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小诗,无限情思,读后让人倍受感染

一号诗巷有诗词 2024-09-21 11:51:22

诗词有约,一号诗巷欢迎各位的到来。

中秋才过,秋分已临。

天空的那轮明月,又让多少善然之人情思暗涌?

秋分,“分”即为“平分”,它除了平分昼夜以外,还平分了秋季。

从这天开始,秋的凉意将愈添愈浓。而这来自于秋的凉意,在洇满天地的同时,也悄然地洇入了人们的心中。

本期我们来分享一首宋朝诗人陈允平的怀人之作。

这首诗写尽了作者对友人的思念之情,而且就语言来讲,诗的每一句都被打磨得精炼耐品,让人读后在动之以情的同时,也无不叹之以文采。

怀潘鄮屋

宋·陈允平

洛阳才解珮,过眼忽秋分。

四海一明月,千山共白云。

雁烟迷晓树,虫露湿香芹。

满纸相思字,临风欲寄君。

陈允平,字君衡,一字衡仲,号西麓,我国宋元间诗人、词人。

在平日生活中,陈允平与周密、张炎等交往比较密切。

和绝大多数诗人一样,陈允平把科举应试看得尤为重要,但可惜的是,他的仕途却异常的坎坷。而陈允平难得有为官的机会,但却每次所维持的时间都不长,并且他每次所担任的官职也都是下僚。

陈允平在为官期间还因各种原因而导致入狱,这样的经历给陈允平的身心带来了很大的影响,以至于他笔下的许多诗作也染上了颇多凄凉的色彩。

多次波折后,陈允平辞去官职,晚年隐居于山中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

我们本期所分享的这首诗乃陈允平刚从洛阳罢官后,值秋分而思念友人所写。

诗的首联在点明作者的境遇的同时,也很及时地扣住了题目:洛阳才解珮,过眼忽秋分;才刚刚从洛阳辞官,转眼就到了秋分时节。

我们上面说过,因为对功名抱有很大的热情,陈允平对科举考试极其重视,而首联里的“解佩”其实就在一定程度上印证了这一点。

但作者的“解佩”之举又无不含蓄地说明了现实的残酷,它让我们既感知到了作者内心的无奈之意,也充分读懂了作者在仕途上遭受过的坎坷与不公。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季节的更替和秋气的转凉便让作者的内心更加敏感,从而不由想起了远方的老朋友。

颔联虚实结合,对情感初步做出了表达:四海一明月,千山共白云;在这四海之内,我们同望一轮明月,万水千山之隔,我们也能将情谊共寄天上的白云。

诗人张九龄曾有云: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二句借一轮明月拉近了离人之间的距离,也增进了离人之间的情感,每每吟来,都让人感动不已。

陈诗颔联的前一句,可谓与张诗有着同样的意境与情感张力,让读者“对月”而思绪万千,让读者“对月”而情牵万里。

人间有四海千山,天上有明月白云;所以纵然有多么遥远的距离,两个彼此思念的人都可以找到情感的依托,都能够感知到对方的心思。在后面这句“千山共白云”的渲染下,诗中的情感色彩便得以更加鲜明的体现。

“雁烟迷晓树,虫露湿香芹。”;烟霭弥漫晓树,雁字渐渐远去,虫儿在露水打湿的香芹下面低声鸣叫。

这是一处纯景物的描写。和颔联相比,这里的画面空间要略小一些,那么仅本联而言,二句之间的画面又形成了“远近”对比。

前一句借物象“雁”在契合“秋分”时节特征的同时,也将读者的视线拉向远方,并且还有力地表达出了“相思”之意。

后一句借物象“虫”在打破画面的静谧感的同时,很自然地增添了诗中的清冷之味。

值得一说的是,二句的描写都在映射作者孤独的内心,也都在烘托作者孤独的形象。

“满纸相思字,临风欲寄君。”;将自己内心的思念之情满满当当地写在纸上,对着拂面而来的秋风,想让它替我捎给你。

到了尾联处,作者才以一个“君”字点出了题目中的人物,这算是一种直白点题的方式。

不过这种点题方式是以前面的描写为基础的。那么作者将人物放在尾联处去点出来,无非是想进一步升华情感,无非是想让诗的结构更加稳固而已。

满纸相思,但凭风寄;尾联的描写其实不但让诗中的思念之情显得更加浓郁,而且还让作者心中的无奈之意也得以更加充分的体现。

思念友人,又不能相见;不但不能相见,就连传信都很困难。作者所处的这种境况,着实让人为之产生同情之心。

所以此时我们再回头去品读尾联,进而再品读全诗,就会更能理解作者的心情,就会发现此诗的韵味变得更加耐品。

晓烟连树迷秋雁,一纸相思煎煞人;读此一首,百般感慨。

追逐诗词之脚步,将读写进行到底;欢迎关注一号诗巷,我们下一期精彩不见不散!

0 阅读:18

一号诗巷有诗词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