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两秦持续交战的背景下,390年的局势依旧紧张。这年三月,姚苌率领部队进攻前秦扶风郡太守齐益男驻守的新罗堡(今陕西眉县东南)。然而齐益男不敌,选择撤退。
与此同时,苻登也率军攻打后秦天水郡太守张业生所守的陇东(今陕西陇县)。

就在苻登对陇东发起攻势尚未得手之际,姚苌迅速带领援军赶到。面对强敌,苻登不得不撤退。但不久之后,后秦镇军将军雷恶地突然反叛,姚苌只能暂时放弃陇东,回师应对。
进入四月,前秦镇东将军魏曷飞自立为冲天王,带领氐人和胡人部队进攻后秦安北将军姚当成驻守的杏城(今陕西黄陵县)。
恰在此时,仅仅归顺后秦四个月的雷恶地再次反叛,响应魏曷飞,并且进军后秦镇东将军姚汉得防守的李润(今陕西蒲城县东北)。
消息传至陇东,姚苌计划亲征魏曷飞与雷恶地。
然而他的这一决定遭到了众将的质疑:“陛下为何不去担忧六十里外的苻登,却要去顾虑六百里外的魏曷飞呢?”
姚苌对此有自己的考量,他解释道:“朕目前无法立即消灭苻登,苻登同样无法迅速击败朕。而雷恶地此人智谋非凡,如果他向北联合魏曷飞,向西与占据北地(今陕西铜川市耀州区)的董成结盟,并且掌控杏城、李润,那么长安就不再属于朕了。”

于是,姚苌率领一千六百精锐士兵秘密赶往杏城。当时,魏曷飞与雷恶地麾下已有数万之众,而且每日仍有大量胡人、氐人前来投靠。然而每当看到有新的队伍加入敌军时,姚苌反而显得异常高兴。大臣们对此十分不解,询问缘由。
姚苌回答说:“魏曷飞蛊惑人心,其部族成分复杂。即便我能击败他们的首领,余党也不易迅速平定。但从现状来看,他们不过是乌合之众,朕将乘胜追击,一举歼灭。”
话说魏曷飞得知姚苌率部前来,而且兵力仅有一千余众,便决定倾巢而出,意图一举消灭姚苌。
然而姚苌深知硬拼无益,毕竟自己只有区区一千六百人。于是他选择坚守堡垒,故意示弱,始终避而不战。
与此同时,姚苌暗中派遣其子、中军将军姚崇率领数百骑兵,悄悄迂回到魏曷飞的背后。魏曷飞的部队对此毫无察觉,待到真相大白时已是阵脚大乱。

趁此良机,姚苌又命令镇远将军王超等人率部正面出击,夹击魏曷飞。这一战,魏曷飞全军覆没,万余将士被斩杀,魏曷飞本人也命丧沙场。
再说攻打李润的雷恶地,听闻魏曷飞兵败身死的消息后,顿时惶恐不安,连忙遣使向姚苌请降。
姚苌欣然接受雷恶地投降,并以礼相待,一如往昔。雷恶地深受感动,对属下说道:“我以为自己的智谋和勇猛足以称雄一时,但每次遇到姚翁都惨遭挫败,这真是天意如此啊!”
姚苌每次出征,都会命姚当成在营地的栅栏中竖立木牌,用来记录战功。一年多后,姚苌询问姚当成木牌的情况。
姚当成回答道:“因木牌数量太多,营地太小,已经扩建才能容纳。”
姚苌听后非常高兴,说道:“朕自成年以后,与人交战,从未有如今日这般痛快。朕以千骑之兵竟破敌三万之众,营地小才显得稀奇,怎能以大为贵?”

姚苌虽然击败了魏曷飞,收服了雷恶地,但后秦境内仍有部分势力反抗他的统治,并与前秦苻登遥相呼应。
公元390年七月,冯翊郡(今陕西大荔县一带)的郭质在广乡(今陕西渭南华州区西)起兵,公开宣布归顺前秦。他向三辅地区的军民发出檄文,谴责姚苌:“姚苌残暴凶虐,其罪行令人发指。我们世代蒙受前秦先帝如尧舜般的仁政恩泽,或为朝廷高官之后,或是地方牧守之孙。与其忍辱偷生,不如为道义而死!”
此言一出,三辅百姓纷纷响应,筑堡自守,以抵抗后秦。然而郑县(今陕西渭南华州区)的苟耀却组织数千人马效忠姚苌,与郭质对抗。
得知消息后,前秦皇帝苻登任命郭质为冯翊太守,而姚苌则封苟耀为豫州刺史。随后,郭质与苟耀之间爆发多次激战。
同年十二月,双方再次在郑县交锋,郭质不敌,向东撤退至东晋控制下的洛阳。

