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俄罗斯新闻社报道,3月5日深夜,俄军通过电子战飞机锁定并干扰北约防空系统后,对乌克兰敖德萨港发动导弹突袭,精准击毁一艘悬挂巴拿马国旗的军火船。该船被指搭载英国制造的无人艇及雇佣军,计划向尼古拉耶夫州运输武器并策划针对克里米亚俄军基地的行动。乌方称袭击致2人死亡,俄方则宣称至少13名英国雇佣军当场丧生,现场救护车拉走大批尸体。
俄军此次行动结合了苏-34M电子战飞机的雷达信号探测、KH-31反辐射导弹压制北约雷达,以及弹道导弹的快速突袭,成功突破北约多国在敖德萨部署的防空网。乌克兰州长证实,港口基础设施及外籍船只严重受损。
此次打击凸显俄军对西方介入的强硬态度。英国因持续援乌(如提供5000枚导弹及组建欧洲援乌联盟)成为俄重点打击目标。俄方多次警告,西方雇佣军若参战将面临“无俘虏”政策,此次行动既是战术威慑,亦是对英国主导援乌的报复。
多份情报显示,北约国家以雇佣军名义派遣正规军入乌,俄军对此心照不宣,但打击时毫不手软。此前俄军曾轰炸北约武器库、雇佣军训练中心及居住酒店,造成瑞典、波兰等国人员伤亡。此次事件再次警示,西方“影子部队”在乌生存空间正被俄军高技术武器压缩。
俄计划2025年生产2000枚导弹强化打击,而欧洲虽承诺7000亿欧元军备升级,却面临债务飙升与援乌疲劳。乌克兰军工虽局部复苏,但美援中断后防空漏洞频现,俄军借机扩大对能源、交通节点的打击,进一步削弱乌战争潜力。
俄军此次精准打击不仅是对英国的直接警告,更标志着冲突向“俄与西方代理人”角力深化。若欧洲无法填补乌军备缺口,俄夏季攻势或加速乌东战线崩溃。然而,西方扣押俄资产援乌的合法性争议,及欧洲内部军事整合困境,可能使局势更趋复杂。
您认为西方雇佣军参战会改变俄乌战局,还是徒增伤亡?俄军对雇佣军的“无差别打击”是否会导致冲突进一步外溢?欢迎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