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天14涨停,又一跨界“大妖股”诞生

棠棣说社会 2025-02-18 19:15:49

连拉14天个涨停板,股价狂飙280%,市值一度逼近百亿,2024年末,没有谁比“妖股”松发股份更牛了。

然而短短数月后,这家曾被追捧的“牛股”却骤然跌入深渊。

1月14日晚间,一纸预亏公告撕开繁荣假象。

松发股份由于净巨亏了8700多万元,总营收还不足3亿元,最终被标记了退市风险警示(*ST),更让人惊讶的是,公司账上资金只剩8000万。

表面看,这是一场从“陶瓷巨头”向“造船新贵”转型的豪赌。

去年10月,松发股份宣布以80亿元“蛇吞象”并购恒力重工,意图借重组脱胎换骨,甚至创下单日成交额破纪录的资本狂欢。

但光鲜的资本运作背后,是标的公司74.67%的负债率、母公司连续四年亏损的财务黑洞,以及一场与退市倒计时的生死赛跑。

当监管利剑高悬、现金流几近枯竭,这场资本游戏究竟是绝地求生,还是击鼓传花的终章?

2024年10月1日,松发股份发布公告,声称停牌资产重组。

公司计划资产置换或出售资产,用一种或多种方式结合,把部分或全部资产和负债进行处理。

松发股份打算通过发行股份、资产置换,或者把这两种方式结合起来,拿下恒力重工或者旗下子公司的部分股权。

10月8日开始停牌,松发与恒力商讨重组方案。

10月17日,公司股票重新开板,并发布重组预案。

重组预案提到的内容,简单地说,松发股份要从传统的陶瓷制品行业,转型到船舶及高端装备的研发、生产及销售。

而这次重组,幕后的大佬是化工巨头恒力集团。

恒力集团可不是新来的,早在6年前就当上了松发股份的“大老板”,所以这次交易算得上是“自家人的买卖”,构成了关联交易。

等交易完成,松发股份的实际控制人还是江苏首富陈建华、范红卫夫妇。

这可是个大跨界!

从传统的日用瓷,一下子跳到高科技的船舶制造,这跨度,就跟从卖煎饼果子突然转型做航天飞机一样,让市场充满了期待。

重组方案发布后,松发股份连续14天涨停,从每股14.35元一路狂飙升到54.53元,涨幅高达280%。

这波操作,简直让整个股市都惊呆了。

为啥松发股份的股价能这么牛?

是市场对此次重组的期待,虽然最终结果尚未公布,但资本已经用真金白银投票——14个涨停板就是最好的应援。

不过老股民都懂,跨界并购向来是把双刃剑。

11月和12月,松发股又连续出现了几次跌停,股价一路震荡下行。

截至2月17日,松发股价已经跌到了39元左右,较最高点跌去了30%。

这波过山车,让很多追高的投资者都捏了一把汗。

随后,松发股份业绩暴雷,让投资者不只是流汗,还要吐血了。

2025年1月14日晚,公司发了个公告,2024年松发股份净亏大概在8700万元到6225万元。

如果去掉非经常性损益后,亏得更厉害,大概要亏8862万元到6341万元。

更糟糕的是,公司预计2024年的总收入大概只有2.54亿元到2.95亿元,还不到3亿元。

这一组组冰冷的数据,如同沉重的警钟,敲打着投资者的心。

更让股民“心梗”的是,报告预计松发股份或许触碰到退市风险警示的红线。

简单来说,松发股份现在面临两个大问题:一是持续亏损,二是营收不达标。

从2021年至2023 年,公司这三年的收入分别是4.03亿、2.71亿、2.06 亿。

几乎每年都在亏钱,亏损的金额分别是3.22亿、1.71亿、1.17亿,合计亏损了6.1 亿。

这三年不仅把公司2011年上市后,所挣的钱全部赔光,还陷入了深度亏损“坑”里。

再看松发股份2024年前三季度的数据情况,总收入1.81亿元,相比去年同期涨了16.44%,看起来好像有点起色,可再看净利润,居然亏了6031万。

这说明,公司目前的经营状况并没有实质性的好转。

如果我们从第三季度的单季数据分析,营业总收入 6709.09 万元,同比上升 4.67%,但第三季度归母净利润亏损2558.29 万元,同比下降 7.74%,这亏损更加严重。

从这种情景下来看,公司有可能随时出现资金链断裂。

是什么导致松发股份陷入如此困境?

从公司公告中可以看出,国际市场低迷,新开拓的客户尚未形成销售规模,使得公司在海外市场的拓展受阻。

公司大定制订单的增加,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营收,但产品毛利空间却受到了极大的限制。

此外,原材料价格的一路上涨,人工薪酬也增长了不少,这直接把产品成本推得老高,公司的利润被一步步吞噬。

如今公司账面资金紧张,资金链随时可能“卡壳”,肯定会影响下一步正常生产和正常运营。

退一万步讲,公司亏损,大股东不亏,被割肉的是那些中小散户,是去年10月份“追涨”的小股民们。

一旦松发退市,他们的利益,有谁能保障?

松发股份的资本迷局,折射出A股市场投机与监管的深层博弈。

从14连板的狂欢到*ST警示的骤降,这场由“陶瓷换船”重组催生的资本神话,本质是一场风险与收益极度失衡的豪赌。

尽管恒力重工承诺未来三年48亿净利润的“梦幻支票”,但其74.67%的负债率与薄弱的现金流(货币资金仅2.8亿元)已暴露偿债隐忧。

而标的资产估值较账面溢价近5倍的操作,更被质疑为“资产泡沫化包装”。

松发股份的困境,是主业溃败后孤注一掷的缩影。

若重组失败,其账上8000万资金恐难抵退市压力;即便成功,高负债标的的并表可能将公司拖入更深的财务泥潭。

监管趋严的退市新规下,此类“保壳式重组”的生存空间正被压缩,而散户跟风炒作后的股价崩塌,亦警示市场:脱离基本面的资本游戏终将反噬参与者。

资本市场的健康生态,需企业以可持续盈利为核心,而非依赖财技腾挪。

松发股份的结局,或将为中国式“壳资源”炒作敲响又一记警钟。

唯有穿透估值幻象,回归价值本质,方能避免成为击鼓传花的最后一棒。

- END -

参考资料:

财经锐眼:《10天10涨停,又一跨界“大妖股”诞生!》

中国基金报:《突发公告,或被*ST!正推进重大重组》

观察者网:《松发股份重组草案出炉一字跌停,资产腾挪间实控人或成“大赢家”》

作者:青允

编辑:柳叶叨叨

0 阅读:0

棠棣说社会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