次年三月,苻登率军进攻雍城(今陕西凤翔),迅速攻克金荣镇守的范氏堡。随后,苻登渡过渭水南下,围攻韦范据守的段氏堡,但未能得手。于是苻登转而占据曲牢(今西安东南),逼近长安。
在这段历史时期,后秦豫州刺史苟耀驻守郑县,他秘密派遣使者向苻登表达归顺之意,并承诺充当内应。苻登欣然接受,随即率领部队进驻马头原(位于长安城东)。同年五月,姚苌带领其兄弟姚硕德与右将军吴忠共同迎战苻登。
在马头原的战斗中,苻登取得了决定性胜利,成功斩杀了右将军吴忠,这位曾经俘虏天王苻坚的罪魁祸首终于伏法。
然而,姚苌迅速调整兵力,准备再次迎战苻登。此时,他的弟弟姚硕德提出疑问:“陛下一向以谨慎著称,从不轻易发动攻击,总是依靠谋略取胜。如今刚刚失利,为何反而要全力与敌军作战?”

姚苌解释道:“苻登的作战风格一贯迟缓,从不深入侦察敌情。但这次他却轻装简行,全速前进,还占据了我军东部的战略位置,这必定是苟耀与他暗中勾结的结果。如果我们行动迟缓,苻登和苟耀就会顺利会师。因此,我们必须在他们汇合之前破坏他们的计划。”
于是,姚苌果断下令全军加速推进,对苻登发起猛烈进攻,最终大获全胜。苻登被迫撤退至郿县(今陕西省眉县)。
苻登刚撤退不久,新平郡(今陕西省彬县)也落入敌手。当时,前秦任命的兖州刺史强金槌正驻守新平。
尽管强金槌是氐族人,但他选择向后秦姚苌投降,并派遣自己的儿子强逵前往后秦作为人质。姚苌毫不犹豫地接受了强金槌的投降,甚至亲自率领数百骑兵前往强金槌的大营受降。

面对众将关于安全问题的担忧,姚苌说道:“强金槌已经背叛了苻登,如果他还想加害于朕,那他又能逃到哪里去呢?他刚刚投靠我们,朕应该以诚相待,怎能因为怀疑而失去信任?”
于是,姚苌毅然进入强金槌的大营,而营中的氐族人虽然有杀姚苌的意图,但都被强金槌制止。
成功接收新平郡后,姚苌班师回朝。
在公元386年的七月,苻登带领他的部队再次抵达新平,准备夺取该地。然而,后秦皇帝姚苌得知消息后迅速率领军队前来支援新平,迫使苻登不得不撤退。
同年十二月,前秦皇帝苻登重整旗鼓,率军进攻后秦的安定郡(现今甘肃省泾川县)。对此,姚苌亲自带领部队前往安定郡的阴密县(今甘肃省灵台县西南)进行防御。

在出征之前,姚苌对太子姚兴叮嘱道:“苟耀目前驻扎在郑县,他听说朕西征后,一定会趁机前往长安见你。到时候你要设法抓住他,并处决他。”果然,在姚苌离开长安后,苟耀便如预料般来到了长安。
姚兴遵照父命,成功抓获了苟耀,并命令尹纬宣读其罪行,最终将苟耀处死。
与此同时,姚苌在安定城东击败了苻登,并为将士们设下庆功宴。席间,众将领向姚苌进言:“如果魏武王(姚苌为其兄姚襄所封的谥号)仍在世,苻登这个老贼恐怕早就被消灭了。陛下似乎太过谨慎了。”
听到众人提及已故兄长姚襄,姚苌并未感到不悦,因为他深知自己确实不如兄长。
姚苌笑着坦然说道:“我与亡兄相比有四大不足:一是身高八尺五寸,手臂垂下过膝,人们一见就心生敬畏,这是其一;二是能够统领十万大军,与天下豪杰抗衡,指挥若定,无人能挡,这是其二;三是精通古今典籍,善于讲解道义与技艺,广纳贤才,这是其三;四是统帅众多部众时,上下一心,人人效死力,这是其四。我之所以能建立功业、驱使群贤,不过是凭借计算谋略中的一点特长罢了。”听罢此言,群臣齐呼万岁。

