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汝明赓续历史文脉传承非遗文化》作者:徐志俊

黄河文化 2023-07-04 08:59:07

抬阁起源于中原地区。是一种融合戏剧造型,杂技娱乐表演为一体的大型传统民俗文化活动;是若干童男童女扮演成古装戏剧人物,悬立在数层阁架之上,由人抬着并配之吹打器乐,浩荡出行的一种传统杂技娱乐形式。后逐渐传到东南沿海及西北地区,在清代盛行一时,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

因地区差异,抬阁的表演方式也有所不同。为了表演方便,很多地方几经改变,早已失去了古老抬阁的原有风貌。

姚汝明,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金坛抬阁代表性传承人。他从小受父辈的影响,建国初期就参与金坛抬阁的出行,后又对金坛抬阁进行不断的研究与探索,为金坛抬阁的传承与发扬,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由于种种原因,金坛抬阁曾沉寂了几十年。一度淡出了人们的视野,逐渐被人们遗忘。

为了恢复已被百姓们淡忘的金坛抬阁,姚汝明从各种渠道对金坛抬阁的资料进行了收集,对一些老一辈金坛人进行了走访、请教。得到一手资料后,姚汝明又主导了金坛抬阁的设计、制作,以及对小演员、制作抬阁的艺人及鼓乐表演人员的培训、协调与指导工作。经过他多年的筹备,金坛抬阁于2007年7月起,组织了《白蛇传》、《董永与七仙女》、《仙姑传说》《水漫金山》等经典节目的展示。在金坛及周边县市的百姓中得到了一致的好评。

为了赓续历史文脉,传承非遗文化,在姚汝明的倡导下,金坛抬阁仍然保持着,抬阁师傅抬行的出演方式。在不改变原有抬阁结构的基础上,姚汝明又对金坛抬阁的造型艺术、戏剧人物形象,进行了巧妙的构思与设计,从而达到了惊险绝妙,人物装扮栩栩如生的艺术效果。

由于金坛抬阁表演的人数众多,规模庞大,一般只有在大型活动时,才能集中表演。很难达到姚汝明把金坛抬阁发扬光大的初心。

为了更好地传承非遗文化,让非遗文化之国粹,深入百姓。年事已高的姚汝明,收了热爱抬阁表演的徐书翔、马春美等四名年轻人为徒,并逐一报批了他们为金坛抬阁传承人的身份。师徒们齐心协力。老的抬阁经验丰富,少的思想新颖,灵活。在师徒们精心的研制下,经过了无数次的实验和修改,成功开拓了一套精致的小型抬阁。姚汝明说:“小型抬阁,可以看成金坛抬阁的一个剪切,其目的是为大型的金坛抬阁做普及与推广”。

在社会各界的支持下,姚汝明的小型抬阁成功地在常州金坛的各幼儿园、小学进行了表演。为了达到传承非遗文化之目的,为了增加孩子们的亲历感,抬阁上表演的小演员采取了就地选拔的特殊方法。真正达到了非遗文化,全民参与的理想效果。

姚汝明说:“金坛抬阁是金坛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金坛文化的一种符号。我传承金坛抬阁,不为名利,只是不希望金坛抬阁在我的手中衰败、没落。我不遗余力地推广与传承金坛抬阁,其目的是希望让更多的人知道金坛抬阁、喜爱金坛抬阁,从而把它发扬光大”。

作者简介:徐志俊,江苏省作协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作品散见于《洮湖》《翠苑》《文学少年》《鸭绿江》《散文百家》《青海湖》《奔流》《西部散文选刊》《苏州日报》《常州日报》《镇江日报》等,散文《南门坛上》入选北京丰台区高三期中试卷。《父亲的算盘》入选《中考现代文阅读》,《太湖珍珠》一文入选中国西部散文排行榜,被著名中学教辅资料《万唯中考试题研究》聘为2023年度江苏语文试题研究一书编写组成员。

0 阅读:19