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敲黑板讲重点:朱祁镇同志,不管你最近如何在影视剧中频频露脸、各种洗白,你永远都是玷污“英宗”这个谥号的存在。你既愧对了你们老朱家的列祖列宗,也祸害了你们老朱家的子子孙孙。大明王朝的脊梁和根基,就是被你亲手给毁掉的。
话说当年开局一个碗的朱元璋同志建立大明王朝之后,因为得到尤为艰难,所以更加害怕失去,于是在总结了历朝历代的兴衰经验后,自以为是地铁血推行了两项重要政令:一是永久性地禁止宦官参政;二是为了防止百官集团核心固化,强行废除了丞相制,取而代之推行了内阁制。
从治理国家的思路上来讲,朱元璋这两项政策都是正确的、高瞻远瞩的、未雨绸缪的……但为什么前面又说他这两项政策是自以为是、自欺欺人呢?因为社会文化从司马家对着洛水放屁、当街弑杀君主之后,一千多年过去了,任何权力漏洞都变得防不胜防了。你想通过两个制度就把权力漏洞补上?别异想天开了。那些满腹才华的臣子们永远会快速开动头脑风暴来破解你的。
另外,从客观上来讲,制度的设置合理不合理其实并不取决于主观意愿,而是要看客观的实施过程和落实情况。
朱元璋去世后,立马就发生了靖难之变。在靖难之变的过程中,宫中一些看不到前途和出路的宦官便开始卖主求荣了,悄悄地成为燕王朱棣的潜伏者。所以,朱棣篡位,其实是有宦官集团的一部分功劳的。而朱棣得国不正,所以也不敢过于明显地卸磨杀驴,所以他爹朱元璋给宦官集团贴上的封印,其实在朱棣手里就开始松动了。
但是呢,朱棣毕竟能力强、水平高,能按得住他爹妖魔化的两大集团,虽有松动,但也可控。
然后,大明王朝便经历仁宣两朝。这两朝被后世称为“仁宣之治”,是一个大盛世。这没毛病!毛病出在哪里呢?毛病出在皇帝高度集权之后,皇帝本人的身体、时间、精力能不能扛得住!一个大帝国,这么大的一个摊子,事无巨细你都要亲自过问,累不死你?大明皇帝中著名的六边形战士朱瞻基同志只活了38岁,不无原因的。
其实在朱棣这爷仨时代,皇帝因为不堪其负,已经开始放权给宦官去处理一些边角料事务了。但是,我们的大明皇帝还是注意分寸的,他们是仔细研究过宦官这个群体的。古往今来,宦官大多都是穷苦出身,因为身份和身体方面的限制,他们一般也没有太多的追求,先得势再捞钱是他们的标准操作。所以,大明皇帝觉得这是宦官群体普遍觉悟、素质太低的问题,便再次自以为是提高了宦官素质门槛,把落魄读书人定为了宦官编制群体。比如本文的主人公之一——大宦官王振就是一个落第秀才。
流氓不可怕,就怕流氓有文化!不对,是宦官!宦官有文化之后,就能更好地参与到皇家事务、甚至国家事务当中去。因为宦官也有它的天然优势,他们既不属于外戚、文臣、武将任何一个势力集团,也没有在个人欲望上被限制了,用他们对于皇帝来说,还是更让人放心一点。
所以,朱瞻基同志在自己的儿子朱祁镇被立为太子之后,便安排王振为东宫局郎去服侍朱祁镇。王振扮演的角色是什么呢?就是朱祁镇的玩伴和书童。所以,朱祁镇后来一直叫王振“大伴”,原因就在这。
又到了讲人性的时候了。咱们都是从小孩子长大的,试问孩子一般会跟谁的感情最深?是不是孩童时间陪伴自己时间最多的人?所以尽管朱瞻基的历史表现很优秀,但是他安排一个宦官去跟自己的接班人建立第一情感纽带,实属不智。
公元1435年正月,享年38岁的朱瞻基同志驾崩了,至于是病死的还是累死的,那不重要。