当月,苻登与姚苌在安定郡(今甘肃泾川县)展开激战,结果苻登大败而退。次年正月,苻登册立昭仪李氏为皇后。到了二月,前秦骠骑将军没弈干率领部队投降后秦,姚苌任命他为车骑将军,并封为高平公。
在苻登出师不利之际,后秦皇帝姚苌于安定城中突患重疾,卧病在床。为应对局势,姚苌颁布旨意,命其弟姚硕德驻守李润(今陕西大荔县北),尚书仆射尹纬留守长安,并召太子姚兴从长安赶赴安定。
姚兴接到圣旨正欲动身时,征南将军姚方成进言道:“当前敌寇尚未清除,陛下又身体欠安。归降的王统、王广、苻胤、徐成、毛盛等人皆有私兵部曲,若不尽早铲除,恐生祸端。”
姚兴深以为然,遂在启程前将王统等人逮捕处斩。
消息传至安定,姚苌勃然大怒,说道:“王统兄弟乃朕同乡,对我忠心耿耿,徐成等更是前朝名将,正值朕欲重用之时,岂可轻易杀害?”
然而,这五位从前秦归降的将领在后秦一直未受重用,姚苌此番言论不过是为了掩饰而已。

同年七月,苻登得知姚苌病情加重的消息,心中大喜。他立即焚香祭拜已故苻坚牌位,宣布大赦天下,并对文武百官加官晋爵。随后,苻登下令整军备战,准备向姚苌发起新一轮进攻。
八月,苻登率大军再次逼近安定,距离城池仅九十余里。
然而,此时姚苌病情有所好转,竟亲自登上城楼指挥作战。苻登听闻姚苌亲临战场,顿时感到沮丧。与此同时,姚苌派遣安南将军姚熙隆袭击前秦另一据点,苻登闻讯惊恐万分,急忙撤退。
姚苌则率军迂回至苻登侧翼,紧随其后。
次日清晨,前秦探马来报:“姚苌营中空无一人,不知去向。”
苻登听罢震惊不已,感叹道:“姚苌究竟是何方神圣?离去不知,归来亦不知。都说他命不久矣,却仍能指挥若定!与这个羌奴同处世间,真是天大的不幸!”于是,苻登下令向南撤退至雍城(今陕西凤翔县),而姚苌也班师回安定城。

在前秦与后秦激烈交战的动荡时期,后燕慕容垂再度挥师南下,目标是彻底铲除丁零部落。促使慕容垂下定决心的因素,不仅在于丁零部屡次反叛,更因为丁零部主动出兵进攻后燕。
提及丁零族首领翟辽,他在公元388年三月曾向后燕皇帝慕容垂请求投降。然而,慕容垂拒绝接受其请降,这使得翟辽转而自立为“魏天王”,并改元“建光”,史称“翟魏”。
翟辽最初以黎阳(今河南省浚县)为都城,同年五月迁至滑台(今河南省滑县)。建立政权后,翟辽频繁发动军事行动,既南下袭扰东晋,又北上对抗后燕。
到了公元389年四月,翟辽率军南下攻打东晋的荥阳郡(今河南省荥阳市),成功俘虏了太守张卓。同年十月,后燕任命乐浪王慕容温为冀州刺史,驻守信都(今河北省冀州市)。
翟辽则派遣故堤诈降,并趁机刺杀了慕容温。

进入公元390年正月,西燕皇帝慕容永率领部队攻打东晋的洛阳。东晋雍州刺史朱序从河阴(今河南省孟津县东)渡过黄河迎击慕容永。慕容永战败撤退后,朱序率军追击,一直追到白水,距离西燕都城长子(今山西省长子县)仅剩两百里。
此时,翟魏天王翟辽得知洛阳空虚,决定率军夺取洛阳。朱序闻讯后迅速回师,成功击退了翟辽的进攻。
同年八月,东晋龙骧将军刘牢之率军攻打由翟辽之子翟钊据守的鄄城(今山东省鄄城县北)。翟钊不敌,被迫逃往黄河北岸。刘牢之继续向西追击,直逼翟魏都城滑台。翟辽急忙率军出城迎战,在滑台郊外与刘牢之展开激战。
最终,翟辽不敌刘牢之,只得退回城中坚守。与此同时,原本响应翟辽的东晋叛将张愿再次归降刘牢之。这一连串打击使翟魏国力逐渐衰退。

