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爹,我非小婉不娶""儿子,早点洗洗睡吧明天还要早起呢"

抗抗说小说 2024-04-25 05:23:02

父母之命

"儿子,不是爹娘不同意你和小婉姑娘在一起,实在是每次小婉姑娘来咱家,你的母亲都要病一场。他们两个人实在是八字不合啊。"深夜,童氏药房打烊后,童家父子收拾好一应事务,促膝长谈。

"爹,您也当了有三十年的大夫了,您觉得娘生病和小婉姑娘有关系吗?"童甘实在不敢苟同亲爹的言论,但也不得不低声下气的乞求道:"爹,您知道我和小婉从小青梅竹马,两情相悦。您帮我劝劝娘好不好?明明以前娘是最喜欢她的不是吗?"

"儿子,不是爹不帮你。爹也不知道说了多少次了,可是你娘就是没有理由的不同意。最后都有些魔怔了,一说你们的事情就闹个没完。上回你不是没见。爹也被你娘叨叨的没办法。"童大夫也是一脸无可奈何。其实他也想不明白,平日里看起来通情达理的妻子,怎么在儿子和小婉这件事上这么霸道。

"爹,你知道我非小婉不娶。"童甘没办法劝动娘,却十分坚定自己的心意。

"儿子,收拾收拾早点睡吧。明天还要开门呢。"仿佛没有听见自己儿子的宣言,童大夫拿起一个烛台,从药房的偏门走出去了。屋子里只剩了一盏油灯,一时间屋子就暗了下来,昏暗的灯光照在童甘的脸上,忽明忽灭。

童氏药房是临安城最老的药房,童家的人祖祖辈辈在这里行医卖药,到童老爹这一代已经是第九代了。药房开在广阳府最热闹的临安街上,这条街商铺鳞次栉比,往来客商如云,更有走卒小贩来去,十分之繁华有趣。童氏药房就在这条街最中央的位置,算是一个小二进的宅子。临街的屋子作为商铺,装潢简单,却没人敢小瞧了去;铺子后面是院子,一般用来晾晒药材,四间正房是家里人住的地方,四间偏房则是储存药材的地方;还有个小后院,厨房、杂物房都设置在此,甚至还开了块菜地种一些时令蔬菜。

童家子嗣艰难,几代单传,到了童甘这一代也只多了一个姐姐,也早已远嫁。童甘自小聪明伶俐,且天赋异禀,医术学的十分之好,童大夫颇有种后继有人的欣慰。他跟着爹爹学习医术,一直到十八岁独立看诊,如此三年,童甘依然有追赶老爹的意思,只是毕竟年幼,有些经验还是不足。

再说,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可是今年二十一岁的童甘到如今还没有成家,媒婆不知道来了多少趟,大多都被童甘搪塞了过去。别人不知道,免不了笑话,毕竟像他这样大的男子,孩子都可以打酱油了。可就算这样,童大夫和童夫人也并不着急。尤其是童夫人,她发誓要找一个知书达理、本本分分的良家女孩。

小婉就是良家女孩,是童家药房对面的陈记布店陈掌柜的三女儿,从小也是娇生惯养,知情识趣。她比童甘小两岁,两个人也是一同长大,而且两个人情投意合,心心相印。可是童夫人却不喜欢。童甘十八岁的时候,托娘亲去陈家提亲,可是童夫人却死活不同意,为这个事,两母子僵持不下,还是童夫人最后以绝食抗议,让童甘服了软。之后,每当小婉过来一次,童夫人就找理由说身体不好,不是胸闷就是头疼。

这一僵持就是三年。如今小婉也十九了,陈掌柜发了话,自己家的闺女自己疼,既然童家无意结亲,那他们也就不跟着耗着了。无论小婉是怎样的哀求,最后媒婆还是上了门。

媒妁之言

第2天, 童甘起了一大早,收拾完铺子就开了门,对面的布店也开了门。布店开门的是陈家的小儿子陈七斤,因为姐姐的原因,七斤对童家一家人十分的厌恶,看着童甘那张脸,他就气不打一处来,用鼻孔哼了一声,就转身进店了。

童甘看他那样子,摇摇头,无可奈何。最初童甘总是托七斤给小婉带话,七斤知道自家姐姐喜欢这人,也乐意跑腿。可是这几年下来,七斤把童夫人的心思也看在眼里,为了姐姐的幸福,他没说什么。可是近几个月,童夫人越来越过分,每次看见他们家人都是鼻子不是鼻子眼不是眼的,让人难受,仿佛他们陈家上杆子他们童家一样。为此,童、陈两家断了多年的街坊情义,自己的姐姐天天以泪洗面、消瘦了不少。

