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陵笑笑生的《金瓶梅》里的孟玉楼,本是南门外贩布杨家的正头娘子,说起来非常不幸,老公出门做生意死在外面。夫妻两个结婚多年无儿无女,孟玉楼年纪轻轻就守寡,自是不甘。好在老公给他留下了不少财产,暂时倒也衣食无忧。
孟玉楼守寡有一年多,也算是给亡夫尽了义务,这时孟玉楼想要改嫁的信息不知怎的就传出去了,清河县要给她牵线搭桥介绍下家的媒人,一时之间就络绎不绝,纷至沓来。
这时的孟玉楼有两个选择,一个是尚推官的儿子尚举人,这是孟玉楼前夫的舅舅张四极力推荐的;一个是开生药铺的商人西门庆,这是卖翠花的业余媒婆薛嫂介绍的。
从媒人的分量上来说, 张四是孟玉楼前夫的舅舅,是长辈,毫无疑问更有话语权,他的意见孟玉楼当然要认真考虑;而相比之下,薛嫂只不过是个业余媒婆,跟孟玉楼并不相熟,人微则言轻。
从候选人的社会地位来看,尚举人似乎也更胜一筹,他是个典型的官二代。他的父亲是推官,推官本是唐代就有的官职,唐代在节度使、观察使下面设置推官,掌勘问刑狱。是个跟司法有关的职务。元、明于各府设置推官,到了清初犹存,后废。元明清的推官职责与唐代基本相同。
而尚举人不用说他本人的社会身份是个举人,我们都学过出自吴敬梓《儒林外史》的一篇课文《范进中举》,应该知道明清时期的科举,诸生(秀才等)经过乡试合格才能成为举人,一般来说,举人就已经取得做官的资格。
张四的理由非常充分,“他(指尚举人)是诗礼人家,又有庄田地土,颇过得日子”。一言以蔽之,如果孟玉楼能够嫁给尚举人既有面子,又有里子,是个双赢。
而我们不要忘了,西门庆在《金瓶梅》小说开始的这个时候(此时是小说开始不久的第七回),不过是个子承父业,在清河县前开着个生药铺的小商人而已,财不多,产不广,说实话跟尚举人相比,并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核心竞争力。
而且在张四看来,孟玉楼再怎么改嫁,也不能嫁给西门庆,因为西门庆“那厮积年把持官府,刁徒泼皮。他家见有正头娘子,乃是吴千户家女儿,你过去做大是,做小是?况他房里又有三四个老婆,除没上头的丫头不算。你到他家,人多口多,还有的惹气哩!”一句话,孟玉楼如果嫁给西门庆,那就有你将来后悔的了。
尚举人PK西门庆,孰优孰劣,答案似乎是明摆着的。但让我们大跌眼镜的是,孟玉楼最后做出的二婚对象的选择竟然是西门庆,没错就是西门庆。
搞得恼羞成怒的张四,后来还试图来搅黄孟玉楼的这门亲事。这是后话,我们暂且不管。
现在我们来看看孟玉楼为什么最终选择了西门庆。
首先,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必须承认西门庆长得还不赖。当西门庆陪着媒人薛嫂亲自登门当面向孟玉楼提亲时,小说原文写道:“那妇人(指孟玉楼)偷眼看西门庆,见他人物风流,心下已十分中意”。
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说,西门庆和孟玉楼彼此非常有眼缘,不但西门庆对孟玉楼的颜值比较满意,就是孟玉楼对西门庆的长相也十分中意。
其次,西门庆在见孟玉楼之前,花钱搞定了另一个更有话语权的人,那就是孟玉楼前夫的姑姑杨姑娘(姑娘在这里即我们现在姑姑之意),因为在当时的古代社会,姑姑跟舅舅相比,从亲疏上来讲,姑姑更亲,因此地位也更重要。西门庆得到了杨姑娘的一句话“不嫁(西门庆)这等人家,再嫁哪样人家!”,这个威力不亚于尚方宝剑。
再次,孟玉楼为人颇有主见。孟玉楼对当着张四的面,逐条批驳张四的所谓反对的理由,有理有据地说出了她选择西门庆的原因:
自古船多不碍路。若他(指西门庆)家有大娘子,我情愿让他做姐姐。虽然房里人多,只要丈夫作主,若是丈夫喜欢,多亦何妨。丈夫若不喜欢,便只奴一个也难过日子。况且富贵人家,哪家没有四五个?你老人家不消多虑,奴过去自有道理,料不妨事。
四舅,你老人家差矣。男子汉虽厉害,不打那勤谨省事之妻。我到他家,把得家定,里言不出,外言不入,他敢怎的奴?
四舅说那里话,奴到他家,大是大,小是小,待得孩儿们好,不怕男子汉不欢喜,不怕女儿们不孝顺。休说一个,便是十个也不妨事。
四舅,你老人家又差矣。他少年人,就外边做些风流勾当,也是常事。奴妇人家,哪里管得许多?惹说虚实,常言道:世上钱财傥来物,哪是长贫久富家?况姻缘事皆前生分定,你老人家到不消这样费心。
不过在我看来,西门庆之所以在和尚举人的这场PK当中胜出,还有一个更为重要的原因,那就是这背后隐藏的非常深刻的社会原因。
在《金瓶梅》成书时的明朝中后期,封建商品经济发达,也有的历史学者称之为“资本主义的萌芽”,世风日下,商人在社会上的地位很高,再也不是叨排在“士农工商”的末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