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盛和夫:任何一种行为都不及“想”的力量强大

文化事昌秀说 2024-10-03 08:40:33

引言

想法决定心态,心态决定行为,行为改变命运。

有什么样的想法就有什么样的心态,有什么样的心态就会产生什么样的行为。

我们的一个想法,常常就能改变自己的一生。优秀的思维方式能够让人心想事成。

本文摘取了稻盛先生著作《活法》、《心法叁:一个想法改变人的一生》、《活力》、《京瓷哲学》中的精彩片段,希望阅读后能对您有所裨益:

一、稻盛经营学如何解读“想法”

回首过去80多年的人生,我越发体会到:心有多大,人生的舞台就有多大,心中的“想法”决定了人生的走向。

我有很多次这方面的人生经历,因此,我一直坚信这就是这个世间的真理。

首先,我想谈一谈人类的“想(思う)”为何物。

我们通常认为,“思考(考える)”很重要,即将事物合乎伦理地进行组合,然后用大脑进行推理和推论。另一方面,有不少人都认为“想”这个行为大家都会,没什么了不起的。

但是,我认为,所谓的“想”比“思考”要重要得多。我一直相信,在我们的一生中,任何一种行为都不及“想”的力量强大。

所谓的“想”,是人类一切的本源、基础,但很多人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我们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理解。

其一,我们每一天的生活中所产生的各种“想法”累积起来,造就了我们的人性、人品和人格。

也就是说,我们每天都会想这想那,通过这些“想法”的汇集,拼凑出了我们的人性、人品和人格。

有些人认为“自己合适就行,不用管别人死活”,这种人的大脑中往往充斥着自私、无情的“想法”,我想他们的人性、人品和人格如同那些“想法”一样,也会变得自私自利、无情无义。

反之,抱有同情心、善良的“想法”的人,会在不知不觉间形成富有同情心的人性、人品和人格。

可见,“想法”竟然能对我们产生如此深远的影响。

不仅如此,各种“想法”的凝聚可以打造一个人的命运,也并非言过其实。

关于这一点,100多年前英国启蒙思想家詹姆斯·阿伦曾这样说:

人是思想的主人,

是人格的缔造者,

是环境和命运的设计师。

一个人,他的周围发生了什么事,现在身处何种境遇——正是他一直以来内心的“想法”不断积累的结果。

“我的命怎么这么不好!”这种抱怨、赌气没有任何意义。

因为自己的命运既非别人强加的东西,也不是自然所赐予的,而是由自己的“想法”创造出来的。

如与家人、邻居、同事之间的关系等,所有人际关系都是自己内心的真实反映。

我们总是不自觉地认为自己身边有很多心术不正的人、骗子和坏人,这种想法也是我们自己内心的反映。

很多宗教家和圣贤都用不同的表达方式阐述过同样的观点。尽管如此,很多现代人还是不相信自己所拥有的“想法”中竟然蕴藏着那么大的力量。

但是,不管我们相信与否,实际上无论是人生的结果、人际关系,还是和地域社会之间的关系,这一切都是由我们自己的“想法”塑造出来的。

二、为什么说比能力重要的,是心中的想法?

1、“心想事成”是宇宙的法则

佛教里有“思念造业”的说法,所谓“业”就是“因”,就是产生现象的原因。

就是说,“心中所想”就是原因,这种原因产生的结果,会在现实中出现。所以,你心中想什么,你思考的内容,非常重要。

佛教就是教导人们思想中不可掺杂邪念。

主张“积极思考”的哲学家中村天风先生,出于同样的理由,也告诉我们“决不可在心中筹划邪念。”

你心中描画怎样的蓝图,决定了你将度过怎样的人生。强烈的意念,将作为现象显现——请你首先铭记这个“宇宙的法则”。

有人认为我这句话过于神秘而不肯接受。然而,这是从我至今为止的、各种各样的切身体验中产生的、让我确信的绝对的法则。

就是说,你心中想的是好事,是善念,你的人生就将是美好的;你总动坏脑筋,充满恶念,你的人生就不会顺畅。

“境由心造”。你抱怎样的“想法”,你就会成为怎样的人;你的“价值观”决定了你这个人的价值。

2、一个想法,常常会改变人的一生

在我看来,人生及工作的结果,是由这样的方程式决定的。

人生·工作的结果=思维方式×热情×能力

我曾思考“能力平庸之人是否能够度过精彩人生”,结合自己的经验,于是得出了这个方程式。

这个方程式中,第一要素是“能力”。

我毕业于小城市的大学,虽然在校园里属于较为用功的优等生,但还是无法与一流大学的高材生相比,因此我并非出类拔萃的人才。

但我相信,能力高低并非决定人生的唯一因素。

第二要素是“热情”。面对人生的热情是非常关键的要素。正因为如此,我决心“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