到了公元391年十月,翟魏天王翟辽去世,其子翟钊继位,并改元“定鼎”。
翟钊继位后,妄自尊大,竟然对后燕的邺城(今河北省临漳县西南香菜营乡邺镇村)发动进攻,最终招致亡国之祸。
当翟钊攻打邺城时,后燕迅速派遣辽西王慕容农率军击退了翟钊。随后,后燕皇帝慕容垂决定亲自南下巡视冀州各郡,并准备讨伐翟钊。
十二月十日,慕容垂从都城中山(今河北省定州市)出发,前往鲁口(今河北省饶阳县)。
392年二月五日,慕容垂继续行军,途经河间(今河北省献县)、渤海(今河北省南皮县),最终抵达平原郡(今山东省平原县)。此时,翟魏天王翟钊派遣将领翟都进攻馆陶(今山东省馆陶县),并驻扎在苏康堡。
三月,慕容垂进一步南下,计划攻打驻守苏康堡的翟都。月底,慕容垂率军逼近苏康堡。

得知慕容垂亲征的消息,驻守苏康堡的翟都深感恐惧,决定放弃苏康堡,撤退至都城滑台。
面对慕容垂御驾亲征,翟魏天王翟钊自知不敌,急忙派使者前往长子,向西燕皇帝慕容永求救。
虽然西燕与后燕一向势如水火,但双方尚未直接交战。慕容永对此犹豫不决,于是召集众臣商议对策。
尚书郎鲍遵建议道:“让这两方相互厮杀,待其两败俱伤后再乘虚而入,这正是卞庄刺虎之计。”
然而,中书侍郎张腾持不同意见,他说道:“慕容垂强大而翟钊弱小,根本谈不上什么疲弊可乘!不如立即出兵救援,形成三方鼎立之势。陛下只需派兵前往中山,白天多设疑兵,夜晚多点火把,慕容垂必定心生畏惧而回师自救。那时,我军从正面出击,翟钊从后方夹击,此乃天赐良机,万不可失!”
纵观当时局势,后燕强盛,西燕与翟魏相对弱小,三方鼎立才是维持平衡的关键。张腾的策略无疑是上策,可惜慕容永未能采纳。最终结果自然可想而知。

公元392年六月,慕容垂率军一路向南推进,抵达了位于黄河北岸的黎阳。此处与翟魏的都城滑台仅隔一条黄河。
此时,翟魏天王翟钊早已在黄河南岸布下重兵严阵以待。
六月十六日,慕容垂率领部队向西行进,来到距离黎阳四十里的西津渡口,准备渡过黄河。
慕容垂命令士兵制作了一百多艘牛皮筏子,假装装载着士兵和武器,沿河逆流而上。翟钊得到消息后,立即带领部队从黄河南岸赶往西津渡口。然而,就在翟钊离开营地的同时,慕容垂派遣中垒将军、桂林王慕容镇等人趁着夜色掩护,从黎阳悄悄渡过了黄河。
慕容镇等人成功渡河后,迅速在南岸修筑起防御工事。等到天亮时分,营垒已经全部建成。这时,翟钊才得知情况有变,又急忙率部返回,对慕容镇发起攻击。
慕容镇按照慕容垂的指示,坚守营垒不出战。翟钊的部队在一夜之间来回奔波,早已疲惫不堪,面对坚固的营垒一时无计可施,渐渐萌生退意。

就在此时,慕容镇突然下令出击,同时辽西王慕容农也已从西津渡过河赶来增援,两路夹击翟钊。
翟钊的军队瞬间土崩瓦解。他仓皇逃回滑台,带上家眷和残余部队北渡黄河,逃往白鹿山(今河南省辉县市西),凭借地势险要进行防守。慕容农率军紧追不舍,但未能攻下白鹿山。
慕容农判断翟钊缺乏粮草补给,难以长期固守,于是决定撤军,只留下部分骑兵继续监视。不久之后,翟钊果然下山寻找食物。慕容农得知消息后迅速回师,将翟钊击败,其部众大多被俘。翟钊本人则独自逃脱,前往长子投靠西燕。
西燕皇帝慕容永任命翟钊为车骑大将军、兖州牧、东郡王。然而一年后,翟钊再次叛变,最终被慕容永所杀。
翟魏灭亡后,有六位原前秦官员向后燕投降。这六人分别是:郝晷、清河郡人崔逞、崔宏、新兴郡人张卓、辽东人夔腾以及阳平郡人路纂。他们在前秦动乱时曾投奔东晋,并被东晋孝武帝任命为冀州各郡太守,率部曲驻守黄河以南地区。之后,他们又归附于翟辽,接受翟魏的官职。

