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7日上午,解放军和武警部队代表团新闻发言人公布,2025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拟安排国防支出1.81万亿元,较2024年执行数增长7.2%。发言人表示,该预算将重点投向武器装备升级、新型作战力量建设、国防科技创新等领域,强调"国防投入保持合理增长是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必要举措"。
此次预算安排释放三大信号:其一,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安全形势,我国坚持防御性国防政策的同时,正加速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其二,6年连续保持个位数增长率(年均约7%),既体现与经济发展同步原则,又避免军备竞赛式增长;其三,装备研发占比首超人员生活费,折射出科技强军战略的深化。尽管有网民担忧"万亿级"投入影响民生,但需理性看到国防开支仅占GDP约1.3%,远低于美俄等军事大国3%-4%水平。
国家安全是民族复兴的根基。在百年变局加速演进之际,适度增强国防实力既是震慑"台独"分裂势力的必要举措,也是构建与中国国际地位相称国防力量的长远布局。正如发言人所言:"能战方能止战,准备打才可能不必打。"
您如何看待国防预算增长与民生投入的平衡关系?在人工智能、太空技术等新兴领域,您认为国防建设应优先投向哪些方向?欢迎在评论区分享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