虽然我的能力并不高,但在热情上,绝对不能输给别人。“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是我一直强调的理念。

人们往往以为自己已经很努力了,但实际上却远远不够。“是否真正付出了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是一把非常重要的“标尺”,它能测量热情的程度。

只要拥有热情,即便能力平平,也能以勤补拙。

热情的数值范围和能力一样,都是0到100。

以我为例,能力一般,姑且算作60分。但由于我有超出常人的热情,因此热情算作90分。60×90=5400。

反之,假设有一名毕业于一流大学的优等生,能力卓著,算作90分。但由于他自命不凡、好逸恶劳,因此热情算作40分。90×40=3600。

可见,二者的结果截然不同。即便能力平平,也能依靠意志取得改变。我认为,只要倾注比别人多一倍的热情就可以改变。

然而,比“能力”和“热情”更重要的是“思维方式”。

它是指一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及哲学思想,也是一个人思考问题的角度、模式。

有的人瞻前顾后、悲观处世,有的人则充满希望、乐观处世。每个人的想法都不同。

有的人担忧环境的恶劣及世间的矛盾,于是妄自菲薄,怀疑正派及认真的处世态度;有的人则不畏贫苦,为了家人而积极奋斗。

换言之,与能力和热情不同,思维方式有从负面到正面的属性。

愤世嫉俗、犬儒主义、悲观消极、欺骗他人、游戏人生……一旦抱有这种不良的思维方式,能力和热情越高,其人生和事业就越阴暗。

优秀的思维方式能够让人心想事成。即便拥有较高的能力和热情,也会由于负面的思维方式而导致不幸。

所以说,一个想法,常常会改变人的一生。

良性的思维方式是积极的、富有建设性的,它强调与人合作共赢。

充满善意、体谅他人、心地善良、为人正直、做事认真、努力勤奋、毫不利己、抑制贪欲、心怀感恩。这些品质都属于良性的思维方式。

当年大学毕业前,我在找工作的过程中,便产生了这样的想法。我对自己说:

“虽然学生时代考试落榜,还曾身染肺结核,诸事不顺。但这并不代表幸运之神不会在将来眷顾我,不能抛弃希望,要积极向前。”

我以这样的信念坚持到底,最后在老师的介绍下,找到了一份工作,开启了全新的人生之门。

只要保持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的心态,就能战胜人生中的逆境。

即便命运多舛,即便能力平平,也不能悲观,要坚信自己的未来必将精彩。总之,乐观的信念是成功的关键。

三、如何让心中的想法发挥出最大的力量?