当时继位的朱祁镇只有九岁,肯定是不能亲政的,按照管理,国家大权还是掌握在英宗的祖母、太皇太后张氏(诚孝张皇后)手里。
但是,张太后虽然秉政,可男女有别的传统礼教也摆在那里,你张太后幕后操盘可以,但抛头露面确实不适合。所以外朝的内阁“三杨”——杨士奇、杨荣、杨溥,自然也掌握了绝大部分的权力。请大家记住,这种局面依然是大明王朝当时的最优解。
可谁也别把小皇帝不当皇帝,搅屎棍朱祁镇开始搅局了。他继位不久,便不断给大伴王振授权、背书,让他成为了宦官中的绝对大佬——司礼监掌印太监。
而王振这个人是读过书的,还是有点小聪明的。他知道自己不过是暂时性的狐假虎威,要想继续风光下去,必须得拉帮结派。所以一开始他并没有瞎来,而是结交了一帮大臣,让人感觉这人挺会来事的。
可一个人的欲望克制是需要极高功力才能完成的,像王振这种半吊子读书人没那个水平。到了1441年,王振就敢因为按照祖制宦官没资格参加皇家宫殿的落成典礼而公然发牢骚,而15岁的朱祁镇也是奇葩,为了让自己的大伴开心,把新建成的宫殿大门打开,让王振入宫参加宴会。相当于打脸自己的老祖宗和百官,让王振率先走红地毯过过瘾。
但这个时候,问题依然不严峻,因为朱祁镇还没有亲政。王振头上还有张太后和“三杨”背后的文官集团压制着,很多事情也不敢太放肆了。
1442年,太皇太后张氏病逝了,大明王朝失去了一个最有控制力的当家人。而此前,“三杨”中的杨荣已于两年前病逝了,杨士奇也因儿子杀人被连带罢官了,此时文官集团也只有一个年老的杨溥在撑场子,被杨荣引入内阁的大学士马愉、曹鼐因资历太浅,威望不够,说话根本不好使。
之后,便是王振弄权的舞台了。他在张太后去世后,便迫不及待地把朱元璋当年挂在宫门上那块禁止宦官干预政事的铁牌摘下来,态度十分嚣张。然后各种培植亲信、大肆敛财,具体就不一一介绍了。
反正大家要记住,朱祁镇和王振彻底放飞自我、疯狂二人转,是后来土木堡的底坑。
宦官推翻王朝祖制专权,尽管皇权因为情感亲密度没啥意见,但其他阶级和集团呢?勋贵集团是咋想?咱们祖上为大明流血流汗,结果我们混得还不如你一个没有卵子的太监,咱能心里舒服吗?文官集团是咋想?咱们十年寒窗、穷经皓首,一路过关斩将才捞到一个国家编制,结果却要被你一个身体都不完整的太监呼来喝去,你让我们情何以堪?要早知道这样,咱们还不如打小就去练葵花宝典呢,读啥圣人书?
宦官专政,一如既往地彻底引爆了大明王朝的阶级矛盾。因为宦官专政确实太伤害其他阶级的主观情感了。这个时候,必须要请朱元璋同志出来发表一下获奖感言,你真的能堵死“宦官干政”这个口子吗?你可以挂铁书,就有人可以给你取下来,你作何感想呢?
那么,大明王朝的宦官专政又跟后来的土木堡之变扯上什么关系了呢?这一切还是要从大明王朝和蒙古的历史恩怨说起。当年大明把元朝赶出中原,蒙古重新回到了草原时代,并慢慢分化成了东鞑靼、西瓦剌的局面,并跟大明建立了相对友好的外交关系。
所以,从这也可以看出,战争从来就不是什么目的,而是一种手段,根据需要,和平还是战争是可以随时切换模式的。
和平时代,不同国度靠什么去维护关系?贸易呗!但是,咱以前也讲过,草原部落跟中原地区搞经济贸易,那简直就是自取其辱。因为中原的农耕民族在你们的大草原上基本上就没啥必需品,而你们对中原的盐铁、茶叶、丝绸、陶瓷等等都是求知若渴,大家怎么平等合作?
