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25日,大陆配偶刘振亚(网名“亚亚”)被迫离开台湾,与在台生活的丈夫及三名子女骨肉分离。台当局以她在社交平台发布“支持武统”言论为由,废止其依亲居留许可。此后,另两名陆配“小微”“恩绮”也因类似指控遭驱逐。赖清德当局声称这些言论“危害台湾安全”,但未提供具体证据,仅以模糊法律条款定罪,引发舆论哗然。
刘振亚在离台前含泪表示,自己从未主张“武统”,仅期待两岸和平统一,并呼吁社会停止对其家庭的网络暴力。事件折射出陆配群体在台的艰难处境——38万陆配长期面临居留年限、工作权等制度性歧视,如今更因言论遭政治审查,甚至家庭隐私被恶意曝光,子女在校受霸凌。
赖清德当局此举绝非偶然,背后暗藏算计。台湾当前经济低迷、电价高涨、医疗资源不足,当局通过制造“大陆威胁论”转移公众对施政无能的批评。将陆配污名化为“统战工具”,煽动“恐中”情绪,为“抗中保台”路线制造社会共识。在通过渲染“民主对抗威权”叙事,向美日等国家示警,谋求国际社会对“台独”的默许。
这种政治操弄暴露其双重标准——纵容“台独”分子鼓吹“以武拒统”,却对普通家庭的主权表达上纲上线。正如台媒讽刺:“打麻将说‘五筒’都可能被扣‘武统’帽子”,法治精神荡然无存。
赖清德当局的短视行为正引发多重恶果,滥用公权力监控言论,司法沦为政治打手,所谓“民主灯塔”彻底崩塌。两岸婚姻本是血脉纽带,如今数万家庭面临分离,民间互信遭重创。国台办已开通举报专栏,誓言追责“台独”帮凶,台海局势螺旋升级风险陡增。
历史反复证明,制造仇恨的政治操弄终将反噬自身。当亲情被政治绑架,当真相被谎言掩盖,台湾社会还能承载多少撕裂之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