1、努力尽可能地抑制自己的利己心

詹姆斯·阿伦告诉我们,为了能拥有一颗像繁花盛开的庭院那样的美好心灵,我们应该时刻仔细观察、确认、整顿自己的心理状态。

如果一个人带着一颗杂草丛生的心生活,他就会变得乖僻而卑鄙,人生之路也会充满坎坷。

另一方面,怀揣美好心灵的人,会拥有良好的人品和人格,在这些人身边也会发生与之想法和人格相符的好事。

内心的“想法”就是拥有如此伟大的力量。我认为更重要的是心灵的养护和修整。

为了尽可能地抑制自己充满自私自利欲望的利己之心,让温柔美好的利他之心占据内心的主导位置,我们需要悉心养护心灵的庭院。

其实,宗教人士的修行和荒行,为的就是洗涤自己的心灵。

通过严厉的修行锻炼自己,修整内心。不仅是宗教人士,普通人也应该尝试这种洗涤心灵的方式。

我们应该把这颗一直以来利己与利他并存之心修行得越发美好,努力地净化内心这一“想法”之源。

2、以纯洁的心灵描绘愿望

如果不以纯洁的心灵描绘愿望,就不会有卓越的成功。

即使抱有强烈的愿望,如果这种愿望是出于私利私欲,那么也许能够带来一时的成功,但这种成功不可能长期持续下去。

基于反社会的动机产生的愿望,越强烈越会与社会发生碰撞与摩擦,结果只会带来更大的失败。

要想使成功长期持续下去,描绘的愿望和焕发的热情必须是纯洁的。

换言之,渗透到潜意识里的愿望纯洁与否,才是问题的关键。持有纯洁的愿望,坚持不懈地努力,那么愿望一定会实现。

3、抱有将“想法”转变为“信念”,再提升至“胆识”的强烈意愿

在拥有单纯美好的“想法”的基础上,我们还应该抱着强烈的愿望,把“想法”提升至“信念”。

“我想做这个”“我想做那个”诸如此类的“想法”,我们都可以将其变为现实。

但是,前提是这些“想法”必须非常强烈,强烈到我们为之废寝忘食。我们在着手任何一件事情时,首先抱着“想这样”“想那样”的“想法”。

这些想法大都是心中忽然浮现出来的“念头”,我们应该通过一种无论如何都要将其实现的强烈愿望,把“想法”提高到“信念”的高度。

对此,日本思想大家安冈正笃曾用“知识”“见识”和“胆识”这三个词语进行阐释。

人为了生存,需要掌握各种知识。但是,仅凭着这些知识,实际上基本起不到什么作用。

要想把知识提升至“见识”的高度,就需要把知识提升为一种不可或缺的“信念”。

但是,安冈正笃先生认为即使如此也还是不够的。

还需要将见识上升至“胆识”,即有无论如何都一定要执行的强烈的愿望或坚定的“想法”支撑的、不受任何事影响的“胆识”。

特别是当我们想做的事很有难度,在外人看来无异于痴人说梦的时候,每个人都会说“这根本实现不了”。

这时就需要我们具有非常坚定的“想法”,这种“想法”伴随的是明知不可能却仍要为之的信念。

4、用纯粹的心灵作为判断基准

古印度的梵文中留下一位圣人的话语:“伟人的行动之所以成功,与其说凭借其行动的手段,不如说凭借他心灵的纯粹。”

所谓纯粹之心,换句话说,就是做事的动机纯粹,没有私心。这与“作为人,何谓正确”的说法是一样的道理。

只要抱有纯粹之心,我们就会走上一条正确的人生道路。纯粹而没有私心,就是具备了做人的很高的见识,具备了深刻的见解。

用纯粹之心作为判断的基准,做出决定,度过人生,那么,他的人生一定顺畅,硕果累累。

以企业经营为例,成功的关键并非技术实力、经营方式、经营计划等,而在于企业家是否具有纯粹之心。

印度的《吠陀经》(《吠陀经》是婆罗门教和现代印度教最重要的经典。“吠陀”的意思是“知识”“启示”。——译者注)蕴含着非常优秀的哲学思想。

而瑜伽这一修行方式也起源于印度,瑜伽的根本是冥想。

早在3000多年前,印度人便通过冥想,使自身接近佛教中所说的“开悟”境界。“开悟”可分为各个层次,其最高层次为“瞬时理解宇宙真理”。

这是一种大智慧,事物的常理自不必说,包括近现代科学在内的知识,全都一一通晓,最终理解宇宙的根源。

这种“大彻大悟”之人精通万事万物,其智慧已达“神”之境界。

《吠陀经》便是这样的开悟者所著。如上文所述:

成功者之所以能取得成就,并非由于其使用了某种手段或采取了某种方法,而是由于其心灵的纯粹。

早在3000多年前,如神般睿智的圣者便通过这部圣典,向世人阐明了这个道理。

从这个角度思考,就能更为深刻地理解“动机至善,私心了无”。“动机至善,私心了无”中的“善”可以用“纯粹之心”来代替。

换言之,“动机是否至善”即“动机是否源于纯粹之心”。

我们必须通过这样的自问自答来审视自己的行为,以确保自己的心灵不夹杂一丝污秽。

5、设置理性的缓冲器

在判断前,我们可以先深呼吸一下,把这“本能判断”暂且搁一边,然后念想:

“等一下。稻盛先生说过,要以利他之心做出判断。我不能只想着自己是否能赚钱,还要考虑对方的利益得失。”

像这样,在得出结论前设置一个“缓冲器”,在真正确信自己的想法能够“利己悦人”后,才允许自己做出最终判断。

如果不遵循这样的判断流程,而只依靠自己的瞬间直觉,往往会做出“一味利己”的判断,这样的想法就会伤害到对方。

所以说,在“思考”这一过程中预设一个“理性的程序”,是非常重要的。

6、践行利他,来净化自己的心灵

对于任何人来说,人生的目的都是确定的。这个目的就是为社会、为他人尽力。

那么,为什么说人是为了“为社会、为世人尽力”才来到这个世界的呢?

这是因为,只有积善行,才能消除前世积累的罪孽、不净和恶业。

这个善行就是为社会、为世人尽力的“利他行”,不需要花费什么金钱,而是首先要拥有关爱和体谅之心,从这里开始就行。

也就是说,只要抱有一颗真正为他人好的和谐美好之心就可以了。这样的心态次数越多越好,次数越多就越能消除“前世积累的恶业”。

因为有了“前世积累的恶业”,这种因缘导致的结果会使我们的人生遭遇挫折。

因此,我们必须践行利他。只要如此循环往复,可以帮助我们消除不好的因缘,这就是修行。

所以,现世对我们来说,就是通过行善不断进行自我净化、自我纯化的时期。

从这个意义上说,一方面,人生就是纯化心灵的旅程,而另一方面,现世还可以说是净化心灵的道路。

只要我们不断实践利他,我们的命运就一定会向好的方向转变。

0 阅读:0

文化事昌秀说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