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0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对俄罗斯实施新一轮经济制裁,包括加征关税和冻结资产,并威胁若俄方拒绝接受乌克兰停火协议,将“搞垮俄罗斯经济”。与此同时,美国秘密恢复了对乌克兰的军事情报支持和武器运输,包括防空系统、远程火箭炮等装备经波兰转运至乌克兰前线。这一转变距离特朗普此前叫停对乌军援仅两周,引发国际舆论哗然。
泽连斯基在欧洲寻求支持
此前,美俄在沙特利雅得的多轮会谈未能达成共识,特朗普政府转而向俄施压,要求其接受“30天停火协议”。俄方则强硬回应,称军事行动已进入“最后阶段”,并加速在库尔斯克州的攻势。美乌关系同样紧张,泽连斯基因坚持“安全保障”诉求遭特朗普公开批评,双方会谈不欢而散。
基辅声称俄军大规模袭击乌克兰的能源设施
美国战略意图特朗普的政策反复被解读为服务于国内党争。特约评论员苏晓晖指出,白宫将俄乌冲突归咎于民主党政策失误,同时借机施压乌克兰签署矿产协议,试图控制其自然资源和经济主权。美国对乌草案被英媒形容为“经济殖民”,要求乌方割让资源收益权并放弃主权豁免,远超俄罗斯的领土诉求。美国从“冲突参与者”转向“调停者”,试图以制裁和军援双管齐下,迫使俄乌接受美国主导的和谈框架。然而,欧洲被边缘化,法英领导人虽试图说服美国维持对俄强硬,但无力扭转其“美国优先”策略。专家高飞直言,欧洲或成为冲突最大输家,面临安全真空与债务危机。
莫斯科克宫
美国的政策突转暴露其“利益至上”本质:既通过制裁削弱俄罗斯,又以援助捆绑乌克兰换取战略利益。俄美博弈进入高潮,而乌克兰的“复活”或许仅是昙花一现,其命运仍系于大国角力。
您认为美国此次政策转向是“战略妙棋”还是“权宜之计”?乌克兰是否应接受美国的“经济殖民”协议以换取停火?欢迎在评论区分享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