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降了一半,还是没人订”,三亚民宿凉了,中产们都去哪儿了

棠棣说社会 2025-02-21 14:03:57

三亚又双又叕上热搜了!

前段时间闹得沸沸扬扬的码头滞留旅客视频,现场一片混乱,管理失控,一经曝出引发热议。

事件还未平息,又被爆出蜈支洲岛因船只数量有限运力不足,致使大量游客排队。

其中,一名游客说道:“本来傍晚6点准备离岛,哪知排队人那么多,等了2个多小时,才登上了离岛的船”。

虽然三亚文旅局第一时间站出来向游客道歉,解决困难,但是给游客留下的不好体验感已然挥之不去。

这几年,去三亚冬游,仿佛成了北方人鲜有的默契,尤其在年前的迁徙,这给三亚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也给文旅局带来一定的挑战。

洁白的沙滩、清澈的海水,怡人的风景,黄昏的傍晚漫步于海边,三亚一直以来都是游客心目中的度假天堂,让无数人心之所向,行之所往。

前几年,要数最壮观的业绩莫过于三亚的旅游业,直接带动整个海南的GDP。

但是,今天的三亚,要另当别论了。

据报道,今年春节假期,三亚市共接待游客256.87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67.06亿元,进出港旅客量116.52万人次。

2025年,三亚春节假期接待游客248.14万人次,总收入达74.94亿元。

这与2024年相比,虽然在人数上看似略胜一筹,但从经济效益来看,显然远不及2024年,而且根据当地旅游从业者反映,整体旅游热度难以追赶去年同期。

在三亚做了10年民宿的一位老板称:“以往,三亚旅游旺季从11月份就拉开帷幕,一直会持续到2月底,可是从去年冬天到今年春节,人流量明显下降了许多。

我每天早上起来,面对没有顾客的房屋,都要比前一天再降一点,房租已经交了,这样空着没有一点赚头,降一降也许还能往回搂点”。这是一位在三亚做了10余年民宿老板的无奈之语。

即便如此,客流仍旧寥寥无几。

据老板描述,前几年临近春节时,房价可以飙到上千元,今年拦腰砍价都无人问津。

他还说,如果旺季挣不到钱,那淡季更别提了。

不少民宿老板也一致反馈,今年的价格平均下调了20%,却仍是冷冷清清。

民宿难逃厄劫,酒店也没能幸免,据报道,今年春节期间三亚酒店预订量比以往同一时期下降15%,酒店的平均价格也下降了17%。

有不少星级酒店甚至推出一系列措施,也未能吸引更多游客。

最直观感受的当数当地导游。

一位来自三亚的导游告诉记者,现在的业务主要接待中老年游客,而且现在的业务量根本与以往没法相比,好多地方人流量都是零零散散的。

贝聿铭:“对于一个城市来说,最重要的不是建筑,而是规划”,而这规划的首要就是要及百姓之所及。

这几年,被炒火了的三亚,已然成为一个高消费的代名词,在人们心目中也筑起了一堵奢侈”之墙。

首先体现在就是机票上。

网上一位网友讲述他们一家四口去三亚过年,由于要等到除夕放假才能出发,去程机票费用就得4000多元,返程机票价格高到吓人,光机票这一项支出没有2万根本下不来。

再加上吃住、旅游景点机票等一系列下来,对于中产家庭,这样的成本实在难以承受。

这几年大环境不好,多数人的消费水平直线下滑,对于这个奢侈之地,让不少家庭望而却步。

这几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网红城市走入大众视野,让不少游客在出行上有了更多选择。

有因电视剧出名的新疆阿勒泰,有因电影出名的山西隰县,有因雪都出名的哈尔滨,有因美食出名的甘肃天生……

这些城市为了占据吸引游客的市场,在旅游市场饱和的态势下,不断推出各种旅游项目吸引游客,而且在价格上呈现一定程度降级,这就与三亚形成鲜明对比。

当然,三亚此次事件地暴露在一定程度上也反馈出一些问题。

那就是在服务保障中,显然原力不够,这在很大程度上让游客有了顾虑之心。

虽然对于报出来的视频,三亚文旅局立即采取措施补救,发布了《海岛景区服务优化提升六条措施》,优化24小时投诉机制,建立超时排队退票机制,确保安全生产等。

并且将景区营业时间由原来的18:00调整到20:00,将以前两个登船口扩大为一个,统一登船出口,避免多出口造成的放行问题造成游客不满。

但是,治标不治本,也无济于事。

一个城市想要留住更多客流量,软硬措施都要跟得上,尤其像三亚,还想恢复往日场景,软实力和硬核都得在质上飞跃。

这几年,要数最卷的,莫过于各地文旅局。

自从网红城市出现后,各地文旅局可谓是十八般武艺齐上阵,尽显自己独特魅力。

从各地文旅局发力的着力点,不难看出,想要吸引游客,无论是软实力还是硬实力,都要在一定程度上做到兼容。

这个春节,三亚旅游的争议如同一面棱镜,折射出中国旅游市场转型期的复杂光谱。

表面上看,民宿价格腰斩却无人问津的现象,似乎印证了“三亚凉了”的论调,但数据却揭示了另一番景象:

全市接待游客超256万人次,免税消费突破14亿元,热门景区接待量稳中有升。

可见,三亚旅游的“冷”与“热”并非对立,而是结构性分化的结果。

民宿行业的困境,本质是供需失衡与消费升级的碰撞。

一方面,游客对安全、服务品质的要求提升,促使更多人转向标准化酒店或高端度假村;

另一方面,民宿市场盲目扩张后的同质化竞争,叠加轻资产模式的风险暴露,加速了行业洗牌。

与此同时,三亚旅游的“新热”正在萌芽:免税经济爆发、游艇产业崛起、文化体验升级,显示其正从“低价引流”转向“价值深耕”。

三亚从未真正“凉透”,只是告别了野蛮生长的旧模式。

三亚旅游更需以全域视角重构生态,让阳光沙滩之外的文化底蕴与产业创新成为新引擎。

旅游市场的生命力,不在于一时的价格涨跌,而在于能否让每一份远道而来的期待,都找到值得停留的理由。

-END-

参考文章:

中国新闻网《大量游客滞留高喊“退票”,景区致歉,三亚发布最新措施》

新周刊《从东南亚改道的游客带火三亚了吗》

凤凰财经《价格降了一半,还是没人订,三亚民宿凉了?》

作者:星苒之冉

编辑:柳叶叨叨

0 阅读:719

棠棣说社会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