又是风平浪静却愁绪杂糅的一天,这一天童甘心不在焉,想着怎么再去和娘说说。为此有两次他差点抓错了药,要不是店里的小伙计看见了,他又得挨爹的鞭子了。

吃晌午饭的时候,在饭桌上童甘给爹娘端饭舀汤,小心翼翼的又恳求娘亲一次。童夫人夹着菜只说了一句:"你和小婉的事就别提了。我和花媒婆已经说定,过几天就给你相看姑娘了。"童大夫也给儿子使眼色,示意他不要再说。童甘没办法,只能食不知味的吃完了这顿饭。

饭毕,父子两人继续去铺子里盯着,童夫人去了主卧休息。可是没过多大功夫,他们家唯一的小丫鬟春夏就急急忙忙的跑过来,说夫人在房里上吊了,房门打不开。父子二人一听,赶紧跑到后边,房门果然打不开了,连窗户都锁死了,怎么拍门都不应。药房的小二也过来帮忙踹门,一番折腾,人总算是救下来了,确是昏迷不醒。

后面的事情,还用问吗?自然是童甘又一次的妥协,跪在母亲的床前赌咒发誓,一定会和小婉断的干干净净。

确实断的干干净净,童甘最后一次托七斤带消息后,没过两天就走了,说是要去拜访天下名医,他是留书走的,童夫人连一哭二闹三上吊的机会都没有,她只沉浸在自己胜利的喜悦里,根本没关注自己儿子的动向,却一直在和花媒婆计划相亲的事宜。

小婉收到七斤的消息后,去找了童甘。她苦苦的敲着童家药房的门,却没人应。她在童家药房门口边哭边喊着童甘的名字,可是直到家人把她带走,童甘也没出来。

她又接着哭了两天,等弟弟告诉她童甘走了的消息时,她连哭的力气都没有了,一下子晕厥过去。儿女是父母的心头肉啊。陈夫人和陈掌柜一边骂童夫人和童甘,一边骂自己的女儿,可是又心疼她,是打也不行骂也不行。

小婉醒来后不哭了也不闹了,好好吃饭好好睡觉,好好喝药。没过半个月,她就亲自跟母亲说,想要嫁人了。看着消瘦不已的女儿,陈夫人也是心疼,可是也没办法,只能劝到:"别担心,娘一定给你说一个好的,比他们家的臭小子好一百倍一万倍。"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一切全凭爹娘做主。"小婉是这样说的。

其实,小婉和童甘的事情,陈父陈母也没少操心,他们是十分赞同的。不说这二人青梅竹马,单说童甘这小子的一身医术、品行相貌,那就是没得挑。可是不知道,为什么童夫人却死活不愿意。为了成全两个孩子,陈掌柜甚至亲自带了好酒登门,探了探童大夫的口风,结果自然是失望而归。

女儿一耽误三年,如今就十九了,不能再耽误下去了。这几年来虽然有人笑话小婉是个没人娶的老姑娘,可是上门说亲的人家也不在少数。既然小婉已经松口要相亲,那也没必要再托着,长痛不如短痛,消息放出去,没过几天,就有几家托媒婆登门,陈夫人和陈掌柜自然小心斟酌。

童家那边,自童甘走后,童夫人又闹了几场,竟然还要过来找小婉,不过是被童大夫制止了。呸,她还有什么脸来找小婉。平日里看着人模狗样、和蔼可亲,没想到是铁石心肠、不辨是非。

陈夫人和陈大夫再不管他家的事,只一心一意给自己女儿选亲。最后定的是本城的方秀才,虽说是秀才,可是听说是才华横溢,中举是早晚的事情。陈掌柜还暗地里考察了考察这个人的人品,虽说这秀才家穷,但是他孝顺父母、对待街坊邻里也是友好,平时靠抄书、给人写信为生,性格耿直、从不做坏事。天一阁是本城有名的书店,书店的刘掌柜是个老实巴交的人,还是陈家的表亲,两家人也是来往亲密。这个秀才就是刘掌柜告诉陈家的。方秀才给天一阁抄书,每次抄的书是工工整整,每个字都是横平竖直、婉若游龙、笔力藏锋。

刘掌柜接触的多了,认定这是个考科举的人才,不说学识,光是看他做好事,刘掌柜就看见了许多次。所以在听说自家侄女小婉要说亲的消息后,立马让自己的夫人登门拜访说和。果不其然,陈掌柜和陈夫人也很满意。最后,连陈七斤也很满意。

没过一年,小婉就嫁人了。童甘还是没有回来。

0 阅读:0

抗抗说小说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