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3日,零跑汽车发布盈利公告,宣布2024年第四季度实现净利润转正,提前一年达成单季度盈利目标,成为继理想之后第二家盈利的造车新势力。这一成就并非偶然,而是零跑汽车在技术研发、市场定位和成本控制等多方面精准布局的结果。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60a74a40c4b6ea6d18a5ab2967e5fff7.jpg)
零跑汽车将自身定位为“车圈优衣库”,聚焦大众化新能源消费市场,特别是15-20万价格区间的C系列SUV家族,凭借“顶配级配置、中配级价格”的策略,实现了“款款皆爆款”。例如,零跑C16被称为“半价理想”,以15-18万元的价格提供接近高端车型的配置。这种“错位竞争”策略,使其在细分市场形成了垄断优势。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6fd1575706a840bdacf2c35061984290.jpg)
在核心技术方面,零跑汽车坚持全域自研,整车自研自造率高达70%,电子零部件自制率超60%,在电池管理系统、电驱电控、整车架构、电子电气架构以及辅助驾驶等方面均为自主研发。其自主研发的“Leapmotor Power”三电系统和“Leapmotor Pilot”智能驾驶系统,通过减少对外部供应商的依赖,降低了技术迭代成本。例如,零跑的CTC2.0电池底盘一体化技术,无电池包、无模组,电池与底盘极致融合,使车辆空间更大、底盘刚性更强。此外,零跑在智能驾驶方面也取得了突破,其最新车型C10采用低中高三档智能解决方案,高配版有望于2025年支持城市NOA功能。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fd6dc9ac18cc57c92440492dfebe148f.jpg)
成本控制是零跑汽车实现盈利的关键因素之一。通过全域自研和平台化运作,零跑实现了零部件的通用化和标准化,零部件通用率高达88%,从而大幅降低了成本。例如,零跑自研油冷电驱总成,功率密度达3.3kW/kg,物料成本比外采降低40%。2024年,零跑搭载CTC 2.0技术,电池包体积利用率提升15%,每度电成本压至650元,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14688f1186988e6cd85062ad29c7c4a3.jpg)
零跑汽车的成功不仅在于其精准的市场定位和强大的技术实力,还在于其灵活的市场策略和全球化拓展优势。零跑凭借聚焦大众化市场、拥有但不依赖增程、全球化拓展等打法,成功实现了盈利。2024年,零跑汽车全年累计交付近30万台,其中第四季度连续两个月交付超4万台,连续三个月同比增长超100%。零跑汽车的盈利,标志着其在新能源汽车市场中站稳了脚跟,也为其他新势力车企提供了宝贵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