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水年华之糖厂(十四):落泊中年男与梁成建逐渐成知音|连载

李子闲话 2024-12-17 03:16:37

连载故事/虚构文学

主题及内容/均属作者原创   

冬季的暖阳,照射到晃动的青黄树叶之间,混浊的工业空气中,仿佛也透着生产的节奏。

清早的胜德糖厂,由于工人们都刚上班,因此有一个短暂的寂静期。

而这个时候通常是车间主任召集所有车间内的人员,进行一番训导。

梁成建所在的车间,一共有三十多人,而车间主任只有三十多岁,他走到所有人的前面,开始说话。

说所有车间员工意外的是,车间主任这天显得格外紧张,以及不敢往着某一个方向张望,说话的声音也比平时少了很多。

本来所有人都以为,有一个新来的工友,也就是那个四十多岁的中年男,车间主任将是介绍一下,让所有人认识的。

但奇怪的是,车间主任只字不提这个新工友,仿佛把他当成不存在一般,也不想过去交流半句,更没有交待什么工作任务给这个中年男。

而这个四十多岁的中年男,就一脸的唏嘘,表情无比落寞。

他的脸上有不少胡须根,似乎是因为如此一把年纪,沦落到要来这样的车间干活,也就没必要用刮胡刀去仔细的刮一刮。

他的脸容是和善的,但眼神当中却是透着锐利,仿佛能看透每一个人的内心,任何细小的细枝末节以及表情,都瞒不过他的双眼。

他整体给人的一种印象,就是相当的有气概,大气凛然,也是相当的正派,刚直得让人看他一眼,就油然而生出一种敬畏。

而当所有车间工人都干活的时候,这个四十多岁中年男,由于没被安排到工作任务,他也不想去找车间主任揽活干,只是静静的坐在一个角落,拿出他的钢笔,无事把玩一下。

他的手指,完全没有体力劳动者的粗糙,显然是从事文书工作多年。

而把玩钢笔时,他竟然能把钢笔转得出神入化,似乎这个钢笔已经跟他为伴多年,被他驯服一般。

一连几天,没有人知道,这个在他们车间里出现的四十多岁中年男的来历,以及这个中年男有着什么样的过往,究竟是在车间里干什么的。

因为他似乎一天到晚都不用干活,仿佛是要在这里打发时间,又或者是等待着什么。

可中年男却是友好的,他四十几岁的样子,本来可以摆出一副长辈的架子,让别人以为他有着什么样的背景以及职衔,但他并没有。

相反,他跟所有的青工,都逐渐的混了个熟悉。

在上班期间,中年男是既不抽烟也不喝酒的。

可一旦下班后,他去饭堂打了盒饭回车间吃的时候,却是拿出一瓶小小的二窝头,然后灌几口进嘴里,仿佛以这样的酒精,却麻醉他的神经,让他忽略眼前颓废不堪的现状。

梁成建和工友们,逐渐跟中年男有说有笑,互相聊天。

中年男虽然健谈,似乎什么都能聊,并且给人相当博学的感觉,却从来不透露,他过去是做些什么,以及有着什么样的覆历。

甚至根本没有人知道,他叫什么名字,连车间主任也不知道。

最终,在所有车间里的人都不知道怎么称呼他时,他才说出,他姓陆,叫他陆同志就可以。

陆同志如此一把年纪,他下来车间,并没被分配到具体的工作任务,让人觉得他挺落泊的,却又很自在,也不知道他是否能收一份工资,以及他为啥被安排在这个车间。

而每当他看到青工们干活很累以及需要帮忙,他都会力所能及的出手帮忙,尽管他一看就不是干活的人,是靠笔杆吃饭的那类人。

有一次,梁成建在车间要独自抬重物,陆同志看到后,很热心且以温暖的声音对他说,让我来助你一臂之力吧。

结果梁成建本来需要很吃力的干这个活,在陆同志的帮助下,很轻松就完成。

他心里很是感激,在跟工友们吃饭的时候,他饭盒上有一块鸡肉看上去特别的油嫩,就让陆同志夹来吃。

陆同志却露出和蔼亲切的一笑,对梁成建说:“年轻人,你自个吃,我年纪大,哪需要这么多肉,也没干啥活。”

