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患为本,共享未来|第27届全国临床肿瘤学大会暨2024年CSCO...

宇康康 2024-09-28 11:36:37

编者按:金风送爽,秋色宜人,在美丽海滨城市厦门,由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北京市希思科临床肿瘤学研究基金会共同主办,第27届全国临床肿瘤学大会暨2024年CSCO学术年会于9月26日隆重开幕。来自全国各地的肿瘤学专家齐聚一堂,共同见证这一学术盛会。

CSCO盛大开幕

肿瘤领域群贤毕至

患者为本,共享未来

CSCO理事长徐瑞华教授在大会开幕式致辞中指出,本届大会主题是“患者为本,共享未来”,旨在强调以患者为中心的医疗服务理念,展示中国临床肿瘤最新研究成果,分享最新治疗理念以及通过全球专家学者的交流合作,共同面对肿瘤治疗挑战的愿景。

为此,2024 CSCO年会设置了专家专场、论文交流和临床实践分享等多个版块,以期为年轻学者和基层医生提供展示和交流的平台。本次会议受到了全球众多专家学者及媒体和企业的广泛支持,收到1756篇投稿,其中“药物临床研究创新专场”收到的投稿143篇,相信通过CSCO年会这种深度融合的学术交流能够有助于提升医疗水平,特别是对年轻学者和基层医生而言,提供了宝贵的学习和展示机会。

徐瑞华教授强调,CSCO作为中国肿瘤学界的重要学术组织,其工作不仅限于学术交流,还包括知识共享、诊疗规范的制定与推广、诊疗质量的提升,以及国际合作的加强。CSCO制定的一系列指南,已经成为国内肿瘤规范化诊疗的重要参考,对提升诊疗水平起到了关键作用。

面对肿瘤治疗领域的挑战,徐瑞华教授表示,CSCO将继续致力于加强学术交流和科普宣传,以促进肿瘤学领域的进一步发展,提高公众对肿瘤的认识和理解,推动肿瘤治疗的进步。

推进肿瘤防治,共筑健康中国

国家卫生健康委副主任曹雪涛院士发表视频讲话,表达了对从事肿瘤研究与治疗领域的医务工作者崇高敬意,并对CSCO在推动国内肿瘤临床诊疗发展、人才培养及国际交流方面所取得的显著成绩予以充分肯定。

最后,曹雪涛院士强调了“健康中国”战略下肿瘤防治工作的重要性,并对未来提出了几点期望:建设重点专科、优化医疗资源、修订诊疗指南、建立质量控制体系和加强科研攻关等。以尽快提升诊疗能力和完善服务体系,促进肿瘤防治各环节的融合。

CSCO颁奖礼年度成就与优秀论文

为了表彰在肿瘤学领域做出杰出贡献的专家学者及团队,CSCO特别设立了年度成就奖。

2023年度成就奖

吉林省肿瘤医院程颖教授荣获2023年度成就奖,她带领着来自全球6个国家的114个临床中心,开展了ES-SCLC领域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PD-1单抗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ASTRUM-005研究。研究结果不仅打破了PD-1抑制剂在SCLC领域接连折戟的窘境,实现了SCLC新药研发里程碑式的跨跃,更是使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生物制药走向国际,在世界舞台-美国临床肿瘤学年会(ASCO)发出中国声音,在国际权威医学期刊JAMA主刊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为中国乃至全球的SCLC患者点亮了新的希望之光。

2024年度成就奖

2024年度成就奖授予了三位杰出的中国临床肿瘤学专家,分别为广东省人民医院吴一龙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徐兵河院士以及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徐瑞华教授。

三位专家的研究成果不仅改变了国际肺癌临床实践,还在乳腺癌临床研究和消化系肿瘤精准诊治新方案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将中国的治疗经验和方案推向了世界舞台。

2024 CSCO优秀论文奖

大会评选出了十篇优秀论文,这些论文覆盖了肿瘤学研究的多个领域,包括基础研究、临床应用、新技术开发和诊疗策略优化,展现了高度的学术价值和创新精神。这些论文的表彰不仅是对作者学术成就的认可,也是对整个肿瘤学领域研究的鼓励和推动。

CSCO大会报告

院士领航,名家助力

放射肿瘤学新实践

山东省肿瘤医院于金明院士从放射治疗技术进展、放疗联合靶向进展及放疗联合免疫进展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于院士指出,放疗是根治肿瘤重要手段,技术创新与放疗的联合明显提高了临床疗效。放射治疗的进展主要集中在放疗技术的创新与放疗联合其他手段,如靶向治疗、免疫治疗。

对于未来,于院士认为,放疗的发展在于创新和融合与转化,包括医学影像技术进步提高放疗根治比例、质子等新设备新技术、物理和生物水平引导的自适应性放射治疗、影像和基因组学及系统生物学助推准精放疗、放疗联合其他技术应用和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智慧放疗一键服务。

以临床问题为导向开展科技创新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马骏院士在报告中指出,当前鼻咽癌的治疗仍然面临诸多挑战,包括放疗同质化水平不足、现有分期系统无法精确预测疗效,晚期鼻咽癌的治愈率相对较低,以至于鼻咽癌的治疗方案选择不够精确,治疗效果个体间存在显著差异以及患者在放疗和化疗过程中发生严重的副作用。

