们下期精彩依旧期待与您相约在此!

1 阅读:36

一号诗巷有诗词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