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水年华之糖厂(四十三):厂长赵海基接待何通运父子俩|连载

李子闲话 2025-01-11 22:54:48

连载故事/虚构文学

主题及内容/均属作者原创  

胜德糖厂,寂静又带着些许喧闹,处在冬日暖阳中。此时还没正式开工,处于员工们匆忙上班的时间段。

每当有职工经过办公楼看到那辆小轿车的时候,都暗暗啧叹,只觉得这种进口小轿车,肯定是不便宜,普通人或许买不起,估计坐如此一辆小轿车前来的人,也很不简单。

从小轿车里走出来的两个男人,是从省会市那边,不远千里来到胜德县,来这个县糖厂办事的,并且在昨晚就已经住旅馆一宿。

其中一个年纪大的男性,叫何通运,他是省食品进出口公司的总经理,因此不仅在业界有一定的名望,并且在政商界都算是个人物,长得胖矮的他,走起路来似乎有点迟缓和笨拙,毕竟是五十九岁的老男人,快退休的状态。

并且,何通运的头发大半已白,还有些秃顶,眼睛也总是半眯着,仿佛满脸的笑容可掬,让人觉得他是个又笨又傻的小老头,然而没有人看得出,他那眼里透着的精明。

而跟何通运并肩走进办公楼的,是他的儿子,何志杰。

何志杰穿着笔挺整齐的西装,走起路来也相当工整。

他身材中等,不胖不瘦,样子温文尔雅,戴着个细边眼镜,并且脸很干净,也很白,让人觉得他就是有个白脸书生,肯定是受过相当良好的教育。

事实上,他的学历,也是在这个年代属于相当不简单的。

他曾在国内读过三年的专科,后又被他父亲送到了德国留学,毕业于温茨堡大学,读的是两年制的工商管理专业,已经属于是硕士研究生。

他刚拿到毕业证就回国,还没有选择好发展方向,却整天在国内的企业之间到处考察。

其实以何志杰的学历,无论在哪个单位以及哪个企业,估计都会受到高度的重视,从而给他一个好职位以及好待遇。再加上,有他父亲的身份地位,随便说一句话,都可以让他获得一份好工作。

然而,何志杰却有着不简单的志向。

他由于出过国,见识相当的广阔,也只感到,现在可是国内创业的好时期,他的理想是自己做出一个企业,而不是在某个企业里任职,哪怕是让他当一把手,他也觉得会受到束缚,不像做自己的企业那样,自己说了算。

而这一次,何志杰跟着父亲何通运前来胜德县糖厂,一方面是想看一看这个工厂的运作,从而得到借鉴启发,另一方面,他也想熟悉一下父亲所做的业务,或许能给父亲帮上忙。

父子俩走进这个糖厂的办公楼后,就直接往着厂长赵海基的办公室走。

何通运跟赵海基有着很多年的交情,并且他当一把手的省食品进出口公司,也跟胜德县糖厂有着重要的业务往来。

胜德县糖厂所生产出来的成品糖,有百分之六十是出口,都是由省食品进出口公司采购并办理通关手续,从而发到海外去。

因此,赵海基也必须给何通运面子,甚至可以说,他也得看何通运的脸色。

没一会,父子俩就来到了赵海基的厂长办公室门前。

虽然门是敞开着的,可何通运还是礼貌的敲了敲门,让坐在里面正沉浸思索问题的赵海基,即时暗暗一惊。

“老赵!我又跑来探望你啦,这次我把我儿子带上!”何通运对着里面的赵海基客气地说。

赵海基立刻露出热情的笑容,他站起来,走上前迎接何通运以及何通运的儿子何志杰,并且伸出手来,进行了热烈的握手。

他对何通运说:“何总!你怎么来我们这边视察指导,也不说一声啊,我好跟我们厂里的同志,列队欢迎你。”

听到赵海基这样的话,何通运即时笑得更开怀,他对赵海基说,赵海基这是太捧他了,他这个省级的进出口公司总经理,哪需要赵海基带着下属列队欢迎他,更何况他这次的到访,也是个人性质。

紧接着,何通运又对赵海基介绍他的儿子,说他儿子何志杰刚从德国留学回来,现在还没有想好在哪里工作,虽然读的是工商管理,但想找到一个好的单位并不容易。

赵海基此前从来没有见过何通运的儿子何志杰。

他即时表现出对何志杰的赏识,并且问何志杰读的是不是硕士研究生,当看到何志杰点头后,他连连称赞:“人才!人才啊。要不,来我们这个小县城的糖厂,我给你安排个位置。”

紧接着,赵海基又说,他只觉得,让何志杰这样的经天纬地之才,前来胜德糖厂这样的县属企业,真的是屈就了何志杰,也让何志杰得不到真正的发挥空间。

何志杰就笑着说,他哪里是什么经天纬地之才,他读书虽然是读得多,但还没有什么工作经验,因此在实践方面还不是很好,只希望多跑企业,增长见识。

赵海基就再次夸何志杰,说何志杰年纪轻轻,却这么的懂得谦虚,实在是难得。

接下来,赵海基就让外面的文员秘书,给何通运父子俩,准备好茶水,从而坐下来好好的聊。

聊着聊着,还是聊到了业务本身。

何通运对赵海基说:“老赵!现在国外的白糖市场,可是越来越竞争激烈啊,所以这个技术真的很关键,你们是有技术部门搞研发的,这技术,到底搞得怎么样了,有没有突破?”

赵海基一听,暗暗有些紧张,额边有些皱纹和青筋的位置,也变了颜色。

因为他知道,何通运所主导的进出口公司,不仅是向他们胜德糖厂采购,还在省里不少的糖厂当中,寻找供应商,因此胜德糖厂如果质量技术跟不上,何通运是可以随时取消对他们的采购业务。

因此在这个事关糖厂生存的问题上,赵海基可是相当的慎重,不敢掉以轻心。

他立刻对何通运说:“有!我们在技术方面是一向相当重视的,并且也尽可能提供好的待遇,吸收大学生去做技术,现在已经有研发成果了,要不,你跟我走一趟我们的技术科,我跟你讲一下我们的成果。”

说完后,赵海基就起身,带着何通运以及何志杰父子俩,一起走向办公楼的技术科。

在这个过程中,赵海基保持着他实事求是的作风,说他们在技术上虽然还是有一些不足之处,可现在已经是不断努力提高。

此时,办公楼的另一层,技术科里,几个技术员都在认真的进行工作,而技术科的科长,五十岁的杨玫惠,作为总工程师,就忙个不停的审核着各个技术实验。

杨玫惠曾经在县化工研究所工作,自从胜德县糖厂设立后,她就被调到这个糖厂来,负责技术方面的一切事宜,虽然她仅仅是中专学历,没有读过大学,可她对制糖技术的造诣,还是相当有水平,经验很丰富。

技术科的一个职员,走到她的办公室门前,对她说:“杨工,赵厂长正带着两个重要的客人过来视察我们技术科,让我们准备一下,拿一些研究成果出来。”

杨玫惠一听,就说:“知道了。”

紧接着,她就走到外面去,一直走到了正在做实验的许惜君跟前,对许惜君说:

“惜君,你最近做出来的研究成果,是我认为最有水平的,一会儿你就跟赵厂长他们讲解一下。”

许惜君听后,对杨玫惠说:“好的,杨工。”

-(未完待续)

-欢迎评论,转发,收藏,关注,点赞,谢谢!这是作者持续勤奋创作的原动力!  

0 阅读:3

李子闲话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