为了应对以上问题,马骏院士提出三大策略,一是,利用人工智能技术,通过AI提升放疗的精确度,减少对正常组织的损害。二是,研究和改进临床分期标准,通过结合影像学和大数据分析,创新分期标准,以指导更合理的治疗决策。三是,重新制定治疗准则,要基于中国患者的具体情况来制定适合的鼻咽癌治疗准则,以提高治疗效果。

此外,马骏院士强调了减少毒性反应的重要性,提出通过缩小放疗范围来减轻治疗过程中的副作用,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在深入探讨鼻咽癌治疗的挑战与对策时,马骏院士特别强调了新一代科研人员在这一领域所做出的显著贡献。他指出,这些年轻科学家通过临床研究,创新思维和先进技术,为提高鼻咽癌治疗做出了重要贡献,并在国际上获得了认可和推广应用。

改变乳腺癌临床实践

的中国原创研究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徐兵河院士在报告中强调了分子分型在乳腺癌治疗中的重要性,指出这一进展标志着乳腺癌精准治疗的新时代。

徐院士详细讨论了针对激素受体阳性、三阴性和HER2阳性乳腺癌的中国原创新药及其关键研究。在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治疗方面,他提到了达尔西利作为CDK4/6抑制剂在DAWNA-2研究中显示的一线治疗潜力,依维莫司在MIRACLE研究中的表现,以及西达本胺在ACENSC研究中为绝经后HR+晚期乳腺癌患者提供的新治疗选择等。对于三阴性乳腺癌,他强调了含铂方案作为转移性TNBC的标准一线治疗,并提到了卡培他滨在早期三阴性乳腺癌治疗中延长生存期的潜力,以及特瑞普利单抗和SKB264在晚期TNBC治疗中的显著进展等。针对HER2阳性乳腺癌,他重点介绍了吡咯替尼的临床研究成果,以及“PyHT方案”在一线治疗中证实的卓越疗效。徐院士的报告突出了中国在乳腺癌治疗领域的创新和成就。

胃肠道肿瘤免疫治疗

临床和转化研究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徐瑞华教授在报告中强调,胃肠肿瘤是严重威胁国民健康的疾病,而免疫治疗作为治疗该疾病的前沿手段,尽管面临诸多挑战,如肿瘤细胞免疫原性低、免疫抑制微环境和不利宿主宏环境等,中国学者们仍然通过创新策略取得了显著进展。他们不仅开发了提高肿瘤免疫原性的新策略,鉴定了高免疫原性亚型,并创建了化疗与免疫治疗相结合的新方案,如紫杉醇与PD-1抗体的联合疗法,并影响了国际指南。此外,中国还开发了针对新靶点如CLDN18.2的免疫方案和CAP方案等联合策略,以优化肿瘤微环境。

在宿主宏环境改造方面,中国学者还通过菌群和饮食干预,如甲硫氨酸限制饮食,增敏免疫治疗,并开发了原创免疫增敏肠菌制剂,这些成果不仅提升了治愈率和生存期,还构建了胃肠免疫治疗的中国模式,为全球推广提供了基础。

小细胞肺癌新药研究的突破之旅

吉林省肿瘤医院程颖教授在报告中指出,随着抗肿瘤药物的发展,研究的进步,小细胞肺癌(SCLC)已经实现了从一线治疗,二线、三线治疗的全线突破,以及局限期和广泛期小细胞肺癌里程碑式变革,填补了多项空白,推荐药物上市和纳入医保,完成了与国际接轨,也带来中国独有的治疗选择,为SCLC患者带来更多长生存希望。

SCLC领域分子层面的探索和转化研究的开展,将从多维度来阐释肿瘤生态环境调控机制,探索小细胞肺癌适应性治疗策略,实现SCLC个体化精准治疗,让SCLC患者的生存实现更大的飞跃。

创新发展,助力基层成长

2024 CSCO大会特别设置了“医药创新与价值医疗”、“肿瘤数字医疗”、“创新药物临床研究”专场,汇聚来自政府管理部门、研发企业、医疗机构和药物经济学等领域专家,聚焦国际抗肿瘤新药开发、国产原研药物研发等热点议题进行交流,分析全球创新药物的最新动向,分享研发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探究、讨论如何提升国产原研药物研发和出海,加快国际产品进入国内的准入,争取最大程度惠及全球肿瘤患者。

另据悉,北京市希思科临床肿瘤学研究基金会自2017年开始,尤其关注基层医生和青年肿瘤专科医生的培养,已经连续资助1118位边远地区、基层医院及医学研究生参加CSCO学术年会。今年,该基金会再次资助200位基层医生和学生参会。

第27届全国临床肿瘤学大会暨2024年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学术年会已于9月26日拉开帷幕,开启为期三天的学术盛宴,为中国肿瘤学领域的发展翻开了新的篇章。期待更多的专场报告为我们带来丰富的前沿资讯,推动肿瘤学研究实现新的突破与发展。

医悦汇编辑整理

版权声明

本文版权归医悦汇所有。欢迎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医悦汇”。

0 阅读:0

宇康康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