所以,大明后来为了维护双方关系的稳定,便开启了“保护性的交易模式”,只要你们政治上叫我大哥,我们大明便在经济上予以照顾。怎么照顾呢?逢年过节,你们随便带点土特产过来,咱给你丰厚的回礼,而且是按人头发红包。
这样一来,蒙古人穷生奸计,便把这种福利当成了发财致富的门路了,到大明朝贡的队伍越来越庞大了,从最开始的一两百人变成了后面的两三千人。因为大明朝是按人头回礼的。就跟很多工程项目,是按上报人数发工资一样。
大家都是聪明人,是不是发现一个巨大的问题——中间商吃差价的问题。你们蒙古虚报人数、滥竽充数这些都没问题,大明的经办官员你们不得分一杯羹?不然他们怎么会配合你们欺上瞒下呢?
这一情况,毫无利益地加剧了宦官集团和文官集团的利益冲突。你们蒙古跟谁串通一气,另外的人便会愤怒至极。权力,对于有些人来说,要能变现才有意义。就是在这种内外勾结的情况下,一方面大明的财政负担越来越重,另一方面大明的内部矛盾益发严重。
公元1449年,王振因为没有捞到满意的好处,突然下令公事公办,按实际人数给蒙古使团发红包。这样一来,一下就断了很多人的财路,也引爆了很多人的愤怒。
瓦剌人马上找了一堆破借口比如联姻不成,来给自己“骗不到就抢”打掩护。当然这背后也有瓦剌部这么多年吃饱喝足了,扩张欲望也随之膨胀了的原因在里面。总之,瓦剌立马就挥兵南下了。
而大明朝堂不出意外地开启了狗咬狗模式:文官集团弹劾王振的宦官集团惹出了大祸,宦官集团反咬文官集团中饱私囊;文官集团表示事情是谁惹出来的就该让谁去平息,宦官集团则表示国家大事不分你我,谁都别想撇干净……总之,那画面非常热闹、非常狗血。
还记得前面说的“朱祁镇和王振彻底放飞自我、疯狂二人转,是后来土木堡的底坑”吗?为啥呢?因为宦官专政引爆了该死的党争,土木堡之变其实就是党争的畸形结果。
时年二十出头的朱祁镇正值血气方刚的年纪,在心腹大伴王振的拾掇之下,突发奇想要来个御驾亲征。估计是他把自己想象成他爹朱瞻基、他太爷爷朱棣、他高爷爷朱元璋了。
群臣自然是极力反对,因为那是阉党提出来的,必须要反对。况且,群臣之中确实也有很多人跟瓦剌部暗通款曲,战场相见会很尴尬。但是,一生只爱王大伴的朱祁镇自然不会听他们的,最后以皇帝的无上权威拍板,谁都不许请假,除了留下一小部分人帮弟弟朱祁钰守京城外,其余全都跟朕去打蒙古鬼子去,让你们见识见识朕的威猛。
后世清朝修史,文人阶级把朱祁镇的土木堡之变全部甩锅给了朱祁镇的无知无畏和王振的惑上乱国,这其实是不客观的。文官集团在这件事之中难辞其咎。
有很多事,想当然是非常可怕的。朱祁镇和王振为了证明自我、打压文官集团而以军事小白的身份去主导了这次大规模军事行动,结果是可想而知的。党争剧烈的情况下,除非是主导者掌握了绝对的先进技术与资源,否则就会是丢人现眼。
土木堡之变的具体过程咱就不具体介绍了。确实是非常丢人,但也不全是咱们所看到的全是朱祁镇、王振的瞎指挥、不作为所导致的,比如有没有勋贵集团想借刀杀人清除王振集团或者让王振丢人现眼的因素在里面?但还是那句话,这么大一次事故,总得有人最后担责。所以必须有王振听不进任何正确意见、即便是战败撤退也不忘衣锦还乡,要舍近求远去自己家乡得瑟一下、王振因担心自己的财物流失所以力主夜宿土木堡而放弃尽快入驻20里外的怀来县城……
