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月,小鹏汽车(09868.HK)的销量,登顶造车新势力。
咱们看一串数字。
小鹏汽车:30350辆;
理想汽车:29927辆;
零跑汽车:25170辆;
深蓝汽车:24575辆;
小米汽车:超2万辆;
鸿蒙智行:34987辆(其中,问界21836辆);
埃安汽车:14393辆;
蔚来汽车:13863辆(其中,乐道5912辆);
极氪汽车:11942辆;
阿维塔:8826辆;
岚图汽车:8009辆;
一句话,小鹏汽车彻底爆了!
以上品牌中,有人欢喜有人愁。
对理想(02015.HK)来说,除了丢掉了销冠的头衔之外,还罕见出现了同比负增长,说明遇到了增长瓶颈,接下来纯电车型的发布和增程车型的改款不容有失;
对零跑(09863.HK)来说,表现一如既往的稳健,尤其是在公司宣布提前一年达成单季度盈利后,2025年有了更多的期待;
小米汽车尽管销量依旧是2万+,但是,据说1月新增订单量在4万辆以上,SU7标准版的交付周期依旧在26周以上,产能成为销量的唯一限制因素;
埃安1月销量同比下滑超40%,是造车新势力头部里下滑最严重的品牌,尤其是去年11月上市的埃安RT,尽管被寄予厚望但热度似乎不够;
蔚来(09866.HK)在2024年底发布了行政旗舰ET9,尽管被誉为是“十年磨一剑”,且“订单超预期”,但是,蔚来的整体销量却依旧低迷。而且,如果单看“蔚来”品牌的话,销量甚至不及阿维塔和岚图。
咱们回到小鹏汽车。
分车型看的话,小鹏MONA M03的交付量超1.5万辆,并且月产能已经爬坡至2万辆,小鹏P7+上市两个月,累计交付突破2万辆。
也就是说,小鹏夺得造车新势力销冠的背后,主要靠的就是这两款车。
那么问题来了,这两款车能够支撑小鹏销量一路增长吗?
我们的看法是:小鹏汽车如果延续这种爆款打法的话,那么非常有可能重回造车新势力“一哥”的地位。
新车方面,小鹏G7计划2025年上半年发布,据说,会采用小鹏P7+的设计语言;小鹏增程车型计划2025年下半年发布,布局进入增程车市场;
改款车方面,小鹏G6、小鹏G9、小鹏X9和小鹏P7也将陆续改款,如果都参照P7i打法的话,改款后的销量可能会大幅增长。
注意,小鹏汽车脱胎换骨的背后,有两个人扮演了关键性的作用,一个是雷军,一个是王凤英。
在一次采访中,何小鹏说了这样一番话:
雷军当时告诉自己,“我觉得小鹏汽车最大的问题在于你,因为你只想做董事长,不想做CEO。”劝何小鹏从专注技术产品走出来,多做点营销,多看点社交媒体、深入接触用户。
用何小鹏的话说,CEO永远是最后一个知道真相的人,而“通过社交平台可以100%真实全面客观的看到(真相)。
2023年年初,在长城汽车任职超30年,并担任了10年总裁的王凤英,入职了小鹏汽车。据说,MONA M03这款车,包括基础的车型定义、定价和销售,从头到尾都是由王凤英负责。
正是靠着这款车,小鹏汽车才得以打了一个翻身仗。
所以,可以遇见的是,接下来无论是新车型还是改款车型,都是由王凤英主导,值得市场更多期待。
最后,再来说说股价。
巅峰时期,小鹏汽车的市值一度逼近600亿美元,但是到2022年10月,一度跌至6.18美元/股,较最高点跌幅超过了90%。
如今,尽管跟最高点比还有很大差距,但是,跟最低点比,反弹也超过了130%,重回千亿元市值。
如果说大众入股小鹏汽车,意味着小鹏的技术水平获得了全球老牌车企的认可,那么MONA M03和小鹏P7+的成功,则是在产品和营销层面,获得了广大消费者的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