逐渐的,整个车间所有的工人,都对陆同志这个前辈,心生敬仰,以及觉得他很友好,很和善,很有亲切感。

然而他的过去,却依然是对所有人来说,是一个谜,充满着神秘感。

结果在某一天,车间里竟然传起了一个让所有人都震惊无比的消息。

有人在外面打听到,陆同志其实在厂部那边,是挂着个虚职,而他被派到车间来,也就是跟一般的储备干部进厂入职时,需要到基层磨炼差不多,也就是说,陆同志是从别的地方调来的。

这让所有人都只想着,通常厂部的那些上了年纪有管理职位的人员,都是从县委或县府机关部门那边调来的,那么陆同志是否也同样来自县委或机关部门?

然而假若陆同志的原工作单位,真的是县委那边,以他这样的年纪资历,估计是很不简单的领导,他哪里有可能被放到车间来,以工人的身份,在这里接受所谓的基层磨炼,转来转去打发时间,还让青工们跟他有机会接触?

因此,这种说法,很快就被车间里的青工们,都认为是胡说以及完全不靠谱的。

而当他们向陆同志询问证实,陆同志只是苦笑起来,还笑得相当尴尬,难堪,并且摇头,仿佛完全不想多说。

某一天。

梁成建干完了一整天的工作任务,看着时间已经是傍晚差不多六点,可以下班了。

他却无意中发现,在车间内某一个阴暗的角落位置,一面满是突兀不平以及裂痕遍布的水泥墙处,陆同志竟拿着一块石灰,在那里像个古代被贬谪的诗人那样,挥笔赋词,写在墙上。

虽然是用石灰所写,可陆同志写出来的字,简直能堪称是书法家的笔迹,这笔力,以及字中透出的遒劲,是梁成建能看得出来的。

而陆同志写的竟然两句七言:

四十五载功与绩,老骥伏枥心未息。

梁成建看得瞠目结舌,他心想,陆同志这文采以及这诗句当中展现出来的文字功底,那是相当的厉害,绝非是普通人能随意一笔而就,便可写出来的。

但陆同志却似乎像无聊中练练手,挥一挥笔墨,很轻松就从头写到尾,整个过程不需几秒钟时间,并且这些字仿佛是连笔的,有着一些草书的味道。

“好句!好书法!”

梁成建走上前去,眼里流露出尽是啧叹,他是发自内心的欣赏这些文字以及书法笔迹,也钦佩这个前辈,尽管他完全不知道,这个前辈过去的一切。

陆同志看到梁成建这个后辈青工走过来,显得很是意外。

他笑着以沙哑的声音,对梁成建问:“年轻人,你看得懂吗?你是仅仅觉得我写的字好看吧?”

梁成建的爷爷以前是私塾先生,因此自小就教他古诗词,并且也教习书法,而他在读中专时,也对这些课外书很感兴趣,在学校图书馆看了不少这方面的书籍。

他对陆同志说,他知道老骥伏枥的出处,是曹孟德的《步出夏门行·龟虽寿》。

整个诗他也能背得出来: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并且,陆同志所写的这些笔迹以及书法风格,有着柳宗元的柳体笔风,估计是练过柳体很长的时间。

陆同志惊喜地瞪大了眼睛,望着梁成健,他兴奋地笑着对梁成建问,那么他这个书法又是否有其它书法家的笔风,除了柳体之外。

梁成建说,有可能陆同志是临摹过北宋大书法家蔡京的字,因此也有蔡体的味道,并且还结合草书,自成一体。

“人才!”陆同志由衷地对梁成建夸赞了一句。

并且他以赏识及器重的目光,望着梁成建,开始向梁成建询问,究竟梁成建在过往受过什么样的教育,以及有着什么样的工作经历。

-(未完待续)

 

0 阅读:0

李子闲话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