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岁不是终点:当“性价比”不如年轻人,我们靠什么赢?

寻琴观看商业 2025-04-09 01:20:55

35岁的焦虑,是生活给予的挑战,也是成长的契机。

在生活的长河中,35岁往往是一个特殊的节点,如同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面临着诸多挑战与抉择,焦虑也常常如影随形。今天,让我们走进两位35岁+朋友的真实经历,看看他们如何在焦虑中突围,探寻生活的多元可能。

小倩,一位在职场摸爬滚打15年的资深人士,经历过商场运营管理、酒店行业,最终在汽车零售行业深耕了13年。她自认为是个焦虑体质的人,从大学时期对未来就业和人生规划的担忧开始,焦虑就如附骨之疽。结婚后,生活似乎还算平稳,但随着孩子的到来,新的焦虑接踵而至。

2021年底小倩迎来了孩子,然而,就在产假期间,外部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此前经济形势一片向好,她在工作中也成绩斐然,可2022年一季度中国经济开始下行。当休完产假回到工作岗位,她发现一切都变了。

曾经轻松超额完成目标的她,如今连基本目标都难以企及。要强的她陷入了严重的内耗,难以接受这样的落差。不仅工作上压力巨大,产后身体的变化,加上疫情反复,让她的掉发问题变得异常严重。经医院诊断,她处于中度焦虑状态,甚至需要靠药物维持正常的精神和工作状态。

面对焦虑,小倩没有选择坐以待毙。在意识到自己状态不佳后,她积极寻找改变的方法。当时工作需要员工通过小红书进行自媒体营销来获客,她决定自己先带头尝试。没想到,两三个月的时间,她就运营出一个拥有七八千粉丝的账号。这个成果不仅让她找回了信心,也让她摸索出了一些突破工作瓶颈的方法。

同时,她坚持运动,通过瑜伽、普拉提等方式缓解情绪。运动促使多巴胺分泌,改善了她的睡眠,身材和精神状态也越来越好,心情自然舒畅许多。工作上,她不断创新,尝试各种线下活动,虽然效果不如以往经济繁荣时显著,但主动出击的行动让她逐渐适应了经济下滑的局面,也明确了自己的目标。经过一系列调整,她的心态变得更加健康,自信心也从依赖平台转向依靠自身能力和认知。

折翼,从事声音设计和配音工作多年,经营着录音棚和咖啡厅。配音行业收入下滑的速度远超他的预期,虽然一直想尝试转型,但现实的冲击还是让他感受到了焦虑。收入减少了约50%,可生活支出并未减少,经济压力带来的焦虑不言而喻。不过,他逐渐对这种焦虑脱敏,不再过度关注收入的起伏,开始思考新的发展方向。

折翼在配音行业收入下滑后,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职业规划。他将更多精力投入到新的尝试中,比如筹备新的项目。去年5月,他加入一个当下流量大、节奏快的品牌项目,在这个过程中,他全身心投入,学习新的品牌理念、运营方式,接触不同的客群,带领新的团队。忙碌而充实的工作让他无暇焦虑,而且项目进展顺利,处于做加法的良好状态,这让他深刻体会到只要持续向前,就会迎来新的机会。

35岁,在职场中常常面临尴尬的境地。两会提倡弱化35岁年龄限制,但客观上,这个年龄段在竞争激烈的行业中确实面临诸多挑战。

小倩所在的团队有很多充满创新活力的00后,他们初入职场,没有家庭负担,可以全身心投入工作,熬夜与客户沟通也不在话下。而小倩这个年龄段的人,上有老下有小,有房贷车贷,还有子女教育和父母养老的经济压力,时间和精力都被分散,在职场竞争中很难像年轻人那样“all in”。例如小倩到晚上10点就犯困,11点必须睡觉,否则第二天就没有工作状态,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她在工作中的时间投入。

折翼作为创业者,也有自己的困扰。孩子处于高需求陪伴的年龄段,他希望能有更多时间陪伴家人,因此选择了一种相对“国企式”的创业节奏,6点半下班,周末和节假日休息。这种选择在二线城市生活成本可控的情况下是可行的,但也意味着可能会失去一些客户,因为客户有时会在周末等非工作时间有需求。不过,折翼认为这是自己在家庭和事业之间做出的平衡选择。

在二线城市,生活有其独特之处。相比一线城市大厂标准化、说裁就裁的残酷,二线城市的企业除了业绩,还讲人情,这让职场人有一定的安全感。但随着年龄增长,竞争力变弱带来的收入减少、职位下降等问题依然不可避免。

比如小倩身边很多人在面临经济下行时,生活和工作都受到了影响。像她的发小,高中留学回来后从未上过班,和妻子一起选择经营小生意,陪伴孩子成长,虽然经济来源不明,但这种生活状态在一线城市很难实现。还有一些朋友从一线城市返乡,如在北京做游戏的朋友回到贵阳后,花了近两年时间筹备自己的事业,目前在学习AI相关知识。

职场危机的本质是“准备危机”。30岁的你若能做到——

用技能筑起护城河,用健康储备续航力,用人脉织就安全网,用认知打开新视野,

那么35岁将不再是恐惧的深渊,而是蜕变为行业资深者、创业开拓者或自由职业者的跳板。正如管理学家德鲁克所言:“真正的稳定,是让自己成为流动的河,而非静止的湖。”

资料来源:他们咋活的



0 阅读:0

寻琴观看商业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