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知乎看到了一个读书话题:“你读过哪些令你有跪感的书?”这个问题有32万人关注,6000万次围观。可是很多回答中谈到的书,都比较一般,有的人甚至列了100多本——水分太大了。
在看到这个话题时,我第一本想到的就是《红楼梦》和《金瓶梅》。这两本书确实让我眼界大开,尤其是梅节校对的《金瓶梅词话》,读完之后恨不得向每个人推荐。可是后来想一想,好像也没到跪下来读的地步。
只有读了两遍的《哥德尔、艾舍尔、巴赫》(简称GEB),我才知道什么叫做真正的跪感,说它是神书一点也不夸张。
一开始我只认为它是一本数学与人工智能的书,很难啃下来,可当我翻开第一页时就被作者跨学科的思维和奇特的视角吸引住了。
那种上瘾的感觉,就像发现了一个新大陆,让我恨不得一口气读完它,甚至看完之后还想再读一遍——不过是实话,这本书还是很难读的,一般人我不建议去啃。
这本书是美国学者侯世达写的,他不仅是认知科学领域的大师,还精通计算机科学、物理学、数学等多个领域。这本《哥德尔、艾舍尔、巴赫》花了他20年时间构思,又花了几年时间写作,最终于1979年出版。
侯世达巧妙地数学家哥德尔、版画家艾舍尔和音乐家巴赫这三位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人物巧妙地联系在一起,通过他们的作品来讨论人工智能、意识和创造力等深奥的话题。
出版之后,这本书不但获得普利策非虚构类图书奖,还让作者声名大噪。更神奇的是,整本书的结构还按照巴赫的《音乐的奉献》来编排,每一章都像一首乐曲,让人读来如同在欣赏一场盛大的音乐会。
而中文版的翻译更是耗时十年,译者们不仅要准确传达原作的思想,还要让中文读者读起来朗朗上口,这份用心实在令人佩服。
书中最让我感叹的是关于“隐喻”的观点。作者说,隐喻不只是文学创作的手法,也是我们理解事物的重要途径。
比如我们说“时间就是金钱”,并不是简单地表达时间和金钱的关系,而是通过金钱这个具体的事物,来理解抽象的时间概念。
我们把“时间”想象成可以存储、可以浪费、可以节省的东西,这种想象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和利用时间。作者还说,正是这种隐喻思维,让我们建立起对世界的认知。
第二个观点是关于“自指”的概念。什么是自指?就是一个系统能够谈论自己。作者用艾舍尔的画作《画手》来解释:左手画右手,右手又画左手,看似矛盾实则精妙。
这种自指不仅存在于艺术创作中,在数学领域也很常见。就像哥德尔不完全性定理一样,它本身就在谈论数学系统,是一个典型的自指现象。
作者用这个概念告诉我们:任何强大的系统都会遇到自我矛盾的情况,这是不可避免的。
还有一个观点是关于“同构”。作者认为,当我们在不同领域发现相似的模式时,就找到了同构关系。
就像巴赫的音乐、艾舍尔的版画和哥德尔的数学定理,表面上风格迥异,但内在结构却惊人地相似。这启发了我用全新的眼光去看待世界,发现看似无关的事物之间可能存在着深层的联系。
那么,为什么说这本书让我有跪感?
因为它实在太厉害了!还有作者侯世达也非常厉害,他把晦涩难懂的数学定理、令人眼花缭乱的版画和美妙动听的音乐编织在一起,让我们看到了不同领域之间神奇的联系。
试想一下,你能想象巴赫的赋格曲,和哥德尔定理有什么关系吗?它们都体现了一种层次结构和递归思想。而艾舍尔的画作又和人工智能有什么关系?它们都涉及到了自指性和无限循环的问题。
作者不但把这些看似不相关的东西连接起来,还用生动有趣的对话体写作方式,让读者在轻松愉快的阅读中领悟到人类智慧的精髓。这种跨界思维和独特视角,简直让人跪服!
它不是简单地把三个领域的知识拼凑在一起,而是通过这三个天才的作品,让我们看到了人类思维和创造力的奥秘。作者把复杂的概念用故事和对话的方式呈现出来,读起来就像在看一部引人入胜的小说。
更厉害的是,这本书本身就是一个“怪圈”,当你读到最后,就会发现开篇提出的问题在结尾得到了完美的解答。
这种精妙的构思,不得不让人五体投地。每次翻开这本书,都能发现新的亮点,就像在挖掘一座取之不尽的宝藏
最后,我用一位豆瓣网友的短评来结尾:“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是读过此书的人,一种是没读过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