咱主要说说最后的恶果。王振就不说了,当场被禁军将领樊忠击杀,但英宗后来回忆说是王振引咎自杀的,反正就是因此没了。朱祁镇本人则是成为了一名皇帝俘虏,后面还成为了皇帝汉奸,一路帮瓦剌人叫开大明城门,让瓦剌人走绿色通道兵临北平。至于文臣武将,那就更惨了,随从出征的英国公张辅、驸马都尉井源、兵部尚书邝堃、户部尚书王佐、内阁学士曹鼐、张益、侍郎了铭、王永和等50多名朝廷重臣战死,只有大理寺右寺丞萧维桢、礼部左侍郎杨善等数人侥幸逃出……
另外,由于俘虏众多,叛徒把大明的国防虚实和内部情况合盘托出,大明在瓦剌部眼里就跟个透明人似的,连件遮羞的衣服都没法穿了。还有朱祁镇带来的50多万士兵死伤大半,余皆逃散失踪,最后跑回京城的仅有极少数。还有就是含量军械的变相资敌、火器技术的外泄……
总而言之,土木堡之变让大明王朝危在旦夕。皇帝被俘、骨干锐减、精锐尽失,比三国时期蜀汉的夷陵之战有过之而无不及。
但是庆幸的是,危难时刻见忠臣,蜀汉有一个诸葛亮,大明有一个于少保。最后是于谦挺身而出、力挽狂澜,守住了京城,保住了大明的江山。可惜的是,朱祁镇厚着脸皮回到大明之后,被幽禁了七年,然后发动了“夺门之变”抢回了王位,毫无底线地恶心自己弟弟朱祁钰,还杀掉了大明的功臣和忠臣于谦。也不怪你们大明自此以后再也回不去了,你们老朱家的人做人做事都如此不讲究了,谁还敢、还愿意对你们掏心掏肺呢?
至此,土木堡之变的深远影响大家真的看明白了吗?仅仅只是上述的损失惨重吗?显然不可能。咱一点一点地来哈。
土木堡之变后,宦官集团是不是必须成为罪魁祸首?宦官集团事后是不是要被大面积反倒清算?但清算行动一定会干净吗?冤假错案有没有?漏网之鱼有没有?后面被朱祁镇拉拢而发动“夺门之变”的关键人物曹吉祥不就是宦官吗?大明此后的宦官是不是只要有机会就会变得更加变本加厉了?
然后土木堡之变中,大明的武将是不是损失得干干净净?失去核心武将的军事系统还能叫军事系统吗?失去了军功武将集团的承上启下作用,大明的军户制慢慢也走到头了,最后变成了募兵制。也就是你们大明要出钱买人给你打仗,你的军队系统已经瘫痪了,得大量使用雇佣兵才能打得了仗。
还有,功勋武将集团基本集体下线,国家权力是不是只能在文官集团和宦官集团手里来回轮转,皇帝还压得住谁呢?为监察百官,之前搞了个锦衣卫;然后为了遏制锦衣卫,又搞了西厂;最后又为遏制西厂,再搞了一个东厂……全是在饮鸩止渴。
不要怀疑,大明王朝至此之后,就进入了文官集团和宦官集团不死不休的内斗死循环。不要诧异魏忠贤后来为什么敢称九千岁,也不要诧异后来的东林党如此嚣张,一切都是因为朱祁镇,他毁了大明的根基、破坏了大明的生态。
某人曾说大明王朝是三无王朝——无明君、无明臣、无明将,虽然大家都知道这纯属扯淡,但为什么依然有人愿意去相信和接受这种荒诞言论呢?因为你们大明老朱家确实不争气呀!让世人对你们老朱家深感失望的源头在哪里?不就在你朱祁镇这里!
所以,后世说什么“大明亡于崇祯、亡于万历、亡于嘉庆”,不好意思,在老易的心目中,大明就是亡于你朱祁镇。
有时候,历史了解深了,是很容易对一些瞎编胡造的历史剧深恶痛绝的。都这样了,还有一些影视剧要把朱祁镇塑造成一个魅力四射的魅力男,这让人情何以堪呢?
最后,为了表明咱不是光挑朱祁镇的刺了,实事求是地讲,朱祁镇一生只干了两件好事,一是临终前赎罪般地废除了大明史上的殉葬制,二是生了一个非常优秀的儿子。除此之外,确实找不出他的任何亮点了。朱祁镇同志,咱尽力了,请多多包涵。不是咱不想说你点好,而是你确实乏善可陈。
这货说多了,委实有点给自己添堵,就这么滴吧,有啥异议,咱们评论区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