随着翟魏覆灭,六人再次选择向后燕投降。慕容垂接纳了他们的投降,并根据各自才能予以任用,使翟魏原有的七郡三万余户百姓得以安定。
随后,慕容垂颁布诏令,任命章武王慕容宙为兖豫二州刺史,镇守滑台;同时任命崔荫为慕容宙的司马。他还任命自己的侄子彭城王慕容脱为徐州刺史,镇守黎阳。
此外,慕容垂将徐州境内的七千余户百姓迁至黎阳,然后率领部队北返。
值得一提的是,崔荫在为官期间表现卓越。他曾辅佐过太原王慕容楷、陈留王慕容绍和乐浪王慕容温等四位亲王,因其正直廉洁且德才兼备而备受敬重。四位亲王甚至对他颇为忌惮。崔荫在任期间减轻赋税徭役,吸引了大量流民归附,深受百姓爱戴。

到了公元392年十月,一些滞留在关中的巴蜀人宣称脱离后秦,重新归附前秦皇帝苻登。苻登得知消息后十分欣慰,认为这是一个有利时机,于是命令当时驻守关中的窦冲对前秦发动一次进攻,并特别下诏任命窦冲为左丞相。窦冲随即率部移驻华阴(今陕西省华阴市)。
然而,窦冲向东转移的行动引起了东晋新任雍州刺史杨恢的注意。
慕容恢是慕容昙之子,于当年十月刚刚接替朱序担任雍州刺史,驻守襄阳(今湖北省襄阳市)。
不久,慕容恢接到情报,前秦将领窦冲正率军东进。他推测窦冲的目标可能是东晋控制下的洛阳。
于是慕容恢迅速做出部署:命令将军赵睦驻扎金墉(今河南省洛阳城西北),同时派遣河南郡太守杨佺期进驻湖城(今河南省灵宝市西北),主动向窦冲发起进攻,成功将窦冲击退。最终,窦冲撤退至野人堡(今陕西省蒲城县西北)驻扎。
此后半年时间里,前秦与后秦之间没有发生战事。

到了393年五月,前秦左丞相窦冲突然发动叛乱,背叛了苻登。窦冲一向自恃才华,曾上书请求苻登封他为天水王,但遭到苻登拒绝。因此心生怨恨,于同年六月自称秦王,并改元“元光”,公然与前秦分庭抗礼。
由于窦冲所建立的政权国号同样为“秦”,显然有取代前秦之意。
苻登得知此事后勃然大怒,决定暂时搁置对后秦的军事行动,转而讨伐窦冲。
七月,苻登率领大军抵达野人堡。窦冲自知不是苻登的对手,便派使者前往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向后秦求援。
话说窦冲的使者抵达长安,当时姚苌与太子姚兴都不在城中,留守长安的是尚书仆射尹纬。
尹纬派遣使者前往安定(今甘肃临泾县),姚苌说道:“太子仁德宽厚,远近皆知,但他的英明谋略尚未展现于世人面前。我以为可让太子率兵救援窦冲,若能击败苻登,必能树立威名。”
姚苌听后深以为然,于是命令太子姚兴从东边返回,率领部队前去救援窦冲。

姚兴,字子略,当时年仅二十八岁,前秦时期曾担任太子舍人。姚苌外出征战时,姚兴常常留守长安。
姚兴酷爱经典史籍,即便身处战乱也从未荒废学业。他仁慈且富有威信,深受当时人们的敬重。接到救援窦冲的命令后,姚兴并未直接赶往野人堡与苻登交锋,而是选择率军前往苻登位于新平郡(今陕西彬县)的重要据点——胡空堡,意图以围魏救赵之策解救窦冲。
从安定到野人堡有四百余里之遥,而从安定到胡空堡不过百余里,因此姚兴很快便到达了胡空堡。
当苻登得知姚兴攻打自己关中的要地胡空堡时,顿时惊恐万分,急忙放弃攻打窦冲,回师救援胡空堡。
成功解救窦冲之后,姚兴并未与撤回的苻登展开战斗,而是转向西北进攻前秦另一领地——平凉郡(今甘肃华亭县),大肆劫掠一番后凯旋而归。
不久之后,姚苌仍命姚